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的脚步,美术学科也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提出了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图、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其中“审美判断”一词是根据一些形式美的原理为基础,而其他关于识图、分析以及创意和文化的理解都涵盖了关于美的定义。对于美术学科的这场“革命”,核心素养这支指挥棒将带领美术学科登上更高的台阶。而本文将针对在核心素养下小学的美术课堂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做一个研究。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的定义范围非常广,其中不仅涵盖了道德、谈吐、个人修养,一些知识技能、思想境界也囊括其中。而小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涉世未深,人生阅历为零,像一张干净的白纸等着我们去填写描绘,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进行引导,关于美术课堂首先要培养学生关于美的认知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學习兴趣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虽然只是转瞬即逝,但是否能抓住就要看教师是否对学生足够了解以及教学方式是否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教师对于学生一定要有足够的了解,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教学,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以及对美术课堂的期望也是各不相同,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诉求对于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每个学生的天性、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我们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内容一样,但是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尽可能的多变,防止给学生留下千篇一律的美术知识印象。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自然赋予了我们那么多美好的自然事物,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去发现去探索大自然的美,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生活,用热情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其中的“审美判断”指的是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和表达。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是要把所有学生对于事物的喜好都变的一样,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寻找美、发现美的能力。
1.名作赏析,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在世界艺术的宝库中,有数不清的优秀作品,或细腻传神、或豪放潇洒、或具象、或抽象,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学生对于自己看不懂的作品往往会发出唏嘘的声音,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美术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寻找美、发现美。记得学生初次见到毕加索的作品时,都觉得很恐怖,怎么会有这样的人?鼻子长到了头顶上,嘴巴有两个……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觉得恐怖的原因,但当我介绍了毕加索创作的一个历程和思考的过程后,大家都对毕加索这位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钦佩不已,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立体主义的美、感受到了不断创新、不断思考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将一些含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或者一些冲击力较强的美术作品、图片给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多接触带给世界震撼的画作和一些有意义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学会直接通过作品感受作者传达的思想,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
2.生成动态,引导学生感受美的过程
美术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美术课堂上,一幅幅美的范作也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果只是作品的欣赏,学生对于其中的美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要是教师根据知识点,将创作的过程展示出来,那么学生对于美的感受也会得到提升。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进入校园,我们也可以将艺术中的美生成动态,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例如:人美版教材小学六年级有一节关于《青花瓷》的课程,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关于青花瓷纹饰用色的浓淡变化,加强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技巧,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青花瓷的纹饰单独做出一个色变动画由浅到浓在由浓到浅会有一个浓淡、深浅的变化,让学生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青花瓷的用色。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习,在“美”的情景中得到熏陶,相信审美的能力比较得到提升。
3.渲染气氛,激发学生表达美的情感
我国近代美术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对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教师一定要明白审美不仅仅是指关于对画作的欣赏,更多的是情感的流露。一幅充满了感情的作品是有灵魂的它能很好地反映出当时作者创作的心境以及当时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他的情绪,这样的画作才可以被称之为好,我们要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审美不单单是视觉,感官上的一种体验更多的是情感的表达与灵魂的碰撞,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审美。关于人美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7课中《认识身边的树》,这一课教师也可以有选择性的将它引申为一篇呼吁保护环境的一课,教师演示完翠绿长青的树木之后可以穿插一些环境遭遇破坏和污染的图片,一棵棵因为水源而发黄枯死和城市废弃污染不得不挂上“点滴”补充营养液维持生命的树木,加上教师语言引导气氛的渲染将学生隐藏于内心的真实情感激发出来,看着一幅幅“惨不忍睹”的图片产生共鸣,想象一下自己置身其中看着这些树木的“惨状”是否可以隐约听到它们的哭泣?这种真实直击人心的画作和图片也是一种别致的审美体验,要从内心深处将学生保护环境的想法激发出来,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习惯,保护环境是一种,善于观赏作品是另一种,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将学生由学科上的审美提升到了生活中的审美,这也符合核心素养对于我们的要求。
4.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展示美的勇气
美术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是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衡量,对于学生交上来的美术画作教师要切记不可妄加评判,不可以单纯的用当下的一贯美丑好坏去评判学生作品的质量。所以,在关于美术画作的欣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发言,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希望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画作讨论的情景中来,对于有些学生发表的画作欣赏言论要善于寻找优点多加鼓励,即使他们已经偏离了作品本身思想的轨道,教师也要表示赞扬,美术也是一堂发散思维创作的课堂,对于那些独特的、新奇的见解观点对于美术教师而言一定要支持。当然也不能否认部分学生的绘画功底的确不尽人意有些薄弱,教师也要积极地去鼓励并且将这种能量传递给学生,即使他以后不会再选择绘画,但是在美术课堂上得到的这种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正能量一定会终身受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创并且为学生增添信心,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品质。教师也可以选择性的将一些学生标新立异的画作进行展览,满足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的热情。
三、促成学生的审美技能
美术课担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这也就意味着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力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我们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判断,充分利用美的方式,进行美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更多适合当下学生课堂的教学新方式,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时可以很好的适应我们时代的发展以及新社会改革背景下的对人才这一词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光.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情感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6(08)
[2]周红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6(02)
[3]张凤香.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
