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西双版纳水傣和汉傣的丧葬习俗比较

 

【作者】 陆忠菁

【机构】 广西那坡县百都乡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丧葬礼仪是人生的最后一项礼仪,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傣和汉傣在丧葬习俗方面有较小的比较值,就相同而言,有临终仪式和生死观的相同;丧葬形式上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就不同而言,居住环境的不同,水傣是依水而居,汉傣则是依山而居;在丧葬形式的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原始宗教对水傣和汉傣的影响程度不同;佛教的传人与地理环境影响了水傣和汉傣的丧葬习俗。
  【关键词】 民族文化;宗教;丧葬礼仪;习俗

  小乘佛教是佛教的一个支派,即“南传上座部佛教”,经由缅甸、泰国传入我国傣族地区,至今已有1千多年历史。小乘一名本是大乘出现以后对早期佛教的一种贬称。小乘教派主张通过布施“赕”来积个人的善行,修行来世,达到自我拯救、自我解脱的目的。相传小乘佛教最早的教派曾聆听过佛祖释迦牟尼亲口传教和布经,他们认为人若生前不积善修行,死后就会入地狱受苦受难;“为人行善,善多我德,德多我仙”。因而小乘佛教几乎成为傣族全民性宗教,傣族地区有村就有寺,到寺院赕佛,人所必为。
  一、水傣与汉傣丧葬习俗的相同点
  第一、临终仪式相同
  由于水傣和汉傣都信仰小乘佛教,人临终前的一系列活动都与小乘佛教信仰有关。受到“万物有灵”观念和佛教转世轮回的理念影响,因而认为,世上的万物都是外壳与灵魂的结合体,而肉体只不过是灵魂的载体,死亡只是灵魂与躯体的分离,是灵魂脱离这一躯体转换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继续生存。在死者即将咽气时请老佛爷和和尚给死者念经超度,目的要给死者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同时帮助死者排除杂念,摆脱痛苦与恐惧,提供爱的支持,并指明走向天堂的正确路线,让生命的结束变得有意义。
  第二,在丧葬形式上水傣和汉傣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一)水傣和汉傣一样都是以一种丧葬形式为主,同时多种丧葬形式并存。水傣的丧葬形式主要是以水葬为主,因为水傣大都居住在水边,同时火葬、土葬、塔葬、二次葬等丧葬形式。而汉傣的丧葬形式主要是以土葬为主,因为汉傣几乎都是离水较远的地方,同时也用火葬、水葬、塔葬、二次葬的形式。
  水傣的水葬,水葬本身应与水边居住的地理环境相关。水傣是一个对水十分喜好的民族,水傣村寨旁边大多有河流经过,故水傣实行水葬十分自然。而汉傣只对凶死者实行,这可能与日常生活中水荡涤污浊的功能相关,人们也就把凶死者的秽气用能够洗涤一切的水来冲刷,让一去不复返的江河带走,留给生者吉祥平安,保一家、一寨之福佑。
  土葬,傣族一般生活在亚热带地区,雨量充足,气温较高,又大多居住于坝区,土地肥沃,适宜农耕,故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土葬是农业民族的主要丧葬方式,是大多数人死亡后所采取的丧葬形式。
  火葬,自然小乘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并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以后,佛教的一些丧葬习俗对傣族丧葬习俗的影响就日渐普遍,火葬和塔葬就属于此。在佛教观念中,火的洗礼是人们再生的主要途径,要达到涅槃的境界,须经过火的考验与升华。塔葬也是佛教高僧圆寂以后永远的归宿方式。
  (二)水傣和汉傣的丧葬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等级性
  丧葬形式的等级性在水傣和汉傣的丧葬仪式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为对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的态度上。无论是水傣还是汉傣对死者是否正常死亡是否在意,一般人死去大多实行土葬,但是对于因暴病、难产和凶死者大都实行水葬,有的地方因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分葬不同的地方。如婴儿尚在母腹中也要取出来分开葬。
  同样的土葬,墓地也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准混杂相葬,且每个村寨都设有一个乱坟墓地,专门埋葬非正常死亡者。其次,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等级观念反映到丧葬习俗中有了等级制的特征。在水傣和汉傣的丧葬习俗中,火葬过去一直都是象征地位高的活佛、高僧、高等级的土司或有威望的贵族采用的丧葬方式。在具体的丧葬仪式操作过程中,也会因为地位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可见,这实际已经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中的封建等级制。
  (三)水傣和汉傣的丧葬过程都与宗教紧密联系
  水傣和汉傣丧葬与宗教的关系是十分明显的,无论是水傣还是汉傣信仰的小乘佛教,对他们丧葬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说在丧葬进行的过程中也少不了宗教的参与,在出殡的时候,一般由佛爷在前面引路,亲朋好友随后前往墓地。下葬时,佛爷要念经,将白石头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埋在寨外,以祈求镇压仪式。
