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议落实“立德树人”创建农村小学特色校园文化

 

【作者】 梁乔花

【机构】 贵州省贵定县第六小学州级课题“农村小学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以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立德树人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报告再一次重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重要教育因子,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是“立德树人”的基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应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立德树人;创建;校园文化

  立德树人是大学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任务,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立德树人这一学校教育目标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将立德树人的德育思想引入并贯彻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对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建设、思想观念的形成、身心健康的发展、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1、德育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德育具有导向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德育处于最主要的部分。校园文化的其他部分与德育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为德育的发展助力。德育的发展与成熟又进一步推动文化的建设,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使校园文化的发展更具时代性、实用性、价值性、教育性。
  2、德育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规范
  德育具有规范功能。校园文化吸纳诸多要素,要想使得传统的校园文化得以保留,去除不适宜继续发展的部分,创新优秀的、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就需要德育发挥其规范功能。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成长的萌芽阶段,在这期间,学生模仿性强,极易受到外界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因此,德育功能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乐于从众和模仿这一特点,发挥学校中榜样力量优势,弘扬积极正能量,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助力。
  3、德育为校园文化的传承提供保障
  德育具有传播功能。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水平是将德育融合其中并将德育成果于学生身上显现出来。创建优秀、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学以致用,为其将来面对复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供解决思路;另一方面,在注重德育的校园文化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未来众多学弟学妹的榜样,其身上塑成的优良品格是德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的最好体现。因此,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二、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更加说明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贵定县第六小小学形成了“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确定了让学生有发展、教师有成就、学校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并将之延伸和融入一训三风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全校师生时刻谨记“踏实做事,立志成人”的校训;努力追求“务实、创新、和谐”的校风;全体教师紧紧围绕“敬业、博学、厚生”的教风;引领学生养成“明理、守纪、善思”的学风。并且把 “立德树人”工作时刻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主体自身素质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等。
  1、提升教育主体知识道德素养
  教育主体在这里仅指在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主体,即教师。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作用重大,教师是直面教育对象的领路人,是教育对象获取知识、塑造品质的影响者,因此,教育主体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和学风上做到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德以修己,教以导人,这样的教育主体才能使教育对象在过耳濡目染外化于自身的行为规范模式中去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2、落实校园文化的“立德树人”功能建设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校园文化的改革与建设就是为了实现这一根本任务。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硬化教学质量,在学校醒目的地方如橱窗、标语、展板、学生作品栏、提示语等的张贴悬挂都应当反映出社会的正面、主流价值体系,坚持不断以科学发展来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师生的精神风貌、文明礼仪、学习生活习惯,应当充分表现出学校的“立德树人”理念,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积极引进大量高质量书籍,供给学校师生参阅、完善现代化教育教学用具,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资源增强学生课内外知识,拓展知识广度;不断完善教学设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体系,树立爱岗敬业、文明礼貌、诚实信用和谐的校园;积极开展各项文化、体育、艺术、科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自由发展。
  3、尊重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在活跃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少先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发挥少先队的带动作用,把德育教育外化为学生活动,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促进校园文化繁荣。把师德和学风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等,都纳入为优良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系统工程,让教育对象在优良的育人环境中充分实现自我发展。
  4、挖掘校园文化的文化影响力
  校园文化在属于文化大范畴的一种,其内容广泛、呈现形式也多样,以校园文化中的报告、讲座、宣传、比赛等等为教育对象所广泛接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发掘外显于校园文化中的多种文化符号,代表的其实是一种精神,发掘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是实现文化育人,以文化促进教育对象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有效手段,将校园文化外显于校园文化的精神特征,有标志性的意义,教育对象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洗礼,才能达到“润物于无声”的效果。如,贵定第六小学依据校园内历史悠久的5棵古树,秉承“一石一树皆文章,一花一草存思想”的创建宗旨,着力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给校园内历史悠久的5棵古树命名,并赋予每棵古树相应的意蕴。第一棵冬青树取名为“德馨树”,它是每天迎送全体师生的四季常青树,蕴含我校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时刻谨记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寓意。第二棵冬青树为智慧树,蕴含我校师生教与学的思维像这棵树的枝叶一样发散、灵性之意。全体教师努力践行“对学生在校期间负责,更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育人承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第三棵沙榔树为勤劳树,意在告诫全体师生:没有辛勤的劳动付出,哪来丰硕的收获?老师们充分利用课程、课堂及社会教学资源,弘扬劳动精神。以“小手拉大手,文明家家有”的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帮助同学或老师、家人或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道理;第四棵沙榔树名为健体树,蕴含师生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出强健的体质。第五棵沙榔树名为尚美树,这棵树参差不齐的树枝好比个性不同的孩子,值得每位老师精心培育,从而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个性特长。
  5、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大工程,包含了物质、精神、制度的文化建设内涵,拓展和转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是“立徳树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环节,时代在进步,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应该拓宽建设思路,融进新元素进去,把物质、精神、制度建设溶于整个庞大的德育体系中,全方位的对教育对象进行隐性教育,这样才能发挥文化“软”教育的功能,真正把“立徳树人”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
  • 【发布时间】2021/5/8 15:46:41
  • 【点击频次】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