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探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受助生,就是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在边远民族贫困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属于这个特殊群体。当前,在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为贫困生捐资助学、雪中送炭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因此,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的心理品质及发展状况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捐资助学活动中的不和谐现象是怎么产生的;面对形式各样的捐助,我们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在道德、心理、学习、交往等方面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学校对受助生的心理健康及道德教育应如何开展;如何形成和谐的成长氛围,优化受助生的心理品质,提高受助生的道德水准,从而培养受助生健康的人格等等,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分析成因,探索对策,为学校深入持久地开展助学活动提供策略与帮助。
【关键词】 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
一、研究背景
广西百色西林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桂西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全县总面积3020平方公里,辖2镇6乡,93个行政村,3个社区,境内聚居着壮、汉、苗、瑶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0%,总人口14.56万人。西林县系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1992年起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县的双重身份的确立,既是西林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的表现,又体现了国家对西林的关怀和照顾。精准扶贫后,至2018年开始摘掉贫困县帽子。
为了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各类扶持边远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相继出台。因此,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即“上不起学”现象已在西林县基本消除。
随着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要求的转变,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状况引起了笔者的重视。捐资助学活动改变了贫困生的命运,他们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受到平等的教育。在与受助生接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受助生对捐资助学还是有比较正确的认识的,他们有着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发展趋势,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受教育的机会,自立自强,刻苦学习,以求回报社会。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受助学生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道德或行为、情绪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曾在网络、报刊上多次看到一些贫困学生受了资助不知回报的报道(如《为什么丛飞资助了一群“白眼狼”?》)。平时,笔者也曾听到过很多班主任抱怨一些受助生非但在学习、思想上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了一些不良表现。例如,有少数受助生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后,没有形成正确对待资助金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而是“等、靠、要”,一味的依赖资助金,甚至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嫌少嫌慢,在心理素质和道德发展上,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又如,有受助生在接受资助时表现得无动于衷甚至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缺乏一颗感恩的心,根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回应这种帮助,不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另一方面,人们在奉献爱心捐资助学时,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些忽视受助生心理感受的现象,如让受助生在各种场合公开亮相,让受助生当众讲述自己的贫困状况,让受助生当众向资助者表态等,这些举动很可能使这些受助学生的心理受到损伤(例如:《宁愿挨饿也不愿受捐助 贫困生群体心理值得关注》、《资料上网不堪同学议论 贫困生退还捐款换自尊》),甚至削弱了爱心助学的现实意义。
面对形式各样的捐助,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们在心理、学习、交往等方面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强调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学校对受助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开展?如何形成和谐的成长氛围,使受助生的心理品质、道德表现、言行举止、情绪情感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健康人格?学校各职能部门在“爱心助学”工作中如何创特色?基于以上种种困惑,笔者开展此项有关受助生心理特征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分析与思考,形成一定结论,尽量消除爱心助学中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为深入持久地开展助学活动提供策略与帮助。
