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特征及路线分析

 

【作者】 张玲玲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能力一直为教育工作者视为重要研究目标。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旨在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的能力。受班容量影响,教学无法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理顺应用题的解答特征,以及沿用什么路线,由此提升小学生快速解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特征;解题路线

  1、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典型特征
  解答应用题包括如下几个环节:审题、计划、执行、验证。以上过程除去单纯数学知识外,还会包含生活常识、语言知识等内容。以上两方面知识具有显性和隐性两个特点。其中,隐性知识主要涉及语言知识,若不能深刻领悟则无法进行准确解题。
  1.1典型应用题类型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非常典型的题型,如:鸡兔同笼、追及问题和归一问题等等。即便运算不涉及小数或分数,也需要学生应用各种知识去处理,如:追及问题知识掌握不牢固,则无法处理归一问题。小学低年级数学以加减法、乘除法计算为主,所涉及的应用题只要采用相关步骤即可。主要应用题为一步/二步,两个数的和与差,或一个比另一个多/少几个,以及一个数的n倍是多少,或一个数均分为n份后,一份为多少。二步应用题则包括两种计算方法,如,乘和除、加和除、减和除、加和减等等。
  1.2应用题语言分析
  (1)简洁明了
  语言本身具有一定的歧义性,这源于词法、句法、语用、语义等多个层面。消除歧义就需要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小学应用题部分的语言很少应用装饰性词语,力求简洁和清晰,小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题意。
  (2)句型多为流水句
  流水句之间使用关联词较少,多借助动词、谓语阐述同一主语,如:“农民收西红柿,已经装了60箱,每箱10kg,还剩下215kg,还需装多少箱?若分4次运出菜地,每次需要运多少?”本题共包括了7个小句,且句式层层叠叠,具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由此出现隐含、省略以及空句等。教师在讲解时,需填充主语、谓语或宾语,识别并理解应用题的关键部分。
  2、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的线路分析
  2.1发现并修正错误
  小学生应掌握如何识别分词矛盾,如:①“小明面前的果盘内有9只梨,3个苹果,盘子里一共有几个水果?”;②“小明面前的果盘内有9只梨,3个苹果,梨比苹果多几个?”题①中,梨与苹果是两种水果,题目强调的水果,而不是它们的属性(苹果或梨)。该题与时速题型类似,即:距离=时间×速度。本题的计算为,9(梨)+3(苹果)=12(水果总数)。题②同样忽略了水果的属性问题,只考虑数量问题。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寻找影响思考的字或词,本文中“梨”和“苹果”就容易扰乱学生的思路。
  2.2准确寻找高频率字/词
  一般应用题中会有某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句,只要准确把握此类字/词,才能深刻理解题意。如“有”、“比”、“多”、“少”等,都会承载多种解题信息。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应用题中常见的高频字/词,并在日常训练和讲解中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这些关键点。通过分析和识别这些高频词汇语句,构建解题框架。掌握总结和识别语句成分后,就能用一般语句对框架进行填充,然后就可以借助文本进行计算。
  2.3构建应用题题库
  小学应用题有较为固定的类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构建和完善应用题题库。根据不同年级对题库知识进行分类,并制定解题策略,包括:基本、低层和高层三个部分,可以有效解决各种类型的知识问题。
  3、制定应用题解答路线
  3.1构建并完善知识库/策略库
  根据小学数学应用题所涉及的事例、场景进行分析,不断构建知识库和策略库。两个库具有对应性,即:问题的提出和解题思路。这两个库的构建需要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组织表达形式、表达方法。要力求题库具有典型性的特征,策略库语言要简洁明了,并对所用教具有明确规定。还要结合两个库,设定考核标准,保证学生学会、学懂、会用。
  3.2分词与高频词的确定
  自然语言是应用题中最常见的描述方式。理解应用题必须深入理解自然语言。教师应确定如何处理分词歧义,并针对典型题进行训练。另外,还要统计词汇出现频率,考虑到这类词汇在应用题中起到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分析语言风格,以及题目中关注的焦点。避免出现方向性解题错误。
  3.3结合特征词汇匹配并填充框架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特征词汇,如“有”字。“小明有xx根铅笔”,“小明有xx块橡皮”,“树上有xx只鸟”……“有”字具有较多的语义,如:存在关系、领属关系、发生/出现。有关“有”字的应用题的类型比较常见,简单句式中常见“A有xx,B有xx,C有xx,他们一共有xx?”,复杂一些的句式“A有xx,B有XX,A和B相加比C多xx,C有XX?”。此外,在“有”字后还有其他语用,如“A有XX个苹果和XX个梨”,则“和”同样代表“有”的含义。日常习题中,应让学生根据应用题题意构建框架,并逐渐学会填充并完善框架,后续只要保证计算准确就能顺利完成解题。
  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应用题虽然涵盖众多问题和多个领域。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通过梳理划分出不同模块,结合关键词/高频率词汇理解题意,掌握以上思路,小学生就能对各种应用题驾轻就熟。
  • 【发布时间】2021/10/9 14:22:29
  • 【点击频次】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