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 许 霞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鸡场坪镇松河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任务,是各学科教师的共同任务,学科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德育因素,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一、宣讲我国数学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自西汉刘备、东汉张衡,三国时刘徽、直到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计算圆周率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于1247年就编著《数学九章》,同代数学家杨辉揭示了二项式展开式系数的规律,比法国数学家早四百多年。
  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并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能激起学生的进取精神。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
  1.言传身教,从自己做起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进行概念教学时,要运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进行精炼的叙述;要确切讲述公式所起的作用;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据;书写要规范,避免“圆”和“园”、“连接”和“连结”等字词混用。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
  2.严格要求,从小事抓起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让其重做,哪怕只是个错字、一个小数点也要强调订正。要严格指出,在实际工作中点滴差错都有可能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从而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三、结合传授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实践的观点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教学中要揭示数学本身的物质基础。如:讲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时,教师可借助图形对该定理进行两种巧妙的证明。让学生明确,任何一个定理、公式的形式均来自实践,从而培养学生从客观事物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的能力。
  2.辨证的观点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概念中的正数与负数、常量与变量等,都表现对立形式,又各以它的对立而存在。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予以启示,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好基础。
  辩证思想是科学世界观在数学中的体现,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和过程都存在对立统一的规律,数学中的有理数和无理数、整式和分式、已知和未知、特殊和一般、常量和变量、整体和局部等同样蕴涵着这一辩证思想。因此,教学时,应有意识地渗透。如:初三“分式方程”一节,就体现了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对立统一思想,教学时,不能只简单介绍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而要渗透上述思想,可以从复习整式和分式的概念出发,然后依据辩证思想自然引出分式方程,接着带领学生领会两个概念的对立性(非此即彼)和统一性(称有理方程),再利用未知与已知的转化思想启发学生说出分式方程的解题基本思想,从而发现两种方程在解法上虽有不同,但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这样,学生在知晓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概念和解法的辩证关系后,就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式方程。
  四、利用数学趣味因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
  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
  五、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像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内容,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像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这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诚学生,要在初中阶段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日后成才而努力学习。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在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帖,切忌生搬硬套,要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和谐统一,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般,润物无声。
  • 【发布时间】2022/3/22 13:51:59
  • 【点击频次】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