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

 

【作者】 郭振旭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新安街道新安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德育工作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还有一定差距,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现在我们要摆脱学生德育问题面对的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动力,必须探索产生这种困境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使学生德育问题教育得到提高。
  对于德育存在的问题,许多德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探究。我们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而广大的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象,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反观我们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展现。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就是照本宣科。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提问,有时用“你还小不懂这些”来搪塞,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此外,不停的灌输政治理论,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政治的信仰,反而有可能有副作用。金一鸣指出“内容决定了方法。内容脱离当前的实际,方法必然是教条主义的,脱离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死记教条,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的缺失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都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而道德教育客体从狭义上讲是指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但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当受教育者在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成为教育者。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对提高中学德育实效具有重要作用。现在,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榜样、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发展,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
  学生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如把思想政治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这样,高尚的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从而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这种客观和外在的知识对象与学生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意义联系,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这种灌输性的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果的”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当然不高。现行的以灌输为主忽视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学生对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杜威的结论是:“任何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扬弃。”
  四、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实际脱节
  学生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实际的德育活动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期的中学生来讲,只能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
  五、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1.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提高心理辅导水平。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每个教师都应该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担当起教育人培养人的责任,参与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学校工作中是相辅相成的,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使学生心理获得健康发展,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化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并不乐观,主要问题是大部分教师不懂或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表现是,在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灌”的方法,在德育工作中主要采用“压”的手段,使学生产生厌学厌校的不良心理。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同时,教师要学会自身心理的自我调节和保健,确保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健康良好的心态。本身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一个终日忧郁狂躁、行为怪异、喜怒无常、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作风懒散的人,是绝对难以胜任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角色的,就像文盲不能当教师一样。因此,教师要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就必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提高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提高与学生密切沟通的能力,提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成立学校心理辅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以中层领导和班主任为骨干,所有科任教师都义无返顾地积极参与,形成多方参与的心理教育网络,让全校每一位领导、教师都共同关心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其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和实验组,有关教师要不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验方法,并把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心理辅导的实践中去,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把实验引向深入。开展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根据某些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于学生之中的特点,可以以班为单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系统传授心理知识和心理调整方法,并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 【发布时间】2021/6/16 16:41:26
  • 【点击频次】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