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互联网,让校本研修触手可得

 

【作者】 刘 静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互联网背景下的校本研修策略的研究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当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研学方式。多年来,徐家沟小学积极借助互联网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我校建立网络平台,为互联网背景下校本研修铺“路”架“桥”;我校的校本研修直指课堂,促进互联网背景下校本研修落“地”生“根”;我校引导教师勤于总结,让互联网背景下校本研修“点石成金”。
  【关键词】 互联网;教师发展;校本研修

  互联网背景之下的教育工作就是在充分尊重教育本质的基础之上,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和行为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对于传统教育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为其注入了鲜活动力,通过互联网和教育的相互结合,使得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时代特色。
  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源于切实有效的校本研修。传统的校本研修,虽然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规定的人员,但研修前无思考,研修后无交流,更不要说集团化办学后,庞大的教学管理轨制,超高的工作强度让欢聚一堂的校本研修成为天方夜谭。利用互联网进行校本研修,节省了时间,拓展了空间,同时为教师的交流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通过网络平台,为互联网背景下校本研修“铺路架桥”
  在校本研修前,教师们可以积极地利用互联网,通过线上及线下的方式下载一些基本的培训教程自主学习,然后按照培训计划完成基本的任务,运用查阅文献的方式,积极地对相关问题予以解决,确保更好地记录并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课中培训可以让教师和培训者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通过对相关的问题加以归纳,在研讨的时候重点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课后教师们集中培训的时间有限,所以需要教师们积极内化相关知识点,确保更好地将新知识利用起来。培训机构可以积极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教师们提供网络平台,促使他们有足够的内化时间,更好地提升培训效果。
  二、指向课堂,促互联网背景下校本研修“落地生根”
  互联网背景下的校本研修,即时交流、随时调整,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教师的专业成长突飞猛进。
  1. 课前研讨,深入扎实
  学校微信公号设置“教学研究”、“教师风采”等栏目,按学科分年级呈现了大量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以及教师教后心得。教师们上课前先学习,有想法在QQ群里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课前成长。
  2. 课后研讨,一针见血
  课堂即时研讨,调整教学设计,是在课堂教学遇到瓶颈,停滞不前而教师不知如何调整的情况下采用的非正常手段,一般情况下,对课堂出现的细节问题,我们还是采用课后研讨的方式。课后研讨主要是借助QQ群,教师们直接用各种颜色的字体将自己对教者某一环节的教学设计的想法在教学设计上标识出来,相互研讨;有时由教研组长就重点突出的某一环节,组织大家进行研讨。
  3. 多管齐下,磨出实效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磨课变得更加简单,文档可以随意调整,设计可以随时修改,更关键的是参与打磨的时间可以随时控制,参与打磨的教师可以更多。我们建立了学科教研组QQ群,将校内各学科的领头人拉进群,同时积极为教师创造平台,将教研室、兄弟学校的资深骨干教师拉进群。自本课题开题以来,我校优秀教师张燕华老师不仅为徐小教师示范教学,做专题讲座,还常常为教师们的教学课指点迷津,有了专家的引领,教师们的课堂设计越来越成熟!
  三、勤于总结,让互联网背景下校本研修“点石成金” 
  校本研修如果仅仅满足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成效,未免有些“大材小用”,我校制定了“徐家沟小学优秀教科研个人评比办法”,鼓励教师们将研讨所得整理提炼成案例、论文发到课题微信公众号里,同时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案例论文征文竞赛,向各级各类教育报刊投稿,这样,一方面教师们在提炼的过程中逐步思考,原本模糊的概念逐步清晰起来,原本冗长的表述变得精炼,无论是教学能力还是总结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使更多的教师受益。
  多年来,徐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实施校本研修,不仅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实现了教师成长专业化;也促进了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实现了引领专业化、同伴互助化。网络校本研修作为一种行为变革,推动了校本研修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了校本研修手段、过程、形式等的变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共同体”。

  • 【发布时间】2022/3/22 13:44:14
  • 【点击频次】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