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黄 姗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果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继续沿用传统的本本教学、忽视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调动不起大多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充分达到教学目的。若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因此,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兴趣,就能主动学习,全神贯注,觉得心灵手巧;没有兴趣,就会被动应付,精神涣散,感到头脑迟钝。尤其是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对于电脑还比较陌生,多数学生学习缺乏动力,一时感受不到计算机带给他们的乐趣,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课堂教学的。①问题式。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问题式导入的第二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重点突出。用这种方法导入,使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的放矢。总之,问题式的导入,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抓住重点,激发兴趣,效果也比较好。②演示式。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通过课件的演示或人的表演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我在教授电脑画图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图画,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图画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电脑画出来的。其实很容易,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有时,通过人的表演进行导入也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所以说,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利用有趣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节课成功的导人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很快静下心来,调整好学习状态,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在导入新课时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创设一个情境。能够迅速地安定学生的情绪,集中其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动机。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取一张纸揉成团和~体积与纸团相当的粉笔,问同学:现将纸团和这段粉笔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谁先落到地面上?为什么?学生回答到:粉笔先落地。因为粉笔重。教师做演示实验,结果学生看到二者几乎同时落地。教师再次用体积大致相同的铁块和粉笔段重复上述实验,结果仍是两物体几乎同时落地。这一实验结果与学生的经验重的物体下落快的认识相矛盾,学生原来的认识结构不能同化新问题。必然产生心理上的矛盾,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营造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质疑、概括和假设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积极参与的行为,总之,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开展刨新教学的课堂氛围。问题性是探究教学的特征之一。探究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对问题产生质疑并有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努力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探究教学的特征之二是探究性。探究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项交流,各抒己见,交流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
  四、优化教学考核,追求实用性
  适当的考核,也是刺激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一开始就向学生讲明,这门课结束后必须参加二种考核,一种是校内汉字输入技能考核,另一种是计算机等级测试,这样既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目标,又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在学习期间,进行几次理论测试和上机模拟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通过考核,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得到肯定和承认时,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 【发布时间】2022/6/20 12:09:19
  • 【点击频次】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