二、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现状分析
为了便于工作顺利开展,笔者设计了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了西林县目前在校的五分之一受助生和五分之一非受助生进行问卷调查,希望获得一些直观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同时整理了历年来西林县受助生档案,由此,笔者更进一步认识了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的基本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笔者根据受助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表象,把它归类为心理问题、道德问题、行为问题、情感问题四大类。
1.心理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受助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非受助生差,这些受助生较多地表现出自卑、多疑、脆弱、敏感、焦虑、抑郁、孤僻等不良心理,其中抑郁、焦虑、自卑和敏感尤其明显。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比其他同龄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生活中有困难,他们往往独自流泪忍受;学习上有困难,他们常常暗自默默承担。同时,部分受助生产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和社会舆论的误导有很大的关系。
(1)受助生与同学的交往相对较少,人际关系明显受阻(见表一)。
表一:受助生的同伴交往调查
和非受助生相比,受助生受家境影响,往往因害怕他人歧视的眼光而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不愿与他人作深入的交流,自我相对封闭。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较少的应激处理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这些心理问题就有可能引发问题行为。这些调查结果提醒我们,作为学校和社会,不能仅仅在经济上给予受助生资助,更应该与受助生进行情感沟通,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和心理上的疏导。减少受助生的学习压力、完善其应对策略,尤其是鼓励其多求助于学校和他人等方面来对受助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受助生因为家境的贫寒在人生道路上比其他同龄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见表二)。
表二:受助生所面临的压力调查
由表二可知,受助生承担的不仅是沉重的学习压力,更多的是繁重的生活压力。这些困难与压力,首先是来自经济上的异常拮据,同时也来自心理上的沉重负担。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不景气,受助生中的许多人在求学过程中都背着“贫困”的包袱,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一部分受助生采取冷淡的处事态度,学习上无进取之心,更无远大抱负;人际交往中,不敢和其他同学深交,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后看不起自己,始终被“贫穷”的阴影笼罩。还有一部分比较懂事、比较要强的受助学生,他们觉得读书是其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也是回报社会的最好的方法,因此刻苦上进,很想把书读好,但是家庭状况却不能让其安心学习,他们要帮助家里做各种家务活,甚至要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挣钱,因而背负着较大的学业压力。一个受助生就曾说:“我受到资助后压力更大了,总担心学习成绩上不去,对不起资助者,好像欠了人家什么似的。”受助生一旦被某种外来因素干扰或刺激,就容易产生自卑或焦虑的情绪,甚至会有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非常不利于受助生心理和道德的健康发展。
表三:受助生隐私意识调查
社会一贯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特别是经常有各种媒体向人们宣传贫困生上不起学的问题,呼吁大家热心助学。社会各界也想尽办法出台政策或慷慨解囊资助学生上学。有些受资助学生的家长也不断的倾诉自己家庭的贫困,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把别人对自己的资助看成是一种常态行为,理所应当的接受帮助,一旦有变数,心理承受不了,就会产生埋怨社会、埋怨学校等不良心理。还有一种现象是媒体为了自身宣传的需要,或不顾受助生的心理感受,大肆宣扬他们的贫困;或不经受助生同意,就擅自把这些学生的资料发布出去;或者要受助生站在全校师生的面前接受捐助,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说一些千恩万谢、感激涕零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受助生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施舍的自卑心理。也就是说受助生希望得到资助,但反对公开个人信息,更反对商业炒作。因此,人们在给予贫困学生帮助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呵护他们脆弱的自尊。
2.道德问题
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除了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外,他们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道德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由于对相关政策的不了解造成的,有些是由于受助生或家长确实有着道德方面的沦丧而产生的,而有些则是由于沟通不够、交流较少而出现的误解。因此对受助生的道德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有一半多的学生及家长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是导致一些受助生“等、靠、要”依赖思想产生的原因。
表四:受助生及家长对相关政策了解情况调查表
