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作者】 薛贵萍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习惯是幸福人生的源泉。”良好的习惯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过程的质量和成效。好的习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我认为可从小学抓起、持之以恒、做好表率、反复训练、适当奖励五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小学生;良好习惯;策略

  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才能集中精力,提高做事效率,才能健康成长。
  小学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时期,低年级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提升文明礼仪素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意志品格的锻炼、甚至可以提升学生良好形象,塑造学生的人格。学生一旦拥有良好的习惯,将会受益无穷,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推进作用,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幸福的人生。
  曾经读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有两个大学生毕业后去一家公司应聘,第一个大学生面试进公司大厅时看到地上有一张大大的纸屑若无其事地走进去了,第二个大学生面试进去时主动弯腰捡起纸屑丢进垃圾桶,面试结果是第二个大学生被公司录取了,这个故事正诠释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彰显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第二个大学生主动弯腰捡垃圾这个动作绝不是偶然,而是他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卫生习惯,这个良好习惯改变了他的前途。这个故事对我深有启发,我教的孩子们正处于小学阶段,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要是我们老师用心帮助孩子们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他们的未来可能多一条路,他们的未来一片阳光灿烂。这么多年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载着满心责任和期待努力地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安全习惯等,在我的坚持和耐心指导下孩子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习惯从拖拉到主动,文明素养悄然提升,卫生习惯由脏乱差到净齐美,劳动习惯由无人问津到你争我抢,这一丝丝变化令人欣慰。
  对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一切从头学起,正是学习规矩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怎样科学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已的一些点滴体会。
  一、好习惯要从小抓起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劳动能力,运动能力、性格的发展。一年级学生只有六七岁,可塑性大,模仿性、上进心极强,教师应该花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习惯培养要持之以恒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反复训练,它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常抓不懈。作为班主任,我会在上课之前10分钟和课间去教室里走一走观察一下同学们的情况,对于不良现象如:疯狂打闹,不靠右行,桌面脏乱,说脏话等,我会把相关同学叫到办公室单独教育,先讲做这些事的后果再教他们怎么做,后期再不定时关注这些学生看是否坏习惯减少,如果减少了在班上大力表扬,并且改正一个坏习惯加五分,每月一总结一通报一颁奖,以此为契机帮助同学们告别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有时候感觉同学们对加分失去兴趣时,我会把有的同学好习惯的美好瞬间拍照或视频发在班级群或放在教室电脑屏幕上让同学们自己欣赏评价,从中明白道理,久而久之同学之间互相影响,潜移默化,渐渐地班风正,学风浓了。
  三、习惯培养要做好表率
  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同学们随时参照,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同学们无处不在模仿。当我要求学生把字写好老师也应该把黒板上的每一个字写好,要求学生收拾干净,摆放整齐,我先把讲桌收拾干净,摆放整齐,擦得一尘不染,要求学生主动捡垃圾,我在校园里,楼梯上或教室里见到垃圾赶快弯腰捡起,每天带操上下楼梯靠右行,劝导上下楼梯不靠右行的学生,以身示范过马路走斑马线,一停二看三通过。每天我站在教室门口提醒同学们走走廊靠右行,轻声慢步,走的不规范的我让他跟在我的后边学靠右行轻声慢步走路,经过一个月的坚持,同学们都能靠右行过走廊,再也没有与对面学生相撞现象。
  四、习惯培养要反复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良好习惯并非一日之功,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オ能养成。通过实践,我认为:良好的习惯就是靠按时提醒,严格检查,及时反馈,帮学生纠正,反复训练形成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必须一严到底,切不可“前紧后松”,教师要不怕反复,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会对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培养学生放学前的卫生及安全习惯,我会在放学前三分钟提醒同学们:收拾干净,摆放整齐,捡垃圾,戴口罩,收凳子,强调安全,给同学们两分钟落实,再让各组组长检查是否落实到位,落实到位的同学到教室外排队,落实不到位的在教室整改好了再出去,久而久之同学们把这一连串的动作深深地刻在脑海中形成了条件反射即习惯。
  五、学习习惯要有适当奖励
  俗话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通过及时奖励来强化,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奖励的方法很多,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等.要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比如,在上课回答问题的习惯培养中,奖励方式可以是一句话“你真会学习,老师跟你握个手”或是“你读得真好!老师奖励你再读下一段。卫生习惯好的同学可以每天加两分,一周一总结一通报,一月一颁奖(发奖状和奖品),文明礼仪习惯好的可以写表扬稿在班里连续播报一周,同时把表扬稿发班级群里,在家里文明礼仪做得好的请家长写表扬稿发给老师在班里播报,安全习惯好的发表扬信,累积二十张表扬信后曲老师这儿兑奖品。正是由于有了正向激励,学生就会更加持之以恒地践行每一个好习惯。
  总之,好习惯是成功的开始,是成才的基石。希望每一位教师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促进孩子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 【发布时间】2022/5/22 10:16:14
  • 【点击频次】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