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试析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之“新”与“行”

 

【作者】 高秀梅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大同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学校教育不断的发展,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教学内容、课程目标等体制建设也不断发生变革。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较,2017年出台的最新版标准比传统更加有“新”的内容变化,比如新内容、新立场、新概念;同时也为了课程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对当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团队中采取多方面的行动,比如教育资源利用、教学评价,从而实现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落实。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与“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永恒话题,在我国小学教育发展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一直以来都是讨论的一个话题[1]。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从而培养小学生对科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不断的通过科学教育培养自己的科学意识和个人的不断发展。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改和更新,在课程教育上教师对学生不断的进行培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理解与认知能力,从而从综合性、多方面的得到全面提升。在2017年2月由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新课程的标准,让我国小学课程进入新的一次全面提升,引导教师科学组织教学、落实科学教育理念,从而出现新的变化,同时采取合理的行动。
  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之“新”
  (一)从国际经验发展成本土的新立场
  在世界各国中,教育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在科学的教育改革中,新的教育改革被推动,较多的国家从课程内容、标准进行了改革,不断符合时代的进步。比如澳大利亚的《K-10年级科学课程标准》,新加坡的《科学教育大纲》等。在我国修改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参照了多个国家的科学教育改革和科学教材,通过不断的发现的得出结论,找到共同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参照传统的小学课程标准,依照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新课程标准中,结合并且考虑到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依照我国实际教育现状来进行设计,从而从国际经验发展成本土的新立场的转变。
  (二)新概念、新内容的碰撞与融合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相对综合性的课程,同时也是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基础性将语文与数学拉近了距离,形成并列。在小学新课程的操作过程中,对科学素养提出了一定的标准,要树立科学思想以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2]。同时根据之前传统的分科教学到新课程的跨科相结合的新内容,从之前的传统教育到现在的科学教育,必然将被科技教育所代替。新课程将之前的学习建议改了,并且打破了科学谈知识的局限,并增加了学科之间相联系的建议,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促进了跨学科的学习方式。
  (三)新设计的逐步形成
  随着人们对科学教育的不断关注,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学习进阶,成为了学生在各学科之间搭建相关联并且成为学习路径的一种方式[3]。学习进阶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的展开科学教育,在小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所进行的科学课程内容与概念是连贯并且有关联的。根据小学生的教学大纲,新课程将目标阶段分为了三段,分别是1-2年级、3-4年级、5-6年级所占的低、中、高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从而推动各阶段的学习。
  二、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之“行”
  (一)教学团队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根据目前的教学团队情况分析,存在着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以支撑目前的小学教学所需的数量,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也存在着科学素养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因此,在新改革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合理的利用好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水平,需要在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标准的同时,也需要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要根据课改不断的优化课程体系,提升科学素养。在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上需要建立一定的标准,结合内外资源,提高利用率;同时利用微课的教学,来创新学生的学习知识面,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高效的方法和资源。
  (二)教学设计的更新与教学评价
  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的要求,需要进行一定的教学设计,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更好的教学情境.同时实施科学的评价,保证更加高效、优质的教学活动[4]。针对具体的教学设计,我们需要结合教学概念,推动教学设计学科化,保证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并且利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理论,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有足够的参与并且能够发表各自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结果中,需要对自己或者学生进行一定的教学评价,这样一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短处,还能与大家共同进步;比如,在学习了科学“滑轮组”与“斜面”这两节内容后,在课堂上进行随堂测试。这样一来不仅对学生在教学后进行多内容的考察,而且也是一种较好的教学评价,可以很直观的得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秋芳,王鹏.试析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之“新”与“行”[J].课程与教材,2018(2).
  [2]郑丽娟.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再认识[J].管理评价.2015(1).
  [3]胡继飞.我国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探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
  [4]刘恩山.《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其影响[J].教学.2017(7).

  • 【发布时间】2021/11/5 14:36:18
  • 【点击频次】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