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创新

 

【作者】 潘娅楠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古诗词是文化世界里的星辰,古诗词是精神家园中的太阳,古诗词是语言大地上的高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古诗词教学变成了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鉴于古诗词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探究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对网络世界情有独钟,相反与现实产生了对比,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反应冷漠,甚至不屑一顾。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古诗词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语文;古诗词

  一、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部分学生们的认知里,信息技术仅仅用来联络、娱乐却忽略了它能够成为我们获取知识途径。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是很必要的。
  (一)传统教学教育模式,学生获得的知识比较单一、零碎 
  传统教学教育模式,比较刻板,讲解起来会让学生感觉比较枯燥、乏味。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章阅读等方面的知识。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从而设计了比较单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甚至被迫学习,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预习一听讲练习-复习,这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法,让学生成为了书的奴隶,不仅缺少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也难以升华所学知识,个性得不到张扬。
  最后,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许多学生只注重死板地读书,力争在考试中获得一个高分,往往忽视了对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许多学生高分低能。有的学生甚至只把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学校和教科书,
  语文课堂需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下教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已经逐渐的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量,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二)学科综合性显得不足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并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要求。
  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许多不足亟待改进。针对诸多不足,教师应联系实际,研究对策,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同时教师应在授课中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二、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营造图文并茂的学习氛围,把古诗词和现代科学技术高度融合,化古典为神奇、融传统于现代,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诗人陶渊明笔下村中人怡然自乐的生活图景,使学生在观看后,沉浸其中,随之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
  (二)提高课堂相效率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读好、读美古诗词。古诗词节奏分明,韵律优美,利用网上名家诵读古诗词的录音、录像资源,以他们声情并茂、清晰准确、有节奏的朗诵,为学生范读和引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读诗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朗诵的技巧。
  教学中,学生先听,然后再试读古诗,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还经常打开资源网中的“诗歌对答”,让学生在模仿朗诵、趣味对答、背诵打分等环节中高效地读好古诗词。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读好古诗,能创设出身临其境、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诵读古诗间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启发想象、促进表达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到当时的情境,使得其可以有所自己的感悟,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理解了文章的意境以及诗中人物的性格。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中,诗人对小石潭的水、石、树、鱼的描写,极力的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学生在通过对画面观看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了解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提升自身的想象力,感知力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情操得到提升。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较比传统的教学更加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因而更有生命力。
  三、直观画面,诠释诗词语言
  古诗的特点之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句,描绘出薄暮之景,皓月当空,山泉清洌,幽静闲适,清新宜人.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真是“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可缩短时空,增加信息容量的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景色,听到音乐,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感悟诗词意象组合所带给读者的整体画面,体会古诗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游山西村》时,教师可先请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画面,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组山西村景色图片,并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诗文中的画面美:仿佛看到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溪流淙淙,草木遮天蔽日,蜿蜒的小径忽隐忽现,山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之间。
  总体来说,教师要充分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古诗词的教学当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不断地提高初中生对语文诗词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们尽快找到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多媒体视频的观看中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不断的拓展白己的知识层面,能够深层次地发现诗词所表达的韵律之美。
  在教学现代化趋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并针对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统筹兼顾、及时调整,运用不同措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要运用到古诗词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要把古诗词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开春,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当代教研论丛.[J]2017
  [2]杨银花,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浅析.新课程导学.[J]2016
  [3]李丰山,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整合.[J].2017
  [4]林燕.在古诗词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探索.[J].2014
  [5]师丹.巧思妙用多媒体,使语文教学更为高效.[J].2017

  • 【发布时间】2022/5/22 10:13:14
  • 【点击频次】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