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渗透教育

 

【作者】 祁联英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之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尤其在小学阶段,利用语文教学完善学生的三观,也是非常有效的渠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性,重视立德树人的渗透,从而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类型的人才。
  【关键词】 小学语文;立德树人;综合发展

  在应试化的教育体制下,我国也产生了大量的做题家。但是如果教育工作仅仅围绕知识技能层面,而不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那么学生的人格、三观都无法得到完善,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最终走向邪路。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也需要利用好语文这样的人文学科,为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大幅提升,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社会信息的管理难度。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通过智能手机以及电脑等信息设备接收网络信息也更加便捷,而目前的网络信息质量则是良莠不齐,这些都会让学生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意志力薄弱思想不坚定的学生而言,三观也容易被扭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立德树人的渗透,也可以帮助学生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塑造更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道德品质还会实现进一步的升华。而且从新课标的层面来看,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评价标准。社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学历突出和能力突出,当前也更加强调人才的道德素养过硬。因此依托于小学语文就爱呕血进行立德树人的渗透,也更有利于夯实学生的道德基础,让学生不仅变得更有文化,也更有道德更有素质。
  (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国教育内卷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而对于社会经验较少小学生而言,面临过大的心理压力,反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无益,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更多的道德知识,也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焦躁情绪,对学生形成更好的思维和心理疏导,让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措施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教材中的内容是学科知识的精华,尤其是语文教材,其中也有很多可用于德育活动的资源。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而为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观点的灌输。比如部编版小学二年级的《王二小》这篇课文,就歌颂一位在抗日时期的少年英雄,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教材内容在学生的心灵之内播下一颗爱国的种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唤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感。同时,教师还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不断完善教育资源,仍以《王二小》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整合《王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引导学生在优美、哀伤和壮烈的旋律之中进一步增进爱国情感的感知。亦或是对类似的课文进行整合,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她是我的朋友》等,都是歌颂道德的优质文章,教师需要抓紧这些教材内容开展德育活动。
  (二)创设“德育”情境
  情景教学法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和事件发生的客观环境,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学主题思想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思想,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贴切的主题情境,这样学生也会更加全面地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遵守道德。以《她是我的朋友》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战争情境,通过突出战争场景的惨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于生命的渴望和珍惜,这样学生就会了解到主人公阮恒所做出的献血决定是多么伟大,其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又有多么让人敬佩。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纯粹的友情,这对于学生的交友观也会形成正确的引导。这也是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所在,其教学效果也会更加突出。
  (三)利用传统文化设计“德育”教学主题
  文化是支撑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反之国家的发展也助力我国的文化体系日益完善。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基于传统文化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如《论语》这样的经典著作,很多名言至理都能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启迪,其中就包括“君子远庖厨”类似的生命主题的语句,也能对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启发,其表面意思是“远离厨房和烹饪”,但实质上是倡导远离动物的杀戮。虽然素食主义在当今的时代不被认可,但是也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探讨人类摄取肉食的标准和尺度。只有从多个角度对生命和道德进行思考,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更加完善,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将学到的德育和生命知识更加充分的得以应用。
  (四)在多元化的语文活动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教师可以选择道德主题组织写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以提升,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道德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师也可以组织道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自行整合演讲资料,这样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也会对道德形成独到的观点,同时其他学生也可以开拓视野,吸收更多的道德故事。此外,阅读活动也是为学生灌输道德观念的重要平台,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笔试和口头表述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思想洗礼。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也要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为学生创设“德育”情境,并利用传统文化设计“德育”教学主题,最后还要在多元化的语文活动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参考文献:
  [1]沈周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立德树人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2):201-203.
  [2]高梅春.“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实践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31):139-141.
  [3]刘长安.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88-289.
  • 【发布时间】2022/6/20 12:00:34
  • 【点击频次】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