尽管学校已经通过集会、班会、横幅标语、政策上墙、校园广播等途径大力宣传资助政策,但是效果依然不佳。且学校召开家长会次数不多,学生回到家里也没有向父母传达资助政策,部分家庭不了解,想当然地认为小学初中是减免的,现在高中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一些受助生和家长眼里,接受资助就像按期领工资般自然。于是每学期开学就想着如何得到资助,而不是自力更生,即使不符合资助条件的,都要想办法“走关系”。一旦没有得到资助,就怨天尤人,尤其是政策没有被充分正确宣传解读时。
由此,不难看出受助生及其家长“等、靠、要”的心理演变过程。试想,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帮助,就一味的去依赖他人。那这样的人,在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上,是不是有着欠缺?因此,笔者认为,在给予受助生经济上资助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其对待他人资助的正确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否则,资助了一个人,而他却笼罩在受资助的病态阴影下,这与我们的初衷就有点适得其反了。
这也提醒我们,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更多的只关注眼前的生活,对党政方针、国家大计关心不够,造成部分村民对相关政策没有充分解读,缺乏正确理解。因此,我们对相关的资助政策除了要加大宣传力度,不能任由它束之高阁外,还要对政策的解读透彻、浅显;办理证件证明等流程要清晰、简明;以及指导学生和家长充分合理地运用政策为自己谋利。
(2)虽然有极少数受助生缺乏感恩意识,但绝大多数受助生在享受资助后,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高,他们有回报他人与社会的想法,但很多人不知如何去回报。
经过几次调查与访谈,笔者了解到受助生在接受资助前后的道德发展水平总体上是在不断提升的,在受到资助之前,他们对应该回应他人的帮助只有模糊的认识,而在接受资助之后,他们的内心受到了震撼,有所感触,决心今后凭着自己的努力去回报他人与社会,有这种想法的人数比例要高于接受资助之前,也高于非受助生。
表五:受助生回报他人、帮助他人的意愿调查
数据显示,在受到帮助之后,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同学,另有约三分之二的同学表示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他们的“要看具体情况”主要是看自己能否承受,如果是出力无需出钱的,几乎都毫不犹豫。而在调查是否愿意把受资助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时,只有五分之一的受助生愿意让给更需要得到帮助的同学。
3.行为问题
研究表明,有少数受助生在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问题,他们有的自暴自弃,把捐助浪费在物质追求上;有的不能理解资助方的苦心,嫌这嫌那;有的一旦资助款没有及时到位,就去埋怨责怪老师和学校;有的在接受救助后,不懂感恩和谢恩,忘却国家和爱心人士对自己的恩情,让资助方花了钱后追悔莫及又心凉。其行为在一些爱心人士心目中留下了极差的印象,在同学们中也造成极坏的影响,也让学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笔者在访谈中,一位受助生在得到资助款的当晚,很大方的请同学吃东西花去了一百多元,笔者问其为何这样做,该生说:这钱是资助我的,我爱咋花就咋花。而另一位受助生的行为更让人出乎意料:穿着打扮、买手机、沉迷网络游戏等等,他把资助款当做是一笔意外的收入,不仅学会了包装自己还学会了享受。
在此次调查中,笔者还发现“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受助生的比率只比非受助生低了两个多百分点。这表明,一些受助生在寻求心理的平衡、寻找心灵的慰藉时迷失了方向。这使得笔者不得不反思,我们对受助生的关心和教育还是多么的肤浅,我们的教育手段还是多么的匮乏。同时也让笔者痛心,当一个被资助的学生只知道接受,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回报社会时,我们的爱心助学活动还将如何有效地开展下去?
4.情感问题
分析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的现状,笔者发现,除了心理的、道德的、行为的问题之外,受助生一般与人交流比较少,他们由于父母双亡、或者单亲、或者残疾、或者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缺乏倾诉或交流的对象,因而存在着情感方面的问题。此时他们希望老师和资助者能与自己多交流,填补自己情感方面的空白,希望老师及资助者能多体谅自己的难处,理解自己的心情。
在调查问卷中,有一题是“你希望得到怎样的资助?”,很多受助生都希望除了在经济上得到援助外,还希望能在精神上得到更多的鼓励。因为家境贫困的学生往往父母不在身边,常常失去接受父母教诲的时机;因为他们担心被人瞧不起而有意避开他人。因此,他们往往比较沉默寡言,他们的情感世界常常是一片荒漠。这个时候,他们不仅希望得到经济上资助,更需要亲情的鼓励和开导,需要友情的支持和帮扶,需要老师的理解与宽容,希望得到情感沟通和学习指导。如果我们的老师和资助方能把自己的情感甘露稍微地洒一些到他们身上,他们就一定会健康茁壮成长的。
三、思考与对策
受助生的心理、道德、行为、情感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行为的偏差,最终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重视。为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探寻适合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学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来进一步促进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情感熏陶,使受助生在心理品质、道德修养、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方面健康发展,从而使捐资助学的意义得到真正的落实,使教育均衡化发展得以更好地实现。
(一)改革资助方式,使助学方式更具人文性
当今社会通过各种方式资助贫困生,这本是件好事,但如果资助方式不当,良好的愿望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善意的举动也会造成贫困生的心理失衡。
1.班办协作,建立受助生情况详细档案。
2.多管齐下,杜绝“骗助”现象的发生。
3.动态管理,做优爱心助学品牌。
4.德育先导,提高资助与教育工作的艺术性。
5.尊重学生,避免缺乏人文关怀的资助模式。
(二)进行心理资助,帮助受助生走出心理阴影
1.制定心理资助预案,帮助受助生克服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2.淡化学生的贫富意识,尽量减轻或消除受助生的自卑感。
