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作者】 邓亚楠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由此可见,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教育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把节约落到实处,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那么,怎么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呢?
  一、帮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
  古今中外,有不少仁人志士,以事业为上,不追求吃喝玩乐,以勤俭节约为荣,克己奉公,一心扑在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一直为人们传颂和称道,这些是教育孩子的好教材。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帮助树立学生的节俭意识。古代的有《明朝皇帝朱元璋“四菜一汤”的故事》,《春秋时代鲁国季子文的故事》、《苏轼之房梁挂钱的故事》,还可讲讲现代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节俭故事,如《周恩来的睡衣》、《雷锋的童年》、《朱德的板凳》等。通过讲解古今中外节俭节约的故事,让他们明白“细水可以长流,节俭也是财富”这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也可讲讲身边贫困孩子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剖析故事内涵,让孩子联系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对照,从而启迪孩子的道德认知,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
  二、从小事着手,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平时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小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的。比如:第一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家里、他人、集体的财物都要爱护。节约每一粒米,与家人一起践行“光盘行动”,抵制餐饮浪费;节约每一度电,出操、午休、室外课、课外活动等时间里,教室内应及时关灯;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洗衣水、淋浴水可用来冲厕所等;节约每一张纸,不要乱扔白纸,用过的纸反面可以写草稿等;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不乱扔学具,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洗衣水、洗菜水可用作其他的等;节约每一张纸,不要乱扔白纸,用过的纸反面可以写草稿、书籍回收再利用等;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爱护桌椅、门窗、体育设备和公共物品等。第二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追求新奇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第三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平时不挑食,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教师一发现问题,就及时引导,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就会内化成固定的好习惯。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表扬发生在学生身边勤俭节约的人和事,要创设勤俭节约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以促使学生早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努力改变自身生活和教育习惯,合理消费,积极指导。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衣、食、住、行,父母和老师都要起到表率,,随手关灯和自来水,尽量不,大到不随便购置昂贵衣物等,只有在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才能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多数不懂得节俭。“成由勤俭败由奢。”平时可以和孩子讲讲你的工作,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的辛苦,从而感受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同时我们家长和老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起到榜样作用。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在各种活动和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是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的一种必要的途径和方法。学校可开展一些传统教育、艰苦朴素教育,倡导崇尚节俭的风气;抓好节能减排教育,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践行节俭的习惯;让学生多参加有意义的募捐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学校还可以开展勤俭节约教育宣传活动,比如评比“劳动小能手”、“勤劳之星”、“环保卫士”等,还可参加一些劳动活动、义工活动,在劳动的基础上体会勤俭节约品德的高尚性和教育性。
  总之,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活动,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勤俭节约的习惯伴随学生成长,让勤俭节约的传统永驻你我心间!

  • 【发布时间】2022/5/22 10:11:49
  • 【点击频次】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