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作者】 于东艳

【机构】 吉林省通化集安市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方向。只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及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关键词】 阅读;积累;运用;语文;素养;习作;指导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阅读是知识的积累;口语交际是情感的表达;作文是书面能力的体现。只要注意培养他们阅读、口语交际及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强化阅读,旨在知识积累;口语交际,是一个单元后,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实践;而习作则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抓住重点,把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语文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有机的融为一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能力的培养
  要想达到“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能力目的,教学中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阅读能力
  (1)在阅读过程中,要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度的思考,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文情节和人物当中去,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匆匆》一课的课后练习题: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如“象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则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用读、思、议的方法,体会重点部分内容;
  (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对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理清文章的脉络;
  (3)在语言环境和课文情境中,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体会其思想感情。
  2.积累、运用能力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外界进行口语交际和沟通,是因为他们缺少能表述的语言。要想摆脱现在这种局面,就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语言。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除了教科书,还要让学生们涉猎更多的课外书籍,如中外名著等等。从中汲取营养,储存积累更多的优美语句以及词语等,建立适合有自己特点的读书笔记。把好的语句和词语,分成绘景、状物、写人、叙事的几类,分别抄写下来,让其说出好在那,应用在什么语言环境当中等。常此以往,学生便会在自己的实践中逐步加以应用。
  二、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培养
  语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口语交际和习作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二者相辅相成。正所谓我手写我口,大脑的思维,通过口语想表达的内容,经过书面的再加工、提炼,使表达的内容更加完整,条理清晰,突出表达的主题更加鲜明具体。
  以课文为学习的载体,简单写出自己的感悟,不仅使学生及时把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自然地迁移到习作中,也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使之动脑、动口、动笔达到全方位的整合,各种能力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提高,要让学生的动笔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
  1.口语交际训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地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真正地得到锻炼。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了拓宽话题的多个角度,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农村的喜事庆典比较盛行,注意观察其环境、气氛,主持人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次序,以及隽永、清新具有穿透力语言的运用等;农村集市,商贩的语言特点,相互侃价时的语言和环境氛围等,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让他们掌握起来就不会感到很难。教学时,也可以创设类似的情境,如课本剧、某个场景的片段表演等,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同学间互评,从表现的动作、语言着手,逐渐过渡到思维敏捷,语言流畅,内容具体,中心突出。
  2.习作练习。纵观教材,部分单元内的课文练习中,安排了相应的小练笔活动,这也是为了达到单元训练的重点和目的而精心设计的。训练的方式从“仿写”一段话,说明一个观点;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写一个“内容”等等。经过反复的观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养成动笔记日记或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习作的指导
  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逐步地加以完善。我认为,有了上述的应用基础和训练内容,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达到指导的目的。
  1.习作初稿的指导。学生写完作文交给老师后,我们应从习作的中心、写作方法以及层次上是否达到要求,然后加以指导,学生则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地进行修改。
  2.习作的修改。教师要及时地指出修改的部分,提出建议,好的部分有哪些,为什么写得好!这样既便于学生掌握,又使学生心中明确,以利于扬长避短,又学会了修改方法。
  3.习作的讲评。这是一个普遍提高的好环节,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好。面对数十人的班级,你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去批改作文,时间也不允许你去这样做,学生作文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一种能力,一种写作的能力。讲评课上,教师要拿出一篇中等学生带有普遍性的作文予以讲评,经过实践,哪怕是多占用一节课的时间也值得。讲评的形式是:从字、词语、句子,再到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入手,层层理顺,为什么要这样改?讲清楚利弊,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情感、价值取向等。几次之后,学生自己也会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作文,不再会有“懵”的感觉。学生作文水平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4.生生互评互改。教师也可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才能智慧的机会,从中也可以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做到互为提高作文水平,达到共享的目的。
  5.搭建平台,展示自我。充分利用好校内的活动空间,创造条件,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1)创办“文学”社团,发展队员,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以此推动和服务于语文教学。
  (2)可创新校园文化,自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校刊、手抄报等。及时发表学生的习作,激发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佳作,及时进行推荐发表,树立信心,增强荣誉感。
  (3)编辑学期学生作文集。对差等生的作文,经修改有进步的也一定编辑到“作文集”里,让这些同学也有勇气去面对,给他们一个提高的空间,最终达到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有足够的整合能力,在摸索过程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求发展。最终达到实现语文素养的目的,让学生的口语交际、阅读和作文水平,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 【发布时间】2021/6/16 9:08:04
  • 【点击频次】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