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课堂低效现象的改进策略

 

【作者】 金永俊

【机构】 吉林省通化集安市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老师们都追求高效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总是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看似一些平常的细节、现象影响着教学效益。本文将直面这些现象,加以剖析,以期改进我们的课堂,在改进这些细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课堂低效现象;关注容易忽略的细节;改进策略

  学生新知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当中进行的,因而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中愉快地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获得最大的学习自由,并且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从而获得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从新学期初,学校教务处出台了一项新举措——鼓励教师主动约课,倡导教师们在深入备课基础上主动约有关领导去听课,这无疑能促动教师由消极被动接受听课任务转变为主动准备、展示自我,更能够沉下心来精心准备,尤其对主动约课的老师来说可放松心情、尽情展示,获得更多信心,也使授课者与听课者都能满怀期待、心情舒畅。在上课、听课、评课过程中真正实现平等的对话和交流。随着约课的老师越来越多,尤其是更多青年教师的加入,我们就更加近距离感悟她们的课堂,那些影响课堂效益的现象渐渐浮出水面,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不能不使我们深层次思考:这不正是我们“熟视无睹”的现象背后,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尽如人意的症结所在吗!
  镜头一:这是徐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课堂教学效果不错,她的班级学生学习习惯好、学习风气浓,学生的成绩总是名列平行班级前列。在课后交流时她谈到,她总是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总是提前进教室,上课铃声一响,师生就自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无独有偶,刘老师的英语课也很受学生的欢迎,她也总是提前两三分钟进入班级与学生见面,有些学生很喜欢利用这点时间与老师交流。待上课铃声响起,学生已坐好,就不再分心了。刘老师所教年级的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高,成绩也普遍好,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反思及策略:从这些老师的做法中,我们不难看出,上课铃响后进入教室和铃响前就进入教室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从优化课堂的角度来说,应该提倡提前两三分钟进教室,这样能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便于稳定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联络师生情感,还可以减少偶发事件发生。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精力容易分散,依赖性强,自觉性仍需培养。老师的提前到来,使学生心情稳定下来,容易投入到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当中,同时,老师可以提前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复习预习情况,有的放矢,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这使我想起了《人民教育》介绍过的大连周水子小学的“站预铃”。“站预铃”是周水子小学一项不成文的规定——任课教师必须于课前两分钟站到教室门口,等候上课。不用督促,到时教师们整整齐齐地站在各自的教室门口,就像等候发车的列车员,“站预铃”成了周水子小学一道独特的风景。
  镜头二:张老师和王老师同上一节数学课,张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指导,每一步的解题思路都要面面俱到地讲解,学生静坐着看老师讲,思维跟着老师的思路转,三道例题写了满满一黑板,解题过程可谓详细、周全。可是到学生巩固练习一环时,学生的错误率还是比较高。而王老师在讲例题时则不那么“细致”,她的“懒”促使学生“勤”于动脑。她先是让学生观察题目,思考怎样解答。接着让一名学生说说怎样做,并进行板答,其余在本子上试做,然后全班分析、订正。再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让学生思考、归纳这类问题应注意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老师简明扼要地做一小结。接下来,学生做题正确率非常高,效果很好。
  反思及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不能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当学生思路不清时引导他们拨开云雾,当学生做题失败或信心不足时诱导他们走向成功,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判和总结经验,获得方法。如果,老师总是“不放心”,教得“勤”,包办一切,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选择、自我反思的空间和氛围,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勤于动脑动手能力,教学效率低下再所难免。这也正如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懒婆婆手下有个勤快媳妇”,教师一定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议的机会让给学生,这也正是教师的高明之处。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就是最好的答案。
  镜头三: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课堂中语言简练、教学思路清晰,但站立的范围总在讲台边,不愿多走动,好像总是自顾自侃侃而谈。课后向学生了解这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们说老师总是喜欢站在讲台上,好像很威严,给孩子们“高高在上”的感觉,老师对他们关注少,更缺少必要的提醒,自己处于被老师遗忘和冷落的地位。
  反思及策略:学者霍尔研究课堂的相关因素,发现了空间距离和秩序的关系:师生间空间距离越大,就有越多的学生成为消极的听者或从事与课堂教学任务无关的活动。当教师距离学生越近,沟通就会变成互动,就有更多的学生跟着老师听讲。我们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总习惯站在讲台边,与学生保持一段距离,这样对于学习动机强烈、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还问题不大,但对于学习兴趣不浓或成绩差的学生,课堂上走神、思想开小差就成了常事,这就直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教师适当离开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则缩短师生间的物理距离,拉近心理距离。适当走动,边走边讲,有意识地在开小差的同学那儿驻足片刻,或在桌子边靠一靠、点一点,把制止和提醒的信息予以传递,就避免了课堂的“漏洞”,防止一些学生思想溜号。更主要的是在学生中间,能够发现和深入了解学情,有的放矢,及时调整教学状态,更好地进行点拨,与学生产生学习上的共鸣,使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请老师们关注每一名学生,把“阳光雨露”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吧。
  镜头四:这又是一位青年教师,上课时总习惯于快节奏。课堂上,她提出一个问题,一名学生回答后,她马上神采飞扬地评判:“真棒!”“非常好!”随即转入下一个环节。这时有些同学欲言又止,有些则一脸迷茫。有时指名回答,学生似乎猝不及防,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老师就显得不耐烦,或者干脆训斥学生不注意听讲。如此这般,课堂上学生好像在囫囵吞枣,真是“消化不良”啊,怎么能把知识“消化”“吸收”好呢!
  反思及策略:我们知道“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课堂更是改正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思考时间,通过“延判”,把时间留给学生,启发他们再思考,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思考的时空,使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中获得深刻体验。否则,学生缺少自主思考时间,就会囫囵吞枣、生吞活剥,不能很好地消化心中的疑问,这样的学习就会浮于表面,无深度可言。
  在教学中要讲究“空白”艺术,就像美术讲究“布白”,巧妙的“留白”使作品更有联想空间和审美价值,同样,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留出点“空白”,正好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更能激励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如,要讲究“画龙点睛”,教师在帮助学生温习旧知,扫除障碍,做出铺垫,唤起联想的基础上,结论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亦即“龙”由教师自己“画”,“睛”由学生自己“点”。要讲究“于无声处”。一堂课,声不绝,语不断,不见的效果好,也不会是好课。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先给学生一小段时间,静思中孕育着贯通的种子。学生经过一番成熟的思考,或相互交流,发言才会有质量,思维才会真正激活。要注意“延迟评价”,有时在学生回答后可以进一步追问,“这样做对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就促使学生再思考,还可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教师深入了解到学生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补救措施。有时候,“等一等”,故意“延判”,就是一种教育智慧,这样做往往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构建起更加生动的、充满活力的课堂。适当的等待,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等”犹如一石溅起千层浪,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最佳效果。
  总之,上述现象看似简单平常,实际上正是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这些看似细节问题能够折射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反映了教者的教学理念和追求,真可谓“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我们每位教师要善于学习和研究,更要善于反思和改进,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智慧。

  • 【发布时间】2021/6/16 9:00:22
  • 【点击频次】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