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数学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根据当前“双减政策”的要求,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培养一年级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操作,课堂激趣引导,课下布置分层操作作业,设计特色作业菜单等多种设计独特的数学动手操作形式,在过程中不断培养一年级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深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 双减政策;培养;一年级数学;动手操作;能力
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动手操作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当前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对动手操作学习的价值认识不够
在数学学习中,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以理论知识为主的直接学习、以合作交流为主的实践学习、以反思找错为主的反向学习,以动手为主的操作学习等。但是,在这些方式之中唯有动手操作学习最消耗时间,因此它往往被教师所抛弃,这就导致了许多数学教师,将动手操作教学看作是一种辅助学习方式,对动手操作学习的价值认识不够,也就造成了学生对动手操作能力认识不高,慢慢的退化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
当前为满足应试教育,不主动投入动手操作的学习任务中,过分依赖教师,片面地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忽视教育的长远发展意义。操作主要是学习数学,不是仅仅培养动手技能,更不是为操作而操作。
二、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意义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由于才步入小学阶段,在教学中就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去思考。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添一些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一年级小学生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多动手操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创新的目的。大胆地去尝试、思索、探讨、创新,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空间思维。
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制作等身临其境的感受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视觉表象,建立空间思维[3]。
三、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
(一)数学课堂上演示操作,设计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理很强,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一边演示,一遍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这节课中,由于数字100是抽象的,可以通过直观的学具——方木块,小棒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边演示,边操作。伴随着数数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在这节课上,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发挥动手操作的能力,设计的操作活动,层层深入,既激发了学生的数数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数学课堂上趣味引导,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学习数学的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操作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例如:在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在课前准备好模拟人民币供学生分类使用,动手操作,将纸币和硬币区分开来,按照人民币单位进行动手操作分类,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一年级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动手操作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购买问题,并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师课下布置动手操作的作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对于一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双手是最好的工具。因此,教师在课堂下,布置动手操作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学习了《1——10各数的认识》,通过使用数学学具,摆一摆,说一说,体会1——10各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比较1——10各数的大小。在一年级数学上册学习《认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通过布置动手制作立体图形的作业,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逐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
(四)设计数学特色作业菜单,开展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训练
一年级的小学生普遍兴趣积极性很高,为激发一年级小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针对一年级数学下册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行特色作业布置——“奇妙数学之百数图”。一年级数学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在寒假期间,学生合理制定寒假作息时间,在8k的纸上画钟面和活动方式,图文结合,记录寒假生活。一年级数学下册学了《认识平面图形》,把七巧板上的七个平面图形剪下来,用七巧板进行创意图案拼摆,并粘贴在A4纸上。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数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在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让一年级小学生动手、动脑,双手解放,思维放飞,智慧在手指尖上飞扬。多一些动手操作,让学生多一把学好数学的“神奇钥匙”,这样我们的数学生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桂兰.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8):149-150.
[2]孙友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8):72.
[3]於垚冰.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时机与方法[J].华夏教师,2018,0(29):16-17.
[4]李芳彦.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训练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6,0,(6):69-70.
【关键词】 双减政策;培养;一年级数学;动手操作;能力
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动手操作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当前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对动手操作学习的价值认识不够
在数学学习中,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以理论知识为主的直接学习、以合作交流为主的实践学习、以反思找错为主的反向学习,以动手为主的操作学习等。但是,在这些方式之中唯有动手操作学习最消耗时间,因此它往往被教师所抛弃,这就导致了许多数学教师,将动手操作教学看作是一种辅助学习方式,对动手操作学习的价值认识不够,也就造成了学生对动手操作能力认识不高,慢慢的退化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
当前为满足应试教育,不主动投入动手操作的学习任务中,过分依赖教师,片面地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忽视教育的长远发展意义。操作主要是学习数学,不是仅仅培养动手技能,更不是为操作而操作。
二、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意义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由于才步入小学阶段,在教学中就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去思考。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添一些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一年级小学生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多动手操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创新的目的。大胆地去尝试、思索、探讨、创新,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空间思维。
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制作等身临其境的感受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视觉表象,建立空间思维[3]。
三、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
(一)数学课堂上演示操作,设计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理很强,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一边演示,一遍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这节课中,由于数字100是抽象的,可以通过直观的学具——方木块,小棒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边演示,边操作。伴随着数数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在这节课上,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发挥动手操作的能力,设计的操作活动,层层深入,既激发了学生的数数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数学课堂上趣味引导,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学习数学的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操作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例如:在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在课前准备好模拟人民币供学生分类使用,动手操作,将纸币和硬币区分开来,按照人民币单位进行动手操作分类,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一年级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动手操作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购买问题,并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师课下布置动手操作的作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对于一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双手是最好的工具。因此,教师在课堂下,布置动手操作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学习了《1——10各数的认识》,通过使用数学学具,摆一摆,说一说,体会1——10各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比较1——10各数的大小。在一年级数学上册学习《认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通过布置动手制作立体图形的作业,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逐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
(四)设计数学特色作业菜单,开展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训练
一年级的小学生普遍兴趣积极性很高,为激发一年级小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针对一年级数学下册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行特色作业布置——“奇妙数学之百数图”。一年级数学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在寒假期间,学生合理制定寒假作息时间,在8k的纸上画钟面和活动方式,图文结合,记录寒假生活。一年级数学下册学了《认识平面图形》,把七巧板上的七个平面图形剪下来,用七巧板进行创意图案拼摆,并粘贴在A4纸上。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数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在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让一年级小学生动手、动脑,双手解放,思维放飞,智慧在手指尖上飞扬。多一些动手操作,让学生多一把学好数学的“神奇钥匙”,这样我们的数学生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桂兰.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8):149-150.
[2]孙友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8):72.
[3]於垚冰.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时机与方法[J].华夏教师,2018,0(29):16-17.
[4]李芳彦.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训练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6,0,(6):69-70.
- 【发布时间】2022/4/12 18:05:08
- 【点击频次】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