3.关心受助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4.关心与疏导并举,做好受助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的作用,主动了解、干预心理亚健康的受助生,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状况,重塑健康的自我。同时积极指导受助生学会自我调适,通过适当的调节方法,如宣泄、转移等来缓解直至消除负面心理困惑,通过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走出自己狭隘的世界。引导受助生敞开心扉,学会坦然地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平等,学会用细腻的心感受每一份关爱与呵护,学会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和学业,从而获得人格和才能的全面成长。
(三)营造感恩氛围,培养受助生的感恩意识
1.一分为二,冷静审视捐助过程中的矛盾。
2.采取措施,营造大力倡树感恩意识的氛围。
3.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让受助生多一份感恩意识。
4.传承文化,促进农村受助生道德的健康发展。
(四)营造和谐环境,促进受助生健康成长
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也是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成长环境。而初中学生更是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和谐的育人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倡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消除经济困难给受助生带来的心理压力。
2.自我审视与榜样激励相结合,增强受助生发奋成才的自信心。
3.党员干部带头,开展1+1帮困助学活动。
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共同体。
由于本课题研究的涉及面较广,苦于精力和水平有限,笔者有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三股力量如何相互协调形成合力,让“爱心-教育-感恩”三管齐下;受助生今后还会面临哪些新的问题;笔者在调查分析中探索出的一些策略对今后的受助生是否有效的问题等等。尽管如此,困难并不能阻断笔者前进的步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笔者会尽自身的最大努力,关心、教育好每一位需要关心、教育的学生。这是笔者的职责,也是学生资助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心理学》 叶奕乾 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吴增强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道德发展的心理学》作者:(美)科尔伯格 译者:郭本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评论:《帮困助学别忘心理减负》 www.enorth.com.cn
[5]【讨论】对于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其心理? www.wufun.com
[6]自卑比贫困更可怕 帮助孩子需要“不动声色” news.163.com 来源:新华网
[7]宁愿挨饿也不愿受捐助 贫困生群体心理值得关注 www.rdedu.net.cn
[8]我们要关注受捐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吗 www.1205.cn/blog
[9]资料上网不堪同学议论 贫困生退还捐款换自尊 www.cq.xinhuanet.com
[10]怎样预防和矫治贫困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中外教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11]受助贫困生为什么不感恩 www.tianyablog.com
[12]黄铁苗:弘扬感恩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www.southcn.com
作者简介:莫亮,中共党员,现任西林县教育局学生资助服务中心主任,2021年入选2021年广西“最美资助人”典型人物。
【关键词】 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
一、研究背景
广西百色西林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桂西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全县总面积3020平方公里,辖2镇6乡,93个行政村,3个社区,境内聚居着壮、汉、苗、瑶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0%,总人口14.56万人。西林县系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1992年起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县的双重身份的确立,既是西林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的表现,又体现了国家对西林的关怀和照顾。精准扶贫后,至2018年开始摘掉贫困县帽子。
为了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各类扶持边远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相继出台。因此,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即“上不起学”现象已在西林县基本消除。
