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作者】 黄彩嵋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下面就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做个有故事的教师
  知识,道理,大多是抽象的,我们在很多时候,只是先记住了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才记住了相关的知识和道理,成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孩子们来说,对于充满灵性的孩子们来说,听故事,是他们最为享受的精神大餐。在听故事的那一瞬间,他们心情激动,神情专注,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那一刻,他们的心智之门被开启,潜能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如果能够善于讲故事,善于常常把学生引入你的故事世界中来,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就。每堂课都穿插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把讲故事当成孩子们能不捣蛋,认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这样学生就会爱上你的课,那你的课堂会生色很多。
  当然,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就必须精心培育自己的故事素养:要有自己的故事储备,培养自己的故事能力,用甜美的笑容,用磁性的话语,学会用故事说话,学会用故事表达,用动人的故事,让学生变得可爱,让教育变得润泽;让美丽的故事,启迪孩子的心灵,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要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就要学会不断挖掘学科背后的故事,用故事培养学生的兴趣;发现生活中俯拾皆是的教育故事,引领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寻找动人的励志修养故事,引领学生学会做人,健康成长。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就要不仅自己会发现身边的动人故事,挖掘学生的开心故事,整理自己的教育幸福故事。同时,更要学会搜集整理相关的故事,会讲故事。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知识背后的故事,又有哪一个学生不爱上你的课呢?
  二、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爱”上课堂
  1、巧妙导入。导入是让课堂活起来的第一步。根据课型、授课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能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导语,创设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的氛围和情景。注重导入创新,别出心裁,不循规蹈矩,让学生有新鲜感,给学生一个惊喜,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2、注重提问的艺术和技巧。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好的问题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交流、求知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张扬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能力。因此,问题的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能有所提高。
  3、巧举例句。例句是课堂的精髓,是语言知识的、语法知识的载体,是老师教学的“常规武器”,是学生模仿的样板,是达成师生课堂理解的桥梁。无论老师是讲新课、词汇、语法,还是讲练习,都离不开例句。因此,例句的选用和编造对课堂气氛和效果有密切的联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常把学生自己编进例句,这样既有趣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创新结尾艺术。结尾和开头一样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尾结得好,不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和前后衔接的作用,还能深化、升华所学内容,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期盼中等待下节课的到来。
  5、巧设家庭作业。减少家庭书面作业,布置一些有意义的、能体现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既能激发其兴趣,又能掌握知识技能。
  三、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独到的激励性语言
  听过很多教师的公开课上有很多激励、鼓励、奖励的赞美语言,比如“你真棒,好棒,你太厉害了,你太聪明了,你是一颗星,你是月亮。”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激励语言,我也喜欢自己的激励语言,比如我爱在孩子们的名字加上“我们的,我的”,或者在孩子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加上小,或重叠,比如“陶佳”我就叫成“佳佳或小佳”。上好一堂课,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至关重要,谚语云:“它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样你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里讲的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准确生动甜蜜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甚至与你的关系变得亲密。激励性的教学语言,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教师要乐于和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层面上,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乐于发现儿童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真情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见解呢?我这样对学生说:“我们班的小燕别紧张,你可以勇敢地将答案告诉老师。”然后,走到她身边,侧耳倾听她的悄悄话,当倾听到学生的答案正确时,把答案公布于众,并给予赞赏,并适时引导:“小燕说得多好呀!下次你自己大声地把答案告诉大家,那样会更好的!”对于答案不足的学生,我则把答案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我的孩子你说得有道理,其他同学再补充补充吧!”对于错误的答案,话锋一转说:“这位同学已经积极动脑告诉了我一个答案,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全体学生把问题深入讨论下去。“孩子,你的答案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了,如果你再认真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会成功的。”用激励的话语宽容学生的错误,善于从学生失利中寻求成功的一面,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有效地使缺乏自信的学生,逐渐使学生树立信心,在课堂上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学会合作。
  四、灵活运用积分比赛
  在教学中,我捉住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烈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了积分比赛评比。小组比赛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很好的形式。因为学生也有自尊心,也会好面子,这一点在同学与同学之间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不希望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被同学看轻。课堂中,我先对活动制订简单的规则,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然后创设各种问题,有易有难,如每一轮问题中每位同学只有一次回答机会,一堂课可能有几轮竞赛内容,每轮得分与上一轮累计,到下课时看哪组得分最低,给予小小惩罚,如比别组多做一组练习。对得分高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还在每节课最后的课堂小测试中,都要进行小组比赛,评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集体表扬。这样一来,那些愿意走神的学生为了不拖小组的后腿,从一开始学习新课的时候就会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尤其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以及平时老师提问时不大被点到的同学,一旦有自己能回答的问题,立即起立作答,上课做小动作的现象不见了,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长时间沉默的现象也不见了,课堂效益大大提高,师生双方在课堂上都能体会到一种教学的乐趣与兴奋。而且,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很强。
  五、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六、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七、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浅析幼儿园安全教育方法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21/7/7 17:13:52
  • 【点击频次】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