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怎样教学“整本书阅读”

 

【作者】 张淑芬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柳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整本书阅读”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式。
  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提出学生要“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想法,可见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推崇。
  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2019年:全国将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最大亮点就是加大古诗文的数量,并对阅读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呢?通过 课题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以下阅读策略:
  一、导读推荐,激发兴趣
  导读课的目的就是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兴趣,让孩子们喜欢阅读一本本好书,进而自主地、投入地反复阅读。然而,导读课的目标如果仅仅是“导兴趣”,则完全没有必要花上四十分钟的宝贵时间,有二十分钟足矣。因此导读课不仅要导趣,还要导法、导策略。导兴趣,相当于把儿童领进“葡萄园”;而导方法策略,则相当于教给儿童“摘葡萄”和“品尝葡萄”的方法,显然后者更为重要。
  1.讲讲作者和相关书评
  学生选择读物往往没有什么标准,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是别人的一些推荐。基于此,让他们听听编辑的建议或网上书评,讲讲作者,是一种重要途径。《绿野仙踪》的作者鲍姆的经历有些传奇色彩,在阅读之前给孩子讲讲作者的故事,尤其是他创作《绿野仙踪》的经过,就是个很好的导入。
  2.看看童书的封面
  童书封面的插图往往能反映书中的一些内容,让学生根据封面上的插图展开想象,猜测书中的内容,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以《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为例。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出现在封面当中,色彩柔和,格调温馨,非常漂亮。老师就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小家伙,介绍他们认识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到书中去寻找他们的故事。
  3.读读童书的目录
  读书前看目录很重要,让学生在没有深入读书前就对这本书的框架有个大致的了解。如《带刺的朋友》这本书,题目多数都很幽简洁有趣,推荐课上,教师出示目录,让学生说说你对哪个章节感兴趣?为什么?然后再猜猜故事情节,这时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充满期待。
  4.猜猜书中的插图
  优秀的童书,它的插图也是非常棒的。《夏洛的网》第一章节中小女孩弗恩抢夺爸爸手中斧子的画面,就有着很强的冲击力。这张图片一出示,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带入故事的情境中。这个女孩是谁,这个男人又是谁,女孩为什么要夺男人的斧子?他们纷纷猜测,大脑迅速运转起来。这样的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导读课上,老师要做的就是设置足够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在首,思尾,在导读的时候就考虑最后的主题探讨,做好铺垫,还可以对后面的阅读提出一些要求。有目的的阅读比漫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
  5.展开预测想象
  很多同学在读长篇著作的时候,翻了几页,觉得不好看,就不读了。可事实上很多书,往往精彩就在后头,所以,读长篇著作,读懂开头至关重要。一要抓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来读。二是根据有关暗示性的语言大胆猜测,猜测人物、故事情节猜结尾。预测像冒险一样好玩,阅读过程就是不断预测验证的过程,预测阅读是高级的阅读策略。
  二、及时推进,深入阅读
  整本书篇幅长,人物众多,故事情节复杂,如果等读完最后交流,一是内容多时间长学生记不清,再有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指导推进,通过总结提升、讨论交流、朗读赏析等方面,让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入阅读。
  1.多形式复述故事
  在学生读了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课前了解的多数人的阅读进度,在进度范围内,选择内容让学生复述故事。复述的时候可以配合游戏、表演等变换多种形式来进行。不管是什么书,它都有一定的章节,每个章节所讲的内容既与前后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学生读了每章之后,最低限度要能说出每章主要讲了什么,能大概讲述故事情节,讲讲对书中人、事、物的初步印象。这才能证明是真正读过了,否则,读与没读没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复述故事,也是一种检查与促进。在这个过程中,随机教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和复述故事的方法。
  2.围绕小主题讨论
  低年级的推进课可以听读、猜读、默读、演读的形式进行推进阅读。中、高年级可以结合导读单上问题针对重点章节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用学会的读书方法读好其他章节。如读杨红樱的《五·三班的坏小子》,可以按《“坏小子”的故事》《“坏小子”和女生的故事》《“坏小子”和老师的故事》《“坏小子”和军训的故事》这四个章节逐一展开交流,促进学生对故事中隐含的主题的逐步思考,感受“坏小子”的调皮、可爱、聪明、善良的特点。
  在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利用统整策略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故事的主人公出生在哪里?他的一生漂流过哪些地方?生边读书边梳理,将文本中相关的知识以及零散的细节在这些问题的牵引、串联下进行整合,就能将这本书的故事梗概大体上提炼出来。
