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谈谈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作者】 周毛吉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就高中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着手,探讨转化学困生的基本策略,从而提高学困生英语水平,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英语;学困生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也日益显现出来。这些高中英语学困生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显现出各种困难状态,以致影响了英语课程的学习,更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如果不正确审视学困生,转化学困生,实现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也就是空中楼阁。同时,帮助学困生脱困也就是促进学生健全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高中英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造成困难的原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通过学情调查,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学习兴趣,缺乏积极性。
  据调查,大部分学困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有的根本谈不上感不感兴趣,更有厌烦﹑抵触﹑头痛之感。正如布鲁纳所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就没有爱好,没有爱好,就没有动力,被动式接收性学习,谈不上积极主动。
  2. 缺乏上进心,自信心。
  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跟不上伴,不可避免地遭到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冷眼,导致他们自暴自弃,形成了“我不如人”的心理定势,长期生活在颓废抑郁的氛围之中,感到自卑,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进心也就无从谈起。
  3. 缺乏韧劲,没有毅力。
  学困生并不是没有进步的时候,更不是一直滞后。当他们有点点进步的时候,家长会点头,教师会夸奖,同学会鼓掌,可就是他们坚持不了多久。记住几个单词,掌握几个词汇容易,再加上几个技能训练,他们就不行了,“爬到半山腰又退了回来”,缺少韧劲和毅力。
  4. 缺少学习方法,处于被动学习位置。
  由于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束缚了自己的发展,他们只是听教师讲,看教师在黑板上写,抄教师在黑板上的内容,被动学习,强制接受,更谈不上自主学习。
  5. 缺少记忆力,遗忘快。
  有些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爱分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刚刚记住一个单词,转过身来就想不起来了。这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6. 缺少与他人交流沟通。
  学困生自认为自己不如人,也就产生了自卑感。遇到困难也不敢问老师,更谈不上向同学请教,怕碰壁,怕遭人冷眼,受到委屈也不敢言语,只是忍气吞声。时间一久,就养成了孤独怪癖的性格,缺少“团体”意识。
  诚然,学困生的形成还有其他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都是学困生的形成因素。
  二、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基本策略
  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不利于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那么,如何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呢?
  1. 激发学习兴趣,唤起求知的欲望。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这说明兴趣的作用之大。教育家第斯多惠强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精心创造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需求,主动地探究问题,获取新知识。
  求知欲是学习需要的核心。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难以产生成就需求和附属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从激发求知欲入手。教师可以创设多种导入形式,激发学生课堂思维,调动学生亢奋状态,从而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
  2. 把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主体作用。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是学生操练的阵地。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组织策略﹑学习策略﹑调控策略﹑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
  当然,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起主导作用。
  3. 创设展示自我机会,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英语学习中,要让学生乐知乐学,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高兴学来的东西永不会忘”(A.M)。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
  享受学习的快乐,就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机会,展现自我的机会。诸如英语演讲﹑英语游戏﹑英语导游词﹑英语国家风俗民情竞猜等等。教师搭台,学生表演,其乐融融。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越学越好,越学越爱学。
  4. 加强情感交流,尊重欣赏学生。
  从提高学习效益来说,无论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教学经验的角度,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情感是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心理障碍,阻碍学习者完全消化吸收新输入的信息,这是影响学习效益的最大因素之一。高中生普遍渴求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合作的﹑能够相互沟通的课堂环境,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
  教师要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关注他们值得欣赏的地方,给学生以信任感。要经常了解学情,要经常与学困生交谈,与学困生平等相处。不歧视不挖苦讽刺学生,给学困生温暖和爱心,使学困生树立信心﹑鼓起勇气﹑振作精神﹑直起腰板﹑昂首阔步投入学习。这样,就能“亲其师信其道”。
  5. 重视学法指导,优化学习方式。
  由于受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学困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单一的﹑依耐性的学习方式,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新课程改革要求,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学困生往往学不得法。他们不会听课,造成坐堂旷课现象;不会做笔记,造成抄黑板的现象;不会质疑问答,造成阴差阳错现象;不会做书面作业,造成张冠李戴现象。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听课方法﹑笔记方法﹑质疑问答方法等,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进步到“我能学”,“我会学”。
  结束语
  总之,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用心去了解学情,用心去探索转化策略,用心去实践。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 【发布时间】2022/7/18 10:32:48
  • 【点击频次】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