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探究“双减”背景下尝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
【正文】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为“双减”。“双减”明确要求学校老师严格把控中小学生作业量。作业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掌握学生学习程度的依据之一,把控学生的作业量使课堂教学面临挑战,实质是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双减”政策的下达让老师唯有转变观念,从课堂上尝试提升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学习的目标,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片断一:上完《小数除法的计算》,改完了这节课的作业时我非常不满意,《小数除法的计算》是建立在已经学过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新课就是同时扩大除数和被除数,然后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来算,并不算很难呀――或者是他们忘记了整数除法的方法啦?于是我到教室又讲了一遍整数和小数除法的方法比较,再订正作业。接下来的几天里,还是同样的问题,屡教不改。我有些着急,一天只有一节数学课,这样的学习效率太低了。
片断二:晚上,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预习新内容,并事先告知:“明天你们当老师上课哦!”。学生一片欢呼!第二天上课,我直接点了一名优生,说:“你来上课吧,今天老师就看大家谁学得好。”这名学生倒也不胆怯,直接上讲台,边写边讲计算的过程,我看见同学们都安静了下来,眼睛盯着算式看,一旦有点计算程序错,全部喊:“错啦,错啦,应该……”不喊的学生眼睛也盯着黑板看,倒是比老师上课时听得认真多了。以前一节课下来讲得口干舌燥,这节课我就指点了两个讲不清楚的地方,话都不用多说。
我开始尝试让学生每天先预习新内容,第二天让他们汇报学习情况,指定一两个学生来解答其他同学不会的题目,我再出示一些引导性的题目,让学生尝试学习,然后出示练习题进行练习。要讲的东西不多,都是一些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没有思路或者有争议的题目。因为我讲得少,所以每到讲题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效率提高了很多。
效果: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抽查讲课,学习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拿着书本和同学讲题的现象越来越多;他们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节省了时间;老师更多的时间巡视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亦或给优生单独讲题,给学困生做辅导。从行为上来看,学生增加了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从心理上看,我和学生减少了相互对峙的压力,师生关系和谐,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被学习吸引,课堂效率提高了。
从片断一来看,数学课上经常采用的传统方法――师生讲授法,一般是师问生答,老师认真讲,学生认真答,看似和谐,实际上学生对知识点印象不深刻,因此反复出现错误,耗时比较多。片断二先让学生预习,再让学生尝试答题,出现问题老师再点拨,这样效果反而比较好。这种学习方法,就是运用了尝试教学法。但是,我使用的尝试教学法有所变化,在于我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老师只观察学生的状态给予辅导。
尝试教学法是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互动、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关键是进行不断地“尝试”,在“尝试”中体验,在“尝试”在感悟,在“尝试”中学会,在“尝试”中成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一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对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除了这些,我在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时的一些新举措具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每次新课前都让学生先预习,了解自己已会的知识点,认清学习的重难点,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把它解决了,重难点用符号记录下来,上新课时用以和同学对照讨论,有些同学就能把一些重难点知识直接讲解清楚弄明白了,生生之间的讲述和思维方式更为互通。但是依然以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为主要学习方法。
其次,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先让一名认为自己完全掌握好知识的学生来讲自己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把思路讲解给同学们听,同学大都会很认真的听,并进行分析。当尝试练习遇到问题时,由否定的同学也进行分析。通常会讲的学生通过大量的思维和查阅资料来证明自己的方法是对的,所以最后学生都能自己很好的解决问题。当然,也有遇到相争不下的时候,作为老师我再进行引导。
最后,尝试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针对性地进行讲授。我让已经理解的学生讲述给大家听,既增加了他的理解记忆,还让其他似懂非懂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思维上的梳理。再次讲课时,这个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哪些该讲,哪些要提问了。
这种师生换位的方法不需要教师一一讲解,既轻松又节省时间。可是教师不教,只让学生去学,能学好吗?学生的学习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尝试教学比较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尝试对于教师来说,说明你的教学已经达到“不教而教”的境界,你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会学”的素质。
二、让学生在黑板上共同订正,对于每个人来说,他很重视位高的人对他的评价,当他做错了,老师的建议会被他当作批评而产生自卑、逆反感。而同学之间通过合作学习,每个人都有对、有错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就会比较平衡,落差不大。这样大家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三、小组合作很重要,通常让前后两桌四人做学习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使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的学习取得了的成功,所产生的喜悦感将会激发学生更加主动去学习的兴趣,成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动力。从心理上得到巨大的满足,就会更乐于与他人分享,性格更开朗。
