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园本教研促教师成长的实施策略

 

【作者】 周 静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第三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师的内在需求,让教师的特长和潜能得以发挥,同时幼儿园的特色得以张扬,我们必须有所创新,探索适合本园的教研模式和策略来促进教师成长,做到“教学有特色,教师有特长”。 
  1、完善制度
  为使园本教研与推进实施新课程、构建本园特色课程相联系,我园在充实教研领导管理队伍的同时,重视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制定并实施了《理论学习制度》、《教师岗位考核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成果奖励制度》、《文明班级评选制度》、《教科研新星评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园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2、满足内需
  为针对教师不同的个体需要,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资历的教师的需求是什么,通过在园内发放调查问卷发现:新教师希望对新、老《纲要》和国内外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和对比。同时,也希望在教材教法、听课评课等方面得到帮助;相比新教师,5-10年教龄的教师除了和他们有相似的希望外,还希望了解一些教改的新动向,更有75%的教师希望得到自身特长地提升,以便发挥教各自的专业个性,逐步让自己的教学富有特色;而10-20年及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则更关注国内外教育思想、教改新动向和教育科研的方法。这表明,教师对于自身专业成长是有内在需求的,但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加以区别对待。 
  3、营造氛围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天堂,对教师而言也应是“富有欢乐与吸引力的宇舍”。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每位教师的心灵渴求,在这种环境下开展各种教研工作能极大地调动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充分理解教师工作与教研的艰辛,不断给教师以人文关怀与鼓励,而不是盲目加压,动辄埋怨、批评。尤其对那些“短板”的教师要尊重、宽容,可能他们在教改过程中悟性比较差、行动比较慢,但是面对他们一时的错误或失误要宽容,我们要在他们背后组成强有力的“智囊团”,指出和鼓励他们的优点与创新,帮助他们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这也有助于他们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想,教师们置身于被关爱、被理解、被信任、被推崇的教研氛围中,内心中流淌的就会是喜悦与信任,教育中涌动的就会是爱心与尊重,教研中点燃的就会是激情与智慧。
  4、拓展形式
  园本教研必须从幼儿园、教师的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师生的需求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研究课题,并采取教师乐于参与的各种形式,提高园本教研成效
  5、专家指导促骨干成长
  园本教研面向全体教师,但同时要创造条件让肯钻研勇于创新的有潜力的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可以聘教研员或专家对这些教师跟踪指导、重点培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学科带头人。
  6、论坛沙龙促交流沟通
  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希望教研活动能形式活泼多样一些,这符合幼儿教师的特点。所以定期组织轻松愉快的教学论坛、学术沙龙、主题辩论会等活动,便于教师在宽松的氛围中针对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手段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唇枪舌剑。这种学术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促进了教师间的了解与沟通,也有利于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辨证地看待我们的教育行为,互相取长补短,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7、课题研究促教学特色
  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品质,让教师们逐步从“实践型”向“科研型”转变,以课题为载体,在实践中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做到课题研讨经常化、问题解决及时化、经验总结提升化。逐步形成教师的教学特色,打响幼儿园的品牌。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我园的园本教研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其完善的制度、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实现了科研与培训并举,主研与群研结合,行为与理念互动,研究与使用统一,唤醒了教师的科研主体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进了不同层次的教师的专业成长。
  • 【发布时间】2021/10/9 17:36:06
  • 【点击频次】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