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作者】 闭祖红

【机构】 广西灵山县新圩镇塘坝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包括: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好习惯;二、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好习惯;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五、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关键词】 倾听;作业;审题;思考;合作;发现;应用;整理;构建

  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学生进行倾听能力培养的专项训练,如:a、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如:猜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b、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c、采用让学生倾听的策略。如:听辨法、听算法、听说法、转述概括。
  二、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好习惯
  认真作业的习惯与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一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并不是完全因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引起的,而是由于作业习惯不好。所以平时应当注意以下两方面个方面。
  1、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同时紧紧把握住演算草稿和检验答案这两个细节,对学生强化态度的严格要求。作业演算草稿的认真程度和完成作业能否自觉检验往往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作业态度。如果学生的演算草稿也能象书写那样条理化、规范化,作业完成后对照演算草稿自觉认真验算,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练习正确率,而且对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在数学教学或者在老师引导下完成练习时候,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教学的各知识点,也能练习做得不错,但在让学生自己独立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做得不尽如人意,而审题就是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审题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解题能力,也直接影响道学生考试成绩。影响学生审题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教材的呈现形式。新课程改革后,教材素材的选择上,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改动,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也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抽测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三角形,再画出它的高。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再如:有一道解决实际问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还剩6,一共吃了几个?学生一看到“一共“两字,就断定这道题是用”加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审题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中下生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授《统计》的这一内容时,我的教学设计是整个课堂由一个故事引出:小象过生日。伴随着生日快乐歌,出示了情境图:小象在森林里过生日。很多小动物都送了生日礼物:“你能帮小象统计收到多少礼物吗?”根据这个问题,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情境中去,利用统计的方法:数一数,分一分,排一排,利用新知识帮小象解决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分享学习的乐趣,也让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例如:活动课《数100以内的数》,课前我让学生在自己的家里、社区、社会上去寻找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的物体。学生在练习一中曾经“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这里再次让学生说,因而我鼓励学生通过看书、上网、问父母等方式让学生开拓视野,放宽题材,让学生说得更多、更好。同时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人的年龄,在课堂上互相说一说、猜一猜,从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又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五、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的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如:我在教完“5的口诀”时,给学生出了很有兴趣的一道题,我问:你知道老师今年几岁吗?猜出来有奖品哟!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出示一幅有规律排列的糖果图,横排7颗,有5排,我接着说:“老师的年龄数隐藏在这幅糖果图里,看谁能很快数出一共有多少颗糖果的办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把7看成6,就有5个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说:我先看成5个5,再加2个5。就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
  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细微未节之中,往往容易为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我们老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收集经验、学习他人,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抓好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 【发布时间】2021/5/8 15:54:29
  • 【点击频次】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