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易县:深耕红色文化 发展红色产业

 

【作者】 万树清

【机构】 河北省易县县委党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在易县这块红色沃土上,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笔永远值得学习和传承的精神财富,也为易县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要深耕红色文化资源,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让红色文化赋能产业振兴。
  一、基本情况
  易县是晋察冀军区敌后抗日主战场之一,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涌现出众多感天动地的英雄人物,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解放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
  (一)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
  易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据调查统计,红色纪念场馆、烈士故居、革命遗址、革命烈士陵园(墓)等革命纪念地有51处。
  革命旧址(机关):易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地(冯家庄车湾沟)、易县抗日政权(西古县)、中共易县县委成立地(良岗)、易县县政府成立地(松山)、一分区造枪厂(大平地)、被服厂(张公铺)、军医所(甘河净、大富车)、供给部(水泉)、龙华县委、县政府成立地(大兴安)、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部(远台)、杨成武住过的宅院(良岗镇龙家铺)、八路军战地医院旧址(大兰村)、杨成武司令部旧址(小兰村、北管头、周庄、北娄山),共9处。
  烈士故居(旧居):白求恩故居(北管头、桑岗、甘河净)、崔洛唐藏伤员地(杏树台玉皇坨)、赵鹏飞故居(龙里华)、房扬达获救处(台底)、白志文旧居(龙泉庄)、唐诃旧居(梁格庄)、寒风旧居(晓新村)、姚雪森旧居(高陌)、五勇士五次阻击战及跳崖地(狼牙山).张文海牺牲地(奇峰岭)、李君玉、康瀚文纪念地(君玉村)、杨成武遇险地(五峰寨),共12处。
  革命遗址:大龙华战斗、团山战斗、黄土岭围攻战击毙阿部规秀小院(寨头)迫击炮架设地(白草坡)、白虹黄土坡战斗、匡山地道战、夺取金坡据点战斗、觉山坡战斗、门墩子山战斗、田岗惨案、东娄山惨案、东白涧惨案、菜园惨案、大圈(龙泉庄)惨案、淇村血井惨案、寨头惨案、万里长城-紫荆关,共16处。
  烈士陵园、烈士公墓:东旮旯烈士陵园、北娄山烈士陵园、大兴安烈士陵园、玉山铺烈士陵园、田岗烈士墓地、田旺烈士墓、北娄山烈士塔、南独乐村革命烈士纪念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西邵村烈士碑,共10处。
  红色纪念场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馆、黄土岭战役纪念馆,共2处。
  (二)非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
  晋察冀根据地特别是易县军民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的历史文献、图片、报纸、年画、杂志以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使用过的纸币、粮票、农具、生活用具等1000多件(组)。
  革命英雄(易县籍)9名:传奇将军宋学飞(东霍山)、传奇英雄张文海(南成城司)、扁担英雄刘万才(井尔峪)、孤胆英雄宁亚川(金家庄)、战斗英雄高成山(南大平地)、女英雄隰志华(林泉村)、北岳拥军模范崔洛唐(墨斗店)、爱民模范谢臣(西水冶)、国际主义战士梅庚年(五道河)。
  二、利用情况
  红色文化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革命象征,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易县县委政府在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红色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易县境内登记在册革命纪念地就有18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狼牙山纪念馆内部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内容比较翔实;对东旮旯烈士陵园、北娄山烈士陵园进行了维修改造,修建了围墙、水泥路、停车场、绿化设施。纳入文物保护级别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较好。
  (二)红色教育形成了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教育进农村、进学校活动。举办红色文化演讲会、红色故事会、报告会等活动。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媒体开设身边“红色课堂”、讲好身边“红色故事”专栏,感召凝聚群众永远跟党走,以红色文化推动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学生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牺牲地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
  (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近年来,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依托狼牙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红色文化为根基,以人文历史为依托,以原始生态资源为支撑,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旅游环境,提高狼牙山的知名度,依托红色旅游,发展旅游新业态,构建“以红色教育为核心,以主题民宿、特色餐饮、观光农业等为补充”的产业体系,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内涵挖掘不深。分布在深山区没有开发利用的红色资源影响力小,这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基本处于原生态保护状态,年轻一代对发生在身边的革命史实了解甚少,比如,易县的北管头村、北娄山村、周庄、小兰村都曾经是一分区司令部所在地,1942年的一分区司令部所在地小兰村是抗战期间最后一个驻扎地。而这有纪念意义的房屋前院已不存在后院房屋损毁严重,亟待维修保护。匡山地道因年深日久,部分已塌陷,知道的人很少。
  (二)宣传力度不够。现有红色资源点主要以实物展示为主,观光内容大多为静态陈列,再配以图片、文字,展示形式单一,仅仅停留在红色建筑观光和讲解层面,游客互动体验不强,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文物主管部门对红色遗址保护宣传的广度还不够,广大群众对红色遗址保护的认识不够、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
  (三)有效整合不足。红色遗址都有着丰富感人的背景故事,是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但是地处偏僻山区,经济基础薄弱、生活条件落后,以旧址参观、游览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红色文化资源与周边历史古迹、其他产业缺乏有效整合。