当前“双减”背景之下,作为一名老师,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当学生有做得不尽人意时,不防反思一下教学方法,本着“减负提质”的目的,尝试探索新课堂,使学生乐学、善思,提高课堂效果,真正实现学习数学的目标。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双减”政策的下达让老师唯有转变观念,从课堂上尝试提升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学习的目标,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片断一:上完《小数除法的计算》,改完了这节课的作业时我非常不满意,《小数除法的计算》是建立在已经学过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新课就是同时扩大除数和被除数,然后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来算,并不算很难呀――或者是他们忘记了整数除法的方法啦?于是我到教室又讲了一遍整数和小数除法的方法比较,再订正作业。接下来的几天里,还是同样的问题,屡教不改。我有些着急,一天只有一节数学课,这样的学习效率太低了。
片断二:晚上,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预习新内容,并事先告知:“明天你们当老师上课哦!”。学生一片欢呼!第二天上课,我直接点了一名优生,说:“你来上课吧,今天老师就看大家谁学得好。”这名学生倒也不胆怯,直接上讲台,边写边讲计算的过程,我看见同学们都安静了下来,眼睛盯着算式看,一旦有点计算程序错,全部喊:“错啦,错啦,应该……”不喊的学生眼睛也盯着黑板看,倒是比老师上课时听得认真多了。以前一节课下来讲得口干舌燥,这节课我就指点了两个讲不清楚的地方,话都不用多说。
我开始尝试让学生每天先预习新内容,第二天让他们汇报学习情况,指定一两个学生来解答其他同学不会的题目,我再出示一些引导性的题目,让学生尝试学习,然后出示练习题进行练习。要讲的东西不多,都是一些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没有思路或者有争议的题目。因为我讲得少,所以每到讲题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效率提高了很多。
效果: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抽查讲课,学习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拿着书本和同学讲题的现象越来越多;他们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节省了时间;老师更多的时间巡视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亦或给优生单独讲题,给学困生做辅导。从行为上来看,学生增加了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从心理上看,我和学生减少了相互对峙的压力,师生关系和谐,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被学习吸引,课堂效率提高了。
从片断一来看,数学课上经常采用的传统方法――师生讲授法,一般是师问生答,老师认真讲,学生认真答,看似和谐,实际上学生对知识点印象不深刻,因此反复出现错误,耗时比较多。片断二先让学生预习,再让学生尝试答题,出现问题老师再点拨,这样效果反而比较好。这种学习方法,就是运用了尝试教学法。但是,我使用的尝试教学法有所变化,在于我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老师只观察学生的状态给予辅导。
尝试教学法是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互动、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关键是进行不断地“尝试”,在“尝试”中体验,在“尝试”在感悟,在“尝试”中学会,在“尝试”中成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一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对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除了这些,我在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时的一些新举措具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每次新课前都让学生先预习,了解自己已会的知识点,认清学习的重难点,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把它解决了,重难点用符号记录下来,上新课时用以和同学对照讨论,有些同学就能把一些重难点知识直接讲解清楚弄明白了,生生之间的讲述和思维方式更为互通。但是依然以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为主要学习方法。
其次,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先让一名认为自己完全掌握好知识的学生来讲自己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把思路讲解给同学们听,同学大都会很认真的听,并进行分析。当尝试练习遇到问题时,由否定的同学也进行分析。通常会讲的学生通过大量的思维和查阅资料来证明自己的方法是对的,所以最后学生都能自己很好的解决问题。当然,也有遇到相争不下的时候,作为老师我再进行引导。
最后,尝试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针对性地进行讲授。我让已经理解的学生讲述给大家听,既增加了他的理解记忆,还让其他似懂非懂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思维上的梳理。再次讲课时,这个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哪些该讲,哪些要提问了。
这种师生换位的方法不需要教师一一讲解,既轻松又节省时间。可是教师不教,只让学生去学,能学好吗?学生的学习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尝试教学比较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尝试对于教师来说,说明你的教学已经达到“不教而教”的境界,你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会学”的素质。
二、让学生在黑板上共同订正,对于每个人来说,他很重视位高的人对他的评价,当他做错了,老师的建议会被他当作批评而产生自卑、逆反感。而同学之间通过合作学习,每个人都有对、有错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就会比较平衡,落差不大。这样大家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三、小组合作很重要,通常让前后两桌四人做学习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使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的学习取得了的成功,所产生的喜悦感将会激发学生更加主动去学习的兴趣,成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动力。从心理上得到巨大的满足,就会更乐于与他人分享,性格更开朗。
当前“双减”背景之下,作为一名老师,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当学生有做得不尽人意时,不防反思一下教学方法,本着“减负提质”的目的,尝试探索新课堂,使学生乐学、善思,提高课堂效果,真正实现学习数学的目标。
- 【发布时间】2022/9/13 11:46:02
- 【点击频次】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