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课堂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课堂提问;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动力,问题是创新的基石,问题是知识积累、思想方法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有了问题的提出,才有思维的开始,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约翰托威普也曾提出:提问不仅对教育而且对思维过程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课堂提问才是关键。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如果能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创设生动的并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比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我是这样设计教学安排的:课前预先布置学生到超市或商店里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上课时先听取学生了解情况汇报,教师有意识记录一些学生在超市或商店记录的价格。如30.50元、40.15元、2.70元、7.08元、108 .00 元等,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像30.50元、7 .08 元、2.70元、102.00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它们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3)这些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而商品的价格却没有改变?这样,凭借日常生活创设的问题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问题难度适宜,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难度适宜,就是说所提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实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联系的时候,问题就显得偏难;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基本都能解答;课堂提问还得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思维空间。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师问:用三张数字卡片3、7、9摆出不同的三位数,能摆几个?动手摆一摆。(学生动手摆一摆。)生:能摆6个。师:为什么这三张卡片能摆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生:因为卡片上的数字不同,每一个数字与其它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三位数。师:说说看都组成了哪些数?生:379、397、739、793、937、973。师:同学们真行!如果是换成3、0、9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立即有学生回答,生A:6个。生B:4个。师:为什么是6个?为什么是4个?动手摆一摆。(学生摆一摆后,)师:现在请摆得4个的同学把你摆的数字读给我们听。生:309、390、903、930。师:请刚才认为可以摆6个数的同学把你摆的数字读给我们听。生:只能摆4个数字。师: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生:0不能放在百位上。师:0为什么不能放在百位上?生:因为这里的百位是最高位,0不能放在最高位。师:0为什么不能放在最高位?这样的问题设计,难度适宜并且新颖、有趣、有价值,让学生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思考,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启发性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从内容上衡量,提问应选准切入点。教师应在教学重点处设问,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质量,应在教学难点处设问,以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学习效率;应在教学生长处点设问,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2.从方式上衡量,提问应注意艺术性。
(1)教师应掌握利用问题创设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注意问题的语言技巧,尽量剔除“好不好”、“要不要”等意义不大的提问。
(3)提问题应有梯度,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懂得提问艺术的教师常常这样提问题:“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这都是启发学生讲求思维过程、从思维过程中引出结论的好办法。
(4)应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教学《找规律》时提出这些问题。师:照这样摆下去,有什么办法知道左起第17盆花、第17盏灯笼、第17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诶,老师听到不同的声音,可见不同的想法了,那你们会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呢?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师:(1)画?具体说说!够简洁,我喜欢!……(2)数:还有其他方法吗?(3)算:还有不同办法吗?(直接板书:17÷2=8(组)……1(盆))师:同学们,这办法与众不同呀!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想法。……师:其他同学能听明白他的想法吗?都明白呀!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发言。师:那谁来说说2哪来的?8指什么意思?1呢?
就这样,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达到“围歼”难点的目的。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决,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课堂提问是思维训练的指挥棒,我们数学老师一方面要加强有关课堂提问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要不断积累自己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加强反思,并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优化课堂提问方式。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避免满堂问带来的思维训练不到位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史洪法.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6
[2]王学桃.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与思维培养.素质教育,2011,10
[3]陈丽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三要.台州晚报(教育周刊)2010,12
[4]詹富趁.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
【关键词】 小学;课堂提问;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动力,问题是创新的基石,问题是知识积累、思想方法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有了问题的提出,才有思维的开始,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约翰托威普也曾提出:提问不仅对教育而且对思维过程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课堂提问才是关键。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如果能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创设生动的并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比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我是这样设计教学安排的:课前预先布置学生到超市或商店里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上课时先听取学生了解情况汇报,教师有意识记录一些学生在超市或商店记录的价格。如30.50元、40.15元、2.70元、7.08元、108 .00 元等,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像30.50元、7 .08 元、2.70元、102.00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它们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3)这些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而商品的价格却没有改变?这样,凭借日常生活创设的问题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问题难度适宜,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难度适宜,就是说所提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实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联系的时候,问题就显得偏难;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基本都能解答;课堂提问还得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思维空间。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师问:用三张数字卡片3、7、9摆出不同的三位数,能摆几个?动手摆一摆。(学生动手摆一摆。)生:能摆6个。师:为什么这三张卡片能摆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生:因为卡片上的数字不同,每一个数字与其它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三位数。师:说说看都组成了哪些数?生:379、397、739、793、937、973。师:同学们真行!如果是换成3、0、9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立即有学生回答,生A:6个。生B:4个。师:为什么是6个?为什么是4个?动手摆一摆。(学生摆一摆后,)师:现在请摆得4个的同学把你摆的数字读给我们听。生:309、390、903、930。师:请刚才认为可以摆6个数的同学把你摆的数字读给我们听。生:只能摆4个数字。师: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生:0不能放在百位上。师:0为什么不能放在百位上?生:因为这里的百位是最高位,0不能放在最高位。师:0为什么不能放在最高位?这样的问题设计,难度适宜并且新颖、有趣、有价值,让学生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思考,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启发性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从内容上衡量,提问应选准切入点。教师应在教学重点处设问,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质量,应在教学难点处设问,以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学习效率;应在教学生长处点设问,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2.从方式上衡量,提问应注意艺术性。
(1)教师应掌握利用问题创设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注意问题的语言技巧,尽量剔除“好不好”、“要不要”等意义不大的提问。
(3)提问题应有梯度,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懂得提问艺术的教师常常这样提问题:“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这都是启发学生讲求思维过程、从思维过程中引出结论的好办法。
(4)应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教学《找规律》时提出这些问题。师:照这样摆下去,有什么办法知道左起第17盆花、第17盏灯笼、第17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诶,老师听到不同的声音,可见不同的想法了,那你们会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呢?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师:(1)画?具体说说!够简洁,我喜欢!……(2)数:还有其他方法吗?(3)算:还有不同办法吗?(直接板书:17÷2=8(组)……1(盆))师:同学们,这办法与众不同呀!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想法。……师:其他同学能听明白他的想法吗?都明白呀!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发言。师:那谁来说说2哪来的?8指什么意思?1呢?
就这样,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达到“围歼”难点的目的。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决,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课堂提问是思维训练的指挥棒,我们数学老师一方面要加强有关课堂提问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要不断积累自己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加强反思,并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优化课堂提问方式。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避免满堂问带来的思维训练不到位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史洪法.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6
[2]王学桃.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与思维培养.素质教育,2011,10
[3]陈丽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三要.台州晚报(教育周刊)2010,12
[4]詹富趁.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
- 【发布时间】2022/4/12 8:51:47
- 【点击频次】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