随着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要求的转变,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状况引起了笔者的重视。捐资助学活动改变了贫困生的命运,他们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受到平等的教育。在与受助生接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受助生对捐资助学还是有比较正确的认识的,他们有着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发展趋势,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受教育的机会,自立自强,刻苦学习,以求回报社会。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受助学生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道德或行为、情绪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曾在网络、报刊上多次看到一些贫困学生受了资助不知回报的报道(如《为什么丛飞资助了一群“白眼狼”?》)。平时,笔者也曾听到过很多班主任抱怨一些受助生非但在学习、思想上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了一些不良表现。例如,有少数受助生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后,没有形成正确对待资助金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而是“等、靠、要”,一味的依赖资助金,甚至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嫌少嫌慢,在心理素质和道德发展上,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又如,有受助生在接受资助时表现得无动于衷甚至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缺乏一颗感恩的心,根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回应这种帮助,不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另一方面,人们在奉献爱心捐资助学时,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些忽视受助生心理感受的现象,如让受助生在各种场合公开亮相,让受助生当众讲述自己的贫困状况,让受助生当众向资助者表态等,这些举动很可能使这些受助学生的心理受到损伤(例如:《宁愿挨饿也不愿受捐助 贫困生群体心理值得关注》、《资料上网不堪同学议论 贫困生退还捐款换自尊》),甚至削弱了爱心助学的现实意义。
面对形式各样的捐助,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们在心理、学习、交往等方面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强调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学校对受助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开展?如何形成和谐的成长氛围,使受助生的心理品质、道德表现、言行举止、情绪情感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健康人格?学校各职能部门在“爱心助学”工作中如何创特色?基于以上种种困惑,笔者开展此项有关受助生心理特征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分析与思考,形成一定结论,尽量消除爱心助学中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为深入持久地开展助学活动提供策略与帮助。
二、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现状分析
为了便于工作顺利开展,笔者设计了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了西林县目前在校的五分之一受助生和五分之一非受助生进行问卷调查,希望获得一些直观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同时整理了历年来西林县受助生档案,由此,笔者更进一步认识了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的基本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笔者根据受助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表象,把它归类为心理问题、道德问题、行为问题、情感问题四大类。
1.心理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受助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非受助生差,这些受助生较多地表现出自卑、多疑、脆弱、敏感、焦虑、抑郁、孤僻等不良心理,其中抑郁、焦虑、自卑和敏感尤其明显。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比其他同龄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生活中有困难,他们往往独自流泪忍受;学习上有困难,他们常常暗自默默承担。同时,部分受助生产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和社会舆论的误导有很大的关系。
(1)受助生与同学的交往相对较少,人际关系明显受阻(见表一)。
表一:受助生的同伴交往调查
和非受助生相比,受助生受家境影响,往往因害怕他人歧视的眼光而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不愿与他人作深入的交流,自我相对封闭。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较少的应激处理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这些心理问题就有可能引发问题行为。这些调查结果提醒我们,作为学校和社会,不能仅仅在经济上给予受助生资助,更应该与受助生进行情感沟通,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和心理上的疏导。减少受助生的学习压力、完善其应对策略,尤其是鼓励其多求助于学校和他人等方面来对受助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受助生因为家境的贫寒在人生道路上比其他同龄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见表二)。
表二:受助生所面临的压力调查
由表二可知,受助生承担的不仅是沉重的学习压力,更多的是繁重的生活压力。这些困难与压力,首先是来自经济上的异常拮据,同时也来自心理上的沉重负担。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不景气,受助生中的许多人在求学过程中都背着“贫困”的包袱,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一部分受助生采取冷淡的处事态度,学习上无进取之心,更无远大抱负;人际交往中,不敢和其他同学深交,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后看不起自己,始终被“贫穷”的阴影笼罩。还有一部分比较懂事、比较要强的受助学生,他们觉得读书是其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也是回报社会的最好的方法,因此刻苦上进,很想把书读好,但是家庭状况却不能让其安心学习,他们要帮助家里做各种家务活,甚至要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挣钱,因而背负着较大的学业压力。一个受助生就曾说:“我受到资助后压力更大了,总担心学习成绩上不去,对不起资助者,好像欠了人家什么似的。”受助生一旦被某种外来因素干扰或刺激,就容易产生自卑或焦虑的情绪,甚至会有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非常不利于受助生心理和道德的健康发展。
