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微课构建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研究

 

【作者】 罗旭宏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那坡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高中地理作为一个综合性比较突出的学科,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当前新课标要求高中地理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以提高学生知识和素质为基础开展教学。现在的高中地理要求以培育学生较高的地理素养为目标开展学科教学,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而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微课的新形式,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无形化有形,将复杂化简单,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切实构建地理的生本课堂。
  【关键词】 微课;高中地理;生本课堂

  微课是现代化教育教学逐渐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以往单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已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亟需一种既耗时短,又能生动直接地传授给学生核心知识,进而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的新型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微课很显然是最符合要求的一种形式。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既能缜密思考,又能感性领悟,而微课正好可以达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
  一、微课构建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意义
  所谓微课,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对种类繁多的碎片知识进行重组,以达到和课本内容相结合的现代化新型教学形式,并且微课已然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一种占据关键位置的教学形式。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微课的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以新颖的授课形式,快速直接地引出课程的中心内容,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极大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二、微课构建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丰富课堂形式,依靠微课吸引学生学习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呆板乏味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感到疲惫、困乏,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生动形象、吸引人的特点,把课本知识和微课相结合,并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可以使用网络图像、照片、音频、时事影像等多媒体素材,从各个方面触动学生的感官知觉,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进而达到课堂学习的预期效果。例如,教师在讲到“常见地貌类型”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带学生进行“云旅游”,从贵州万峰林景区的喀斯特地貌浏览到长江三峡的河流地貌,从我国西北地区的风沙地貌飞跃到台湾野柳的海岸地貌景观,边“旅游”边思考这些不同地貌的分布、成因和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二)将无形化有形,将复杂化简单
  微课是一种能够直达课程核心知识的教学形式,能够将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的课本内容变成直观的、生动的学习重点。加之高中地理知识大都比较笼统概括,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那么要想掌握这些知识的话就不是特别容易,这就会造成学生对于稍微有点复杂的理论知识掌握不了,进而形成学习不自信、对学习没兴趣、上课不专心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微课无形化有形、复杂化简单的优势,向学生引出课本内容,同时运用多种形式向学生演示课堂知识的主要内容和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使学生能够很轻易地理解讲课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不易感到疲惫、困乏,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讲到“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从各个角度向学生展示地球周边的宇宙环境,展示过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搜索并放大自己感兴趣的天体进行观察,详细探究地球的邻居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各个天体的位置、和地球的光年距离等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课后布置微课作业进行知识巩固
  学生对于以往形式单一的课后作业往往具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而合理运用微课,就能够使学生课后的学习变得新颖有趣,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课后学习。比如教师在“自然灾害”一课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以多媒体的形式提交作业,收集历史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共同合作、相互交流制作出一套完整的影像资料或图片文档,并对所收集的事件展开详细描述并解释其成因。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促进了学生们的沟通合作,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去,同时还对知识进行了巩固。另外,各类软件、公众号等信息化资源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地理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遇到不懂的问题运用搜索查找功能也能起到很好地帮助作用,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面。
  结语
  总体来说,微课作为当今高中地理生本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能够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本上概括笼统的内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理论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微课的形式对课本内容进行重点解说,可以打造优良的课堂环境,提升学习效果,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小艳.教育现代化视野下高中地理课堂微课教学的开发与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4):173-174.
  [2]朱银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J].学周刊,2022(04):36-37.
  • 【发布时间】2022/6/20 12:57:39
  • 【点击频次】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