  四、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乡村致富,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推动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让红色文化赋能产业振兴。
  盘活资源,打造红色阵地。易县是革命老区,1927年11月,易县第一个党支部创建,红色的种子便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易县2万多人加入共产党,9774人参军,3781人流血牺牲,连同外籍烈士在内,共有6000多人的热血洒在了易县大地上。在这块热土上,发生了彪炳史册的大龙华战役、黄土岭战役、五壮士血战狼牙山、匡山地道战、门墩子山战斗。留下了聂荣臻、杨成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为了让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更好地启迪后人,易县在盘活红色资源上下功夫求实效,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因地制宜打造红色阵地,并挖掘这些阵地的红色文化内涵,讲故事、说历史,搞活动、广宣传,切实发挥好教育作用。例如,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馆、北娄山烈士陵园、黄土岭战役纪念馆、东旮旯烈士陵园等变成现场教学点,对当地党员群众进行红色教育,使老区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多地了解、认知和把握老区红色文化,用老区红色基因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提升道德素质。坚定老区人民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从当地革命史中凝聚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深入挖掘,打造红色品牌。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红色资源,打造当地红色品牌,不断扩大本地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是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狼牙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基地,抢抓先机开发特色培训课程,依托16个外设教学点,每年培训党员干部10万人次;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耕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中高尚道德品质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开发编写了易县中小学生党史教育读本《永远的丰碑》,通过线下线上将红色教育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实现红色基因传承与立德树人相结合,引导少年儿童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二是打造红色文艺品牌。整合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唐澍、李洛创、张文海、崔洛唐、隰志华等革命先辈英雄事迹,聘请专业人员创作红色文艺作品,把本地红色文化中勇于担当、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等品质在村民间广泛传播,用红色文艺经典引领社会风尚,用主旋律作品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感召凝聚群众永远跟党走。先后推出新编京剧现代戏《狼牙山》、河北梆子《狼牙山五壮士》、快板《狼牙山五壮士》、情景剧《根脉》、舞蹈《英雄赞歌》、大型红色教育话剧《红枫岭上》、《太行英魂》、独幕剧《半块饼子》,诗朗诵《东风浩荡万里澄》等一批优秀原创作品登上舞台。三是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推出现场教学、亲身体验和踏寻红色足迹活动,推出十条革命遗址走访路线,构建“红色文化旅游景点+A级景区”协同发展模式,打造红色之旅受教育、看巨变研学路线。2022年春节小长假,全县接待游客325266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516万元。
  融合发展,壮大红色产业。着力将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一体规划、一体设计,把红色文化与林果、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使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一是红色旅游+文化。近年来,狼牙山景区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山上建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山下建起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馆和五勇士纪念广场,延长产业链条,丰富景区业态,景区沿线村庄发展417个农家院、80个农业采摘园,全县直接参与旅游业的人数1.5万人以上,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搞活了农村经济,山村面貌焕然一新。二是红色旅游+农业。狼牙山镇、西山北乡16个村依托狼牙山景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林果产业,以绿色种植为基础,以采摘和观光为补充,丰富农业旅游功能,推动农业各个环节与红色旅游产业无缝融合,打造“重走英雄路、再登狼牙山”精品线路,带动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康养度假等休闲旅游的发展。辖区内的林果基地达到10万亩,其中石家统村、松山村等8个村人均果树200多株;东西水等5个村农家院发展到200多家,可同时提供2万人同时就餐、8000人住宿,吸纳就业人员500多人,以于家庄等村为中心千亩油菜花、牡丹园、桃花谷等更是人们春季旅游赏花的胜地。让游客既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又体验到赏花、采摘乐趣,还能在农家乐尝到原汁原味的美食。东西水、石家统、于家庄3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带动近60%农民增收。三是红色旅游+生态。游览于绿水青山之间,游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又能追寻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初心使命。近年来,易县大力整合红色资源,将零散的遗址遗迹系统梳理、串联起来,加以开发利用。龙西旅游路,连接起狼牙山红色景区、北娄山烈士陵园、南独乐村革命烈士纪念碑、易水湖风景区。游客徜徉在绿水青山之间,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既开阔视野又陶冶情操。同时,带动起上万户农民在家门口实现致富增收。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狼牙山景区“五一”期间累计接待47511人次,收入310万元。
  【本文系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定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2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发布时间】2022/10/3 11:16:25
  • 【点击频次】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