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探究农村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作者】 黄 敏

【机构】 广西那坡县第三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幼儿园是幼儿步入启蒙教育新环境的人生第一步,在不断与教育改革相契合,形成农村幼儿园教育新理念中,针对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启蒙教育阶段是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黄金阶段,为了能够让他们形成对于终身发展大有裨益的良好习惯,幼儿园在育人教育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分析幼儿习惯养成的不良因素,联合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形成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机制,在幼儿园中幼儿能够获得快乐的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能够讲文明、懂礼貌,获得健康身心和良好品质的坚持,强化幼儿的规范行为,幼儿生活中的各个细节给予指导和鼓励,循序渐进促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策略

  农村幼儿园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基础教育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进行教育改革以及相对教育实践策略开展的过程中,应当能够根据本地区幼儿园实际发展困境进行有效的教育完善,在社会教育环境中,应当重视幼儿园教育,形成教育文化的不断渲染,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大多家长外出务工存在着教育缺失的现象,造成幼儿在步入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并没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幼儿园在不断创造温馨教育环境,进行有效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中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新模式。
  一、 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农村幼儿园在不断进行教育完善和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以幼儿为中心,制定习惯养成计划,在不断尊重幼儿的想法,发现他们的个性优势中,总结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行为特点,针对幼儿错误之处进行有效的习惯指导,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空间内强化规范意识,反复进行良好习惯的保持和训练。幼儿在自觉参与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发挥内心的真善美,形成自主探究的重要能力,教师和家长都成为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监督者和引导者,幼儿适应幼儿园教育规则以及实际行为标准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思维延伸和行为指正,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自主自立的好习惯。
  (一)农村幼儿园幼儿不良习惯因素
  农村幼儿园在不断寻求最佳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多手段融入的过程中,应当分析幼儿不良习惯产生因素,家庭教育环境中大多幼儿由长辈看管,在不注重教育意识的过程中,并不注重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幼儿自身存在着不良习惯,影响其他幼儿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幼儿自由散漫的性格,在进行幼儿园实际教育规范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幼儿园进行多种因素分析, 幼儿基础不同、层次不同、心理发展特点不同,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习惯养成策略,让幼儿在主动交往,在走进幼儿心理同时,形成良好习惯的带动,促进幼儿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新环境中提高学习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农村幼儿正处于心理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不断实施教育手段的过程中,农村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也让幼儿能够及早的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以及文明礼仪习惯,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活动,从而在一日生活中表现出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有效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塑造幼儿文化品格和活动内涵,在教师的不断鼓励和示范下,逐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按照幼儿园的规则制度形成良好的习惯效应。家庭生活氛围中,幼儿园自身的改变影响着家长的行为意识,从而在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中,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环境。
  (三)幼儿园自身的创新转变
  农村幼儿园是教育改革和深化的重要场所,在不断从幼儿出发进行良好教育环境形成的过程中,需要转变固有的教育模式,逐渐将创新性、科技性和趣味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到幼儿园实际发展中,农村幼儿园应当借助本地区的特色教育资源,逐渐能够为幼儿创造更加适合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环境。主动联系家长形成有效教育机制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将创新作为幼儿园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从而能够在各个方面进行教育条件的完善,让幼儿从走进幼儿园到走出幼儿园,每一天都带来新的改变和收获,促进幼儿园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二、 农村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
  教师作为农村幼儿园实践教育的引导者以及幼儿心灵的陪伴者,需要能够完善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技能,在发现幼儿身上不良习惯产生原因的同时,也能够有针对性的实施良好习惯养成策略,从而让幼儿遵循一定的行为秩序,形成有纪律、有礼貌、有责任、有担当的良好行为和生活规范。教师在鼓励幼儿给予他们独立自主信心的同时,也能够构建家园合作教育模式,进行良好习惯效果评价以及效果反馈中,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促进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全面进步。
  (一) 营造温馨环境,教师榜样带动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活动性强,在不断为幼儿创建良好温馨环境的同时,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在农村教育环境下需要幼儿园能够为幼儿提供教育设施、教育活动材料、教育管理规则制度等,在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能够让幼儿通过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获得正确发展方向和学习目标,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有家的感觉,逐步深化幼儿的良好习惯,在反复记忆深化中,促进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教师作为幼儿良好习惯的榜样,应当以身作则,进行教育示范和教育监督,提高习惯养成效果。例如幼儿在每次入园时能够自己整理衣物,从而在多次强调中,让幼儿形成自觉行为习惯。
  (二)关注幼儿成长细节,循序善诱
  幼儿教师在幼儿接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幼儿成长的每个细节,从而能够从小事中看到幼儿的不同优势和劣势,农村教师能够积极的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逐渐能够在教师的循序善诱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教师能够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自己班级行为准则的制定,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夯实幼儿的良好习惯,逐渐让幼儿主动问好,形成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
  (三)教师挥洒爱的教育,鼓励评价
  教师应当热爱自己的职业,在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责,挥洒爱的教育,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耐心、精心和细心,能够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行为规律找到适合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际应对策略,将良好习惯能够编制成童谣或者是儿歌,让幼儿积极的学习和遵守,教师应当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以及积极的鼓励,能够让幼儿形成正确是非观。例如农村教师在幼儿园内制定幼儿良好习惯奖惩措施,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行实施,提高幼儿的活动品质。
  (四)家园合作,组织传统文化活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农村幼儿园也应当借助科技力量进行幼儿园创新发展的新思考,在不断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家园合作教育模式中,教师进行良好习惯养成的目标传递,家长作为行为榜样和责任教育督导,应当能够积极的在日常家庭环境中实施教育手段,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开拓幼儿视野,进行礼仪教育中,也能够让幼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幼儿优良的传统文化实践习惯,从内心深处塑造幼儿获得教育新体验。例如教师在幼儿园组织孝为先的亲子实践活动,在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懂礼知义,逐步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发展。
  三、总结    
  农村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究以及实践教育策略的开展,从而形成有效良好习惯教育新目标, 改变幼儿园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开展多种有益于幼儿习惯养成实践活动,构建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教育机制,不断呵护幼儿心灵成长,循序渐进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家园合作模式下,给予他们理解包容和正确引导,在满足幼儿不同需求中,促进农村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覃小兰.农村幼儿园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0). 
  [2]杨娟.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王伟:《谈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黑龙江教育2000年7-8月刊
  [4]王玉荣:《培养幼儿独立就餐的习惯》早期教育2002年第3期
  • 【发布时间】2021/6/16 16:41:02
  • 【点击频次】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