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提高数学课堂讨论的效率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而在课堂上,“讨论法”是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得到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表达,交流、协作等能力的目的;可以培养学生听取别人见解、吸纳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把课堂气氛搞得热热闹闹,常见“搞花架子”,讨论实效性不强的现象。要么,讨论的问题过浅或没有价值,要么讨论的时空不足,要么部分学生没有参与讨论,让讨论的过程流于形式……这样,就直接影响了课堂讨论的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设立讨论小组
每个班上的学生都是参差不齐的。学期开学时,教师应该精心组织,有意识的把各种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编排好座位。尽量避免困难生跟困难生坐在一起,导致讨论时,如不临时编排座位,会出现一边热热闹闹,一边却冷冷清清,临时编排座位又影响学习时间。合理的搭配,可以使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指导。按照座次,就可以把小组组合人员固定下来。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可以把全班分为同桌2人小组,前后4人小组,6人学习小组。分成不同类型的组,让全班同学都明白自己在哪一组?我们这一组有哪些人?对于变换位置的6人学习小组,要让学生知道合作讨论时聚集在什么地方?4人以上的讨论小组要选定小组长,纪律委员负责讨论时的纪律。这样,可以避免讨论的盲目性。必要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
二、要让学生有“角色准备”
学生能否认真的参与课堂小组讨论,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己首先是一个合作者,要意识到“我”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教师平等的学习者,“我”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说话者和谦逊的倾听者。这样的角色意识是任何一种形式的讨论得以展开的前提。
叶圣陶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受用。”小学生因受年龄特征的限制,大部分刚入学是不知道怎样去讨论一个问题的。因此,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对低段学生要进行专项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讨论。通过指导训练,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参与讨论,怎样去讨论一个问题,怎样去交流。只有学生有了讨论的意识,懂得了讨论的方法,才会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
三、精设讨论的“问题”
美国教育家皮卡尔曾经说过:“问题是学生通往知识殿堂的路径。”问题的好坏影响着讨论的质量。讨论的题目过浅,学生略加思考,就能准确回答,这样的讨论就失去讨论的价值;讨论的问题过难,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都束手无策,无法问津,这样的讨论是最终不会有结果的,还会影响教学的效益。我觉得有价值的问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问题本身明白易懂;2、问题的答案离不开文章的支撑,但又不拘泥于文章本身;3、问题是诠释性的问题,需要学生有自己的立场;4、特定的课文具有特定的问题;5、在解答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子问题,从而推动讨论深入下去。
好问题的发现有三种方法:1、老师讲授数学例题后归纳整理出来;
2、“课前提问课上讨论”,即让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然后老师将其中的好问题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供大家讨论;
3、“即兴提问即兴讨论”,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讲解分析提出问题。
四、讨论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
为了使课堂讨论真正地落到实处,要有实效,教师在学生讨论前,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讨论的具体内容,讨论的具体内容可以用小黑板展示,也可以口述;第二、要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让学生明白讨论的形式是小组讨论还是同桌讨论。第三、讨论前要留给学生个别思考的时间。讨论是在观点的碰撞中展开并走向深入的。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或观点雏形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的时侯,他才能真正体验到讨论给别人带来的挑战性以及与他人分享思想成果的快乐。第 四、讨论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各层次的学生充分讨论,避免走过场。教师应营造讨论的氛围,允许学生在组内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路、想法,甚至辩论,让学生能动性得以发挥,能力得到培养,让各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避免因课堂时间的限定,让讨论草草收场。
五、对讨论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老师是整过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并不是给学生展示了讨论的问题后就袖手旁观,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讨论,这样,是达不到讨论目的的。虽然小组讨论的目的之一是使每个参与者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但事实证明,性格内向的学生,表达欠佳的学生和反应较慢的学生在讨论中总容易扮演听众的角色。这需要教师在讨论后的交流中有意识地给这些学生创造补缺憾的机会。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学习习惯差或对讨论问题不感兴趣而违反课堂纪律。所以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还应该维持组织纪律,保证讨论顺利进行,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因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有意或无意就偏了,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使讨论不着边际,影响讨论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应深入到讨论的过程中去,去倾听学生的讨论,或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去讨论,了解学生的思路,及时纠正偏差,让学生切实的围绕中心问题去讨论。
六、总结评价讨论结果
激烈的小组讨论暂告结束后,问题可能通过大家的讨论解决了,也可能讨论出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也可能仍无结果。但这时绝大多数的同学会将讨论的交流定位于获得教师认可的阶段,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的反馈信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汇报讨论结果。有关讨论问题的结论,教师最后应清楚地概括总结,既要允许多种答案的存在,又要坚持科学性,让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是正常心理的需要,当学生获得成功后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分享到了成功的欢乐,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作出更大的努力。所以,讨论结束后或汇报活动中,教师应及时的对学生的讨论过程、交流见解以及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思考历程”中怎样认识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起始观点是什么,讨论、交流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观点碰撞,观点磨合等。评价的形式可以教师点评,也可以自评,小组间互评。通过学生总结对问题的理解,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使自己在每次的讨论中,不但解决了问题,还掌握了更好的讨论方法,让自己成为更加成熟的讨论者,为主动、积极的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一、合理设立讨论小组
