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中语文小说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

 

【作者】 刘建华

【机构】 四川省大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全面性人才的关键,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包括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学内容,同时也包括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而这些内容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小说;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同时语文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强的思维活动,不仅具有一般性思维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突破性以及独创性的特点。因此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和深化的重要方式。接下来将对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创造精神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遵循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善于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程的开始前引导学生想象一个人装在套子里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的思想被装在套子里又应该是怎样的?通过这种导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接下来课程学习的兴趣。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了解别里科夫是如何将自己装在套子里的,在学生了解了整个故事的过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别里科夫会喜欢将自己装在套子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去思考和探索,并总结出原因。这种开放性问题的提问,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散自身的思维,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善于质疑,加强学生创造性训练
  质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推动力。正如在苹果砸在牛顿头上时,牛顿提出苹果为何会向下掉不会向上掉的质疑,才发现了地球的万有引力。由此可见,质疑是求知以及创造的开始和动力。语文课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比如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使学生善于提问,敢于提问。同时,教师还需要传授学生正确的质疑方式,比如抓住关键词进行提问,对统领全文的题目进行提问,或者抓住一些重点的句子以及特殊标点符号等进行提问,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贾府一众人都是黛玉的亲人,为何黛玉会如此拘束?黛玉在进入贾府见舅舅时,舅舅为何避而不见?在文章中对贾府以及人物穿着进行大量的描写,所要表达的意义为何?通过这些疑问的提出,以及对这些疑问的分析和解答,使学生完成学习和疑问的碰撞,产生创造的火花,先阅读,然后质疑、探疑,再设疑,最后释疑,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知识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学会联想,开展讨论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考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讨论过程非常少,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盲目。而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发展。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通过思想和意见的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潜能,突出学生的求异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比如在“过秦论”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秦朝一直被称为是“暴秦”,因此很多人认为秦朝非常残暴。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讨论历史上哪个朝代是不残暴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了解的朝代以及相关的事项进行讲解和分析,有的学生说唐朝最兴盛,而且崇尚仁义治国,但是有的学生认为唐太宗李世民逼父弑兄,这是一个非常残暴的历史事件,所以唐朝也是残暴的;有的学生认为清朝康乾盛世不残暴,但是有的学生却用乾隆的文字狱进行反驳。通过讨论可知,任何一个朝代都出现过残暴的事件,这是封建社会君王统治的必然结果,残暴的杀戮和镇压是君王震慑的重要手段,所以“暴秦”并不准确,而且各个朝代在开国之初都发生过残暴的事件,但是仍然延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也说明秦朝的灭亡并非残暴引起的。通过课堂的讨论最后逐渐转移到课文讨论的核心上,并引出文章的核心观点。这种讨论的方式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在轻松、开放的氛围里有利于学生的思考,通过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讨论,最终实现教育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小说对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精神,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加强对学生创造性的训练,通过讨论教学模式的应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逐渐养成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芳.探索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J].海峡科学.2015(02):78-80
  [2]刘丹.问题意识在课堂中的运用——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08):53
  [3]刘德增.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课外语文.2018(36):7+41
  • 【发布时间】2022/6/20 12:56:48
  • 【点击频次】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