  二、水傣丧葬习俗与汉傣丧葬习俗的不同点
  水傣相信天神的存在,所以人在断气后,亲人们凄惨地痛哭,死诉死者生前如何为人处世,死了如何叫人惋惜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天神们知道这是个好人,带他(她)去天堂享乐,免遭地狱之苦。当哭声传到外面,表明病人已离开人间,全村人闻声即去帮忙料理后事,看望遗体和安慰死者的亲属。
  而汉傣相信有鬼魂,在人断气后,由死者的长子背着一背糯米洒在村里每户的门口,喂饱鬼魂,驱除邪气。报丧的人不能进去寨子里,要找人代进去通报。如果闯入别的村寨报丧,将被按习惯法进行处罚,这反映了汉傣群众思想观念中把死者当作一件不好的事情,担心死者的灵魂会危害他人,所以要把死者的秽气封堵于寨外。
  (一)对亡人的不同浴俗和衣着
  水傣依水而居,性格温厚善良,如果有人去世后,寨子里的老人就自动会来帮死者洗澡,这是他们早就形成的习惯。寓意是祝他们在天堂享受的更久。给死者沐浴要用温水沐浴更衣,随后将死者平卧,双手合于胸前,手下置腊条二对,意为拜佛祖。水傣的人给亡者一般是准备两件衣服,里面一套最好是一件白衣白裤,最后还用白布裹着,把眼、鼻、嘴部位剪孔裸露,殓入棺中。
  汉傣,如果有人去世后给亡者洗澡的是死者的配偶,当配偶不在的时候,就请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帮沐浴。还要给亡者穿新衣服,但是上衣要反穿,即衣扣扣在背部,以示与活人区别,也不穿金戴银,意为不论活着还是死了都要敬佛。汉傣还要往亡者的脸上盖一块白布,意为死了就别再回来了,要好好的去,安心的去,不要牵挂,忘了活着的人。用棉线将亡者的双手捆住,让其捧住谷花和蜡烛,意为手捧谷花蜡条拜佛祖。
  (二)遗体在家安置的不同
  水傣的人把死者安放在死人的房间里,让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安然的走,不能移至其他地方。因为水傣具有随遇而安的性格,尊重死者选择的地点死亡。汉傣是将沐浴好,打扮的漂漂亮亮后,家里人则把死者抬到竹楼的中间,将尸体依靠在木柱上,傣家称棵木柱为“骚流乃”,并要求一次性坐靠稳,否则不吉利。
  (三)不同的吊唁
  水傣前来奔丧的亲戚朋友一般会带肉类、粮食、柴禾或者酒。这些东西一半给和尚拿回庙里祭祀的,一半是留给主人家来招待前来帮忙的人,亲戚朋友们
  来的东西有专门的人会记录下来,以后亲戚朋友们有丧事也会帮忙的。
  汉傣的死者装棺后,棺材要停放在堂屋里,头朝里脚朝外。这时,如果有亲戚朋友送礼需由安章带礼物到棺材前对逝者交代一些话,前来奔丧的亲戚朋友一般带米线和烟。
  (四)水傣与汉傣的祭祀存在着差异
  水傣一般不重视对死者祭扫,葬后不垒坟,也不立碑。只在逢年过节时,家人到佛寺赕佛、滴水,以示对死者的祭祀和怀念。这种薄葬、不重视祭祖与扫墓习俗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这是游牧民典型的、传统的丧葬习俗。其次,与全民信仰小乘佛教有关。再次,水傣群众的思想观念中,在死人与活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采取的是活人优先的态度。这样的丧葬方式有利于生者的生存发展,对保护环境、发展生产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汉傣在于汉族杂居后,不断受到汉族的影响。开始重视祭祀、立碑等,清明节的时候也会去扫墓。
  三、最后使水傣与汉傣的丧葬习俗异同的原因
  自从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地区并成为傣族的主要精神之柱后,傣族的传统习俗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宗教仪式,另外,佛教的宗教仪式与傣族古老的传统习俗融合为一体,使傣族的生活习俗增添了宗教色彩。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的影响,分裂出许多派别。各个派别在教理上,戒律上存在着严重分歧,形成当时教内有派,百家争鸣的局面。
  生养死葬是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的一种标志。从对水傣和汉傣丧葬习俗异同阐述过程中,我们看到独特的丧葬习俗的形成。从中学到了水傣和汉傣在丧葬习俗所表现出的豁达面对生死,后养薄葬等。也从中意识到我们的民族习俗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要求我们要保存我们独特的民族习俗,使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多种多样。
  注释:
  ①赕佛:是小乘佛教其中的一种祭祀礼仪,每年的十月十五日在寺庙里开始
  举行,为期为7天。这祭祀活动是这一年死者家人主持,来参加的是前几年就已经死了的死者家属。
  ②帕萨:亭子做的冥房
  ③《芒嘎拉》:是一部小乘佛教的经文,送家神家鬼,至此,丧事才算完。
  参考文献:
  [1]玉康:《傣族文化论论文集》2000年7月 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玉康:《西双版纳傣族生活习俗与传统文化》2006年9月 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3]陈绍文:《试谈小乘佛教德宏傣族习俗的影响》2002年12月
  [4]赵泽洪:《关于傣族丧葬习俗的特点和释读》2006年第10期

  • 【发布时间】2021/7/7 17:18:25
  • 【点击频次】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