[4]张亚玲.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大众文艺,2011(13)
[5]闫玉珠.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2)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的定义范围非常广,其中不仅涵盖了道德、谈吐、个人修养,一些知识技能、思想境界也囊括其中。而小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涉世未深,人生阅历为零,像一张干净的白纸等着我们去填写描绘,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进行引导,关于美术课堂首先要培养学生关于美的认知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學习兴趣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虽然只是转瞬即逝,但是否能抓住就要看教师是否对学生足够了解以及教学方式是否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教师对于学生一定要有足够的了解,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教学,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以及对美术课堂的期望也是各不相同,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诉求对于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每个学生的天性、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我们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内容一样,但是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尽可能的多变,防止给学生留下千篇一律的美术知识印象。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自然赋予了我们那么多美好的自然事物,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去发现去探索大自然的美,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生活,用热情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其中的“审美判断”指的是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和表达。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是要把所有学生对于事物的喜好都变的一样,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寻找美、发现美的能力。
1.名作赏析,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在世界艺术的宝库中,有数不清的优秀作品,或细腻传神、或豪放潇洒、或具象、或抽象,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学生对于自己看不懂的作品往往会发出唏嘘的声音,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美术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寻找美、发现美。记得学生初次见到毕加索的作品时,都觉得很恐怖,怎么会有这样的人?鼻子长到了头顶上,嘴巴有两个……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觉得恐怖的原因,但当我介绍了毕加索创作的一个历程和思考的过程后,大家都对毕加索这位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钦佩不已,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立体主义的美、感受到了不断创新、不断思考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将一些含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或者一些冲击力较强的美术作品、图片给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多接触带给世界震撼的画作和一些有意义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学会直接通过作品感受作者传达的思想,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
2.生成动态,引导学生感受美的过程
美术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美术课堂上,一幅幅美的范作也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果只是作品的欣赏,学生对于其中的美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要是教师根据知识点,将创作的过程展示出来,那么学生对于美的感受也会得到提升。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进入校园,我们也可以将艺术中的美生成动态,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例如:人美版教材小学六年级有一节关于《青花瓷》的课程,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关于青花瓷纹饰用色的浓淡变化,加强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技巧,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青花瓷的纹饰单独做出一个色变动画由浅到浓在由浓到浅会有一个浓淡、深浅的变化,让学生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青花瓷的用色。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习,在“美”的情景中得到熏陶,相信审美的能力比较得到提升。
3.渲染气氛,激发学生表达美的情感
我国近代美术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对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教师一定要明白审美不仅仅是指关于对画作的欣赏,更多的是情感的流露。一幅充满了感情的作品是有灵魂的它能很好地反映出当时作者创作的心境以及当时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他的情绪,这样的画作才可以被称之为好,我们要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审美不单单是视觉,感官上的一种体验更多的是情感的表达与灵魂的碰撞,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审美。关于人美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7课中《认识身边的树》,这一课教师也可以有选择性的将它引申为一篇呼吁保护环境的一课,教师演示完翠绿长青的树木之后可以穿插一些环境遭遇破坏和污染的图片,一棵棵因为水源而发黄枯死和城市废弃污染不得不挂上“点滴”补充营养液维持生命的树木,加上教师语言引导气氛的渲染将学生隐藏于内心的真实情感激发出来,看着一幅幅“惨不忍睹”的图片产生共鸣,想象一下自己置身其中看着这些树木的“惨状”是否可以隐约听到它们的哭泣?这种真实直击人心的画作和图片也是一种别致的审美体验,要从内心深处将学生保护环境的想法激发出来,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习惯,保护环境是一种,善于观赏作品是另一种,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将学生由学科上的审美提升到了生活中的审美,这也符合核心素养对于我们的要求。
4.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展示美的勇气
美术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是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衡量,对于学生交上来的美术画作教师要切记不可妄加评判,不可以单纯的用当下的一贯美丑好坏去评判学生作品的质量。所以,在关于美术画作的欣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发言,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希望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画作讨论的情景中来,对于有些学生发表的画作欣赏言论要善于寻找优点多加鼓励,即使他们已经偏离了作品本身思想的轨道,教师也要表示赞扬,美术也是一堂发散思维创作的课堂,对于那些独特的、新奇的见解观点对于美术教师而言一定要支持。当然也不能否认部分学生的绘画功底的确不尽人意有些薄弱,教师也要积极地去鼓励并且将这种能量传递给学生,即使他以后不会再选择绘画,但是在美术课堂上得到的这种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正能量一定会终身受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创并且为学生增添信心,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品质。教师也可以选择性的将一些学生标新立异的画作进行展览,满足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的热情。
三、促成学生的审美技能
美术课担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这也就意味着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力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我们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判断,充分利用美的方式,进行美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更多适合当下学生课堂的教学新方式,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时可以很好的适应我们时代的发展以及新社会改革背景下的对人才这一词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光.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情感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6(08)
[2]周红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6(02)
[3]张凤香.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
[4]张亚玲.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大众文艺,2011(13)
[5]闫玉珠.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2)
- 【发布时间】2022/3/22 14:02:24
- 【点击频次】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