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刍议小学语文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韦邦艳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启蒙孩子心智、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情感思维的主要学科,在对小学生的情感养成和感性思维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语文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占据了不小的比重,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诗词课文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而且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获得并提高审美感受等。本文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从而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诗词鉴赏;能力培养

    古诗词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提升民族自豪感、陶冶个人情感有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对于处于心智启蒙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有较高的诗词鉴赏能力,对以后的语言学习和阅读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古诗词中蕴含的趣味、语言构造也会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生兴趣,对他们未来的人生成长都是很好的铺垫。

一、情境代入,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一)对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介绍

    诗言志,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内心情感和志向的一种表达,诗歌创作的土壤要植根于诗人所处的历史大环境和人生阅历。如果学生对作者所处的背景和个人经历有了了解之后,对作者所作的诗歌更容易引发心灵上的共鸣。如在讲述白居易的《忆江南》这一首诗歌时,就可以通过对白居易的生平和所处时代以及个人诗歌特点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歌进行赏析,并说出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尤其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这两句,让学生对这两句进行画面描述,从而理解作者心中的江南之美。

(二)抓住诗词中的中心,调动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尾巴”,理解诗词也是如此,一旦明白了诗词中的中心思想,那么对整首诗词的理解也就得心应手了。每首诗都有它的点睛之笔,关键词句,一首诗词可能并不广为流传,但里面的点睛之笔往往会千古流传。如著名的苦吟诗人曾因“曾敲月下门”一句而引申出推敲一次,成为千古文坛佳话。以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为例,全诗共四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通过诵读可以发现,本诗的中心句落在一片冰心在玉壶上,而冰心更为重中之重,通过对冰心的理解,可以明白诗人内心志向的纯洁,并不会因为周边环境而随波逐流。通过把握冰心这个词语,可以很快的对诗歌进行赏析,从而掌握住本诗的精髓,理解诗人的志向所在。

(三)以直观形象表现,激发想象力

在诗歌教学中,有很多的情境交融的佳作,受限于地理位置或自然环境,学生并不能有过多的感受。但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通过视频、音频、图片以及动画等,可以将学生的思绪和感情带入到诗歌当中,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画面之美,对提升学生情感思维和想象能力有很好的的帮助。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便是一首画面感十足的佳作,通篇朗读下来,一副惬意的田园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将人们的思绪引入到诗人的词作当中。在教学这首宋词之前,可以播放一段背景音乐,再配上适当的朗诵,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诗人描写的这个地方是哪?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这里面蕴含了什么思想等,伴随着对它的学习,学生也能逐步解释内心的困惑,进而也提升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二、掌握古诗学习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甚至同一诗人在不同阶段的语言风格都有所不同,而要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提升对语句的理解能力就很重要。结合古诗词自身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惯性,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帮助他们疏通理解,提升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1、扩张:古诗词多短小精悍,语言高度概括凝练,而在原诗句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内容补充,可以让古诗词更方便理解。
    2、补充:为了追求对仗工整,很多诗词有省略成份的需要,而把这些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对学生理解可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郑板桥的《竹石》为例,全诗不见其主体,而一旦将主语竹子补充,整首诗歌理解起来,也就顺理成章多了。
    3、更换:古今之义存在差别的要进行替换。如 “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白”,“豆在釜中泣”的“泣”,“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衰”等,这些词语古今用法不同,如果学生用现代思维去理解古人,难免出错,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词语更换。

    4、重排:就是对诗歌的句子进行重新组织。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习惯存在差异,如果简单的套用现代汉语规则,可能理解起来就很困难,而经过适当的调整,则会发现解释起来就通顺多了。

    5、品味:就是思考想象,就是对诗歌加入自身的理解。仍以《竹石》为例,在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两句的理解中,既要理解这是对竹子品性的赞赏,更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学生在品读诗句之时,也要将作者内心的寓意进行解读。

总之,古典诗词因为其自身的魅力成为了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小学语文作为启蒙教育中的主要学科,对引导学生的情趣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让他们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将古典诗词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贾金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古典诗词的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5(27):125.

[2]陈美仙.润物细无声 “水”到“渠”自成——浅谈小学古典诗词的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8):82.

[3]谢军.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古典诗词之美[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0):200-201.

  • 【发布时间】2022/7/18 18:48:28
  • 【点击频次】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