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之我见

 

【作者】 曹 颖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 幼儿;习惯培养;措施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小时候如果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那么就是和天生自然一样的牢固。习惯贯穿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学习、生活或事业上来说都很重要。儿童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于一个要获得成功的人来说,好习惯是屠夫手上的刀,是船的帆,是音乐家的耳朵。如果说命运就是那一幅幅壮美绝伦的山水画,那好习惯就是一笔笔炉火纯青的勾描。如果说命运就是那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楼宇,那好习惯就是一块块不起眼的青砖。如果说命运就是那一根根盘根错节的大树,那好习惯就是一条条深扎于地下的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好的习惯培养,是每一个父母“必修课”。
  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
  (一)生活方面
  生活上大体包括“衣食住行”四方面,衣衫不整,乱扔衣物、玩具,不爱收拾房间,挑食,厌食、偏食,睡懒觉,不按时休息,起床气,不爱洗脸刷牙,懒散等等。生活方面的小细节处处体现出孩子的不良行为,小到随手扔一片纸屑,大到说谎话,偷拿东西,顶撞老师,辱骂同学等等,都是生活上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二)学习方面
  对学习不感兴趣,做事虎头蛇尾,上課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对学习缺乏自信、上课打瞌睡、不按时交作业、缺乏责任感,无毅力、无上进心、无耐心喝恒心等。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欺骗他人、考试作弊、偷窃、敲诈同学、模仿家长签字,等等。以上现象说明他们以自身为中心,我行我素,不服从他人管教。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一)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根据幼儿实际能力,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和引导。当我们向幼儿提出要求时,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良好的常规是实施教育的保证,而必要的规则是形成良好的前提。如:餐前保持安静,爱惜粮食,不浪费水,不随地吐痰。比如餐前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背诵唐诗《悯农》,让孩子学会爱惜粮食,不许剩饭扔菜,规定小朋友们用完餐后要谢谢老师,去规定地点统一洗手,从生活细节中培养良好习惯。
  (二)通过游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各种游戏,例如情景模式,角色扮演等等游戏,体验人们相互照顾和关心的美好情感,同时养成礼貌待人,互相谦让的好习惯。通过游戏,幼儿不仅可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去玩,更多的是受到游资中的启发,从而激发起幼儿对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极情感。比如情景模式在公交上,有的同学扮演售票员,有的同学扮演老人,售票员在老人上车后主动要求乘客让座,也要引导孩子们主动让座,通过模拟,让同学学会“让座”这一文明行为。再比如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将废物“变废为宝”,譬如奶粉罐还能做小板凳、装玩具的容器,翻过来就是小铁鼓,在沙坑里还能运沙子。和孩子轮流说,然后再换一件物品。通过游戏,让孩子发现每件东西都有N种妙用,养成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浪费的良好习惯。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三)以身作则,赞扬为主
  从家长方面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随地吐痰、扔垃圾就不能指望孩子会讲公共卫生,作为家长,必须重视家长工作、让家长明白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是成人给孩子最好的示范。对于老师来说,良好的教师风范给孩子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平时在生活学习中,孩子都会以老师为榜样,去学习模仿,因此,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和正确规范的教师形象。一言一行中,言谈举止中,都要时刻注意会引导孩子的方向。一个温和和蔼的老师往往会受到更多孩子的喜爱,相反,一个不会懂得关心爱护和赞美。只会一味地批评训斥的老师,不仅会给孩子们幼小的心里造成伤害,打击自尊,更不会受到孩子们的爱戴。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片树叶”,更不会有相同的或是完美的人。文艺武艺是各有长处,孩子们的性格更是不同,或内向或外向,或好动或喜静,但相同的是孩子们都会想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美,孩子最喜欢得到老师的爱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温暖的拥抱或是亲切的话语,甚至是一枚甜甜的吻来表示对他们的喜爱和赞扬。每天早上师生要相互问好,摸摸孩子的头夸他今天真漂亮,做正确事情之后奖励一朵小红花,并夸奖“真棒”“你做的很好”等字眼,这样师生之间既可以加深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孩子行为礼貌。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的很多习惯已经逐步养成并固定,再想纠正新的习惯就相对困难。总而言之,习惯是一个过程,习惯的培养要通过认识,培养,训练和提高等程序,才能养成习惯。教育过程中,作为老师也好,家长也罢,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练之以行,持之以恒。具体孩子的问题具体分析,将教育和生活相结合,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 【发布时间】2021/6/16 8:56:59
  • 【点击频次】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