每个班上的学生都是参差不齐的。学期开学时,教师应该精心组织,有意识的把各种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编排好座位。尽量避免困难生跟困难生坐在一起,导致讨论时,如不临时编排座位,会出现一边热热闹闹,一边却冷冷清清,临时编排座位又影响学习时间。合理的搭配,可以使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指导。按照座次,就可以把小组组合人员固定下来。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可以把全班分为同桌2人小组,前后4人小组,6人学习小组。分成不同类型的组,让全班同学都明白自己在哪一组?我们这一组有哪些人?对于变换位置的6人学习小组,要让学生知道合作讨论时聚集在什么地方?4人以上的讨论小组要选定小组长,纪律委员负责讨论时的纪律。这样,可以避免讨论的盲目性。必要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
二、要让学生有“角色准备”
学生能否认真的参与课堂小组讨论,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己首先是一个合作者,要意识到“我”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教师平等的学习者,“我”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说话者和谦逊的倾听者。这样的角色意识是任何一种形式的讨论得以展开的前提。
叶圣陶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受用。”小学生因受年龄特征的限制,大部分刚入学是不知道怎样去讨论一个问题的。因此,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对低段学生要进行专项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讨论。通过指导训练,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参与讨论,怎样去讨论一个问题,怎样去交流。只有学生有了讨论的意识,懂得了讨论的方法,才会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
三、精设讨论的“问题”
美国教育家皮卡尔曾经说过:“问题是学生通往知识殿堂的路径。”问题的好坏影响着讨论的质量。讨论的题目过浅,学生略加思考,就能准确回答,这样的讨论就失去讨论的价值;讨论的问题过难,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都束手无策,无法问津,这样的讨论是最终不会有结果的,还会影响教学的效益。我觉得有价值的问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问题本身明白易懂;2、问题的答案离不开文章的支撑,但又不拘泥于文章本身;3、问题是诠释性的问题,需要学生有自己的立场;4、特定的课文具有特定的问题;5、在解答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子问题,从而推动讨论深入下去。
好问题的发现有三种方法:1、老师讲授数学例题后归纳整理出来;
2、“课前提问课上讨论”,即让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然后老师将其中的好问题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供大家讨论;
3、“即兴提问即兴讨论”,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讲解分析提出问题。
四、讨论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
为了使课堂讨论真正地落到实处,要有实效,教师在学生讨论前,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讨论的具体内容,讨论的具体内容可以用小黑板展示,也可以口述;第二、要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让学生明白讨论的形式是小组讨论还是同桌讨论。第三、讨论前要留给学生个别思考的时间。讨论是在观点的碰撞中展开并走向深入的。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或观点雏形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的时侯,他才能真正体验到讨论给别人带来的挑战性以及与他人分享思想成果的快乐。第 四、讨论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各层次的学生充分讨论,避免走过场。教师应营造讨论的氛围,允许学生在组内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路、想法,甚至辩论,让学生能动性得以发挥,能力得到培养,让各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避免因课堂时间的限定,让讨论草草收场。
五、对讨论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老师是整过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并不是给学生展示了讨论的问题后就袖手旁观,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讨论,这样,是达不到讨论目的的。虽然小组讨论的目的之一是使每个参与者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但事实证明,性格内向的学生,表达欠佳的学生和反应较慢的学生在讨论中总容易扮演听众的角色。这需要教师在讨论后的交流中有意识地给这些学生创造补缺憾的机会。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学习习惯差或对讨论问题不感兴趣而违反课堂纪律。所以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还应该维持组织纪律,保证讨论顺利进行,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因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有意或无意就偏了,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使讨论不着边际,影响讨论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应深入到讨论的过程中去,去倾听学生的讨论,或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去讨论,了解学生的思路,及时纠正偏差,让学生切实的围绕中心问题去讨论。
六、总结评价讨论结果
激烈的小组讨论暂告结束后,问题可能通过大家的讨论解决了,也可能讨论出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也可能仍无结果。但这时绝大多数的同学会将讨论的交流定位于获得教师认可的阶段,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的反馈信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汇报讨论结果。有关讨论问题的结论,教师最后应清楚地概括总结,既要允许多种答案的存在,又要坚持科学性,让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是正常心理的需要,当学生获得成功后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分享到了成功的欢乐,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作出更大的努力。所以,讨论结束后或汇报活动中,教师应及时的对学生的讨论过程、交流见解以及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思考历程”中怎样认识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起始观点是什么,讨论、交流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观点碰撞,观点磨合等。评价的形式可以教师点评,也可以自评,小组间互评。通过学生总结对问题的理解,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使自己在每次的讨论中,不但解决了问题,还掌握了更好的讨论方法,让自己成为更加成熟的讨论者,为主动、积极的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 【发布时间】2022/4/12 17:20:35
- 【点击频次】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