表三:受助生隐私意识调查
社会一贯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特别是经常有各种媒体向人们宣传贫困生上不起学的问题,呼吁大家热心助学。社会各界也想尽办法出台政策或慷慨解囊资助学生上学。有些受资助学生的家长也不断的倾诉自己家庭的贫困,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把别人对自己的资助看成是一种常态行为,理所应当的接受帮助,一旦有变数,心理承受不了,就会产生埋怨社会、埋怨学校等不良心理。还有一种现象是媒体为了自身宣传的需要,或不顾受助生的心理感受,大肆宣扬他们的贫困;或不经受助生同意,就擅自把这些学生的资料发布出去;或者要受助生站在全校师生的面前接受捐助,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说一些千恩万谢、感激涕零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受助生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施舍的自卑心理。也就是说受助生希望得到资助,但反对公开个人信息,更反对商业炒作。因此,人们在给予贫困学生帮助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呵护他们脆弱的自尊。
2.道德问题
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除了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外,他们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道德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由于对相关政策的不了解造成的,有些是由于受助生或家长确实有着道德方面的沦丧而产生的,而有些则是由于沟通不够、交流较少而出现的误解。因此对受助生的道德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有一半多的学生及家长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是导致一些受助生“等、靠、要”依赖思想产生的原因。
表四:受助生及家长对相关政策了解情况调查表
尽管学校已经通过集会、班会、横幅标语、政策上墙、校园广播等途径大力宣传资助政策,但是效果依然不佳。且学校召开家长会次数不多,学生回到家里也没有向父母传达资助政策,部分家庭不了解,想当然地认为小学初中是减免的,现在高中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一些受助生和家长眼里,接受资助就像按期领工资般自然。于是每学期开学就想着如何得到资助,而不是自力更生,即使不符合资助条件的,都要想办法“走关系”。一旦没有得到资助,就怨天尤人,尤其是政策没有被充分正确宣传解读时。
由此,不难看出受助生及其家长“等、靠、要”的心理演变过程。试想,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帮助,就一味的去依赖他人。那这样的人,在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上,是不是有着欠缺?因此,笔者认为,在给予受助生经济上资助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其对待他人资助的正确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否则,资助了一个人,而他却笼罩在受资助的病态阴影下,这与我们的初衷就有点适得其反了。
这也提醒我们,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更多的只关注眼前的生活,对党政方针、国家大计关心不够,造成部分村民对相关政策没有充分解读,缺乏正确理解。因此,我们对相关的资助政策除了要加大宣传力度,不能任由它束之高阁外,还要对政策的解读透彻、浅显;办理证件证明等流程要清晰、简明;以及指导学生和家长充分合理地运用政策为自己谋利。
(2)虽然有极少数受助生缺乏感恩意识,但绝大多数受助生在享受资助后,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高,他们有回报他人与社会的想法,但很多人不知如何去回报。
经过几次调查与访谈,笔者了解到受助生在接受资助前后的道德发展水平总体上是在不断提升的,在受到资助之前,他们对应该回应他人的帮助只有模糊的认识,而在接受资助之后,他们的内心受到了震撼,有所感触,决心今后凭着自己的努力去回报他人与社会,有这种想法的人数比例要高于接受资助之前,也高于非受助生。
表五:受助生回报他人、帮助他人的意愿调查
数据显示,在受到帮助之后,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同学,另有约三分之二的同学表示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他们的“要看具体情况”主要是看自己能否承受,如果是出力无需出钱的,几乎都毫不犹豫。而在调查是否愿意把受资助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时,只有五分之一的受助生愿意让给更需要得到帮助的同学。
3.行为问题
研究表明,有少数受助生在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问题,他们有的自暴自弃,把捐助浪费在物质追求上;有的不能理解资助方的苦心,嫌这嫌那;有的一旦资助款没有及时到位,就去埋怨责怪老师和学校;有的在接受救助后,不懂感恩和谢恩,忘却国家和爱心人士对自己的恩情,让资助方花了钱后追悔莫及又心凉。其行为在一些爱心人士心目中留下了极差的印象,在同学们中也造成极坏的影响,也让学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笔者在访谈中,一位受助生在得到资助款的当晚,很大方的请同学吃东西花去了一百多元,笔者问其为何这样做,该生说:这钱是资助我的,我爱咋花就咋花。而另一位受助生的行为更让人出乎意料:穿着打扮、买手机、沉迷网络游戏等等,他把资助款当做是一笔意外的收入,不仅学会了包装自己还学会了享受。
在此次调查中,笔者还发现“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受助生的比率只比非受助生低了两个多百分点。这表明,一些受助生在寻求心理的平衡、寻找心灵的慰藉时迷失了方向。这使得笔者不得不反思,我们对受助生的关心和教育还是多么的肤浅,我们的教育手段还是多么的匮乏。同时也让笔者痛心,当一个被资助的学生只知道接受,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回报社会时,我们的爱心助学活动还将如何有效地开展下去?
4.情感问题
分析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的现状,笔者发现,除了心理的、道德的、行为的问题之外,受助生一般与人交流比较少,他们由于父母双亡、或者单亲、或者残疾、或者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缺乏倾诉或交流的对象,因而存在着情感方面的问题。此时他们希望老师和资助者能与自己多交流,填补自己情感方面的空白,希望老师及资助者能多体谅自己的难处,理解自己的心情。
在调查问卷中,有一题是“你希望得到怎样的资助?”,很多受助生都希望除了在经济上得到援助外,还希望能在精神上得到更多的鼓励。因为家境贫困的学生往往父母不在身边,常常失去接受父母教诲的时机;因为他们担心被人瞧不起而有意避开他人。因此,他们往往比较沉默寡言,他们的情感世界常常是一片荒漠。这个时候,他们不仅希望得到经济上资助,更需要亲情的鼓励和开导,需要友情的支持和帮扶,需要老师的理解与宽容,希望得到情感沟通和学习指导。如果我们的老师和资助方能把自己的情感甘露稍微地洒一些到他们身上,他们就一定会健康茁壮成长的。
三、思考与对策
受助生的心理、道德、行为、情感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行为的偏差,最终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重视。为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探寻适合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学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来进一步促进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情感熏陶,使受助生在心理品质、道德修养、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方面健康发展,从而使捐资助学的意义得到真正的落实,使教育均衡化发展得以更好地实现。
(一)改革资助方式,使助学方式更具人文性
当今社会通过各种方式资助贫困生,这本是件好事,但如果资助方式不当,良好的愿望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善意的举动也会造成贫困生的心理失衡。
1.班办协作,建立受助生情况详细档案。
2.多管齐下,杜绝“骗助”现象的发生。
3.动态管理,做优爱心助学品牌。
4.德育先导,提高资助与教育工作的艺术性。
5.尊重学生,避免缺乏人文关怀的资助模式。
(二)进行心理资助,帮助受助生走出心理阴影
1.制定心理资助预案,帮助受助生克服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2.淡化学生的贫富意识,尽量减轻或消除受助生的自卑感。
3.关心受助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4.关心与疏导并举,做好受助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的作用,主动了解、干预心理亚健康的受助生,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状况,重塑健康的自我。同时积极指导受助生学会自我调适,通过适当的调节方法,如宣泄、转移等来缓解直至消除负面心理困惑,通过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走出自己狭隘的世界。引导受助生敞开心扉,学会坦然地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平等,学会用细腻的心感受每一份关爱与呵护,学会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和学业,从而获得人格和才能的全面成长。
(三)营造感恩氛围,培养受助生的感恩意识
1.一分为二,冷静审视捐助过程中的矛盾。
2.采取措施,营造大力倡树感恩意识的氛围。
3.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让受助生多一份感恩意识。
4.传承文化,促进农村受助生道德的健康发展。
(四)营造和谐环境,促进受助生健康成长
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也是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成长环境。而初中学生更是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和谐的育人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倡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消除经济困难给受助生带来的心理压力。
2.自我审视与榜样激励相结合,增强受助生发奋成才的自信心。
3.党员干部带头,开展1+1帮困助学活动。
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共同体。
由于本课题研究的涉及面较广,苦于精力和水平有限,笔者有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三股力量如何相互协调形成合力,让“爱心-教育-感恩”三管齐下;受助生今后还会面临哪些新的问题;笔者在调查分析中探索出的一些策略对今后的受助生是否有效的问题等等。尽管如此,困难并不能阻断笔者前进的步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笔者会尽自身的最大努力,关心、教育好每一位需要关心、教育的学生。这是笔者的职责,也是学生资助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心理学》 叶奕乾 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吴增强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道德发展的心理学》作者:(美)科尔伯格 译者:郭本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评论:《帮困助学别忘心理减负》 www.enorth.com.cn
[5]【讨论】对于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其心理? www.wufun.com
[6]自卑比贫困更可怕 帮助孩子需要“不动声色” news.163.com 来源:新华网
[7]宁愿挨饿也不愿受捐助 贫困生群体心理值得关注 www.rdedu.net.cn
[8]我们要关注受捐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吗 www.1205.cn/blog
[9]资料上网不堪同学议论 贫困生退还捐款换自尊 www.cq.xinhuanet.com
[10]怎样预防和矫治贫困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中外教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11]受助贫困生为什么不感恩 www.tianyablog.com
[12]黄铁苗:弘扬感恩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www.southcn.com
作者简介:莫亮,中共党员,现任西林县教育局学生资助服务中心主任,2021年入选2021年广西“最美资助人”典型人物。
- 【发布时间】2022/7/18 10:41:13
- 【点击频次】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