  读《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时,教师利用联结的方法,设计了聊书的话题:“书中的外婆和我们的外婆有什么不同?书中的奶奶和我们的奶奶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这样,将书中的人物和学生生活中的亲人联系,通过对外婆和奶奶与现实的联结比照,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和谐,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本书的欲望。
  三.阅读交流,成果展示
  为了检验阶段阅读的成效,充分调动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的前期阅读得到师生的肯定,获得成就感,可以用阶段成果展示的方式予以推进。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举行讲故事比赛、猜谜语比赛、佳段欣赏会、“我是‘朗读者’”、人物评论会等活动,还可以举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小报评比、制作书签比赛、设计读书卡比赛……
  1.探讨书的主题
  书读完后,要对书的主题进行探讨,这是对整个故事、整本书的回顾总结与提升。这一探讨的过程就是领着孩子往高处走一走。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过程一定要与学生当下的生命相结合。在探讨主题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假如你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你跟故事里的人有相似的地方吗?这是让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链接。比如在《不老泉》读书交流会上,可以抛出这样的话题:如果你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温妮,发现了这口泉水喝不喝?假如你拥有这不老的泉水,除了你自己,你还会选择让谁喝?
  2.交流故事情节
  书的情节始终是学生比较关注的,作者一些独特的表达方法也会蕴含其中。对此,如果不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往往会留下模糊的印象。所以,读完要引导学生对书中一些重要的情节进行回顾,还要适时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写法完成这些情节叙述的。
  如读完《亲爱的汉修先生》进行交流:“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遗憾的、好玩的……”学生会选择不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汇报,这样可以丰富每一个学生读书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汇报交流,来完成对整本书的梳理,对学生来说就是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建立了整本书的基本框架。这本书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觉得悲伤,同时也感到很欣慰。”作者为什么这样结束这本书呢?通过这样的追问,让学生从整本书的角度思考主人公鲍雷伊成长的心路历程。
  3.分析人物形象
  除了科普类书籍,其他文学类、故事类书籍都是围绕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书读完后,要对人物形象做一次梳理、提升,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变得丰满、圆润,具有立体感。以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这本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通过学生汇报,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通过说喜欢谁,了解学生对这本书的理解程度,看他们是如何看待书中人物的。让学生说理由,就是通过书中的某些情节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来。人物形象的探讨分析可以根据每本书的编写情况展开。
  例如,《草房子》整本书读完后,可以直接按照人物进行交流,可以将一个人物或两个相近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交流。比如“秃鹤”和“细马”这两个人物有很多相似之处,让学生先说出对这两个人物的印象,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他们名字的由来,然后自己推测,看看作者为什么给这两个人起这样的名字。通过这样的探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同时明白作者给人物命名有时常常隐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最后,围绕“两个人身上哪里最让你感动”进行交流,理解“尊严”和“责任”的含义。
  4.续编故事
  好多书的结尾都留有悬念,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比如《特别的女生萨哈拉》阅读交流之后,想象萨哈拉之后的变化,最后有没有实现当作家的理想等,把它续写下去,或者创编属于自己的特别故事,也可以像萨哈拉一样写一写自己的心灵日记。
  6.创作思维导图
  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画思维导图,对整本书内容进行回顾,提升他们总结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以情节线为轴,可以人物线为轴,可以时间线为轴,也可以书中的一个故事为生发点展开,等等。思维导图创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这本书再阅读、再思考总结的过程。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介绍人物,介绍相关的故事情节,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更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5.编课本剧
  展演是最受学生们喜爱的,因为整个活动由学生,自编、自演、策划主持。学生为了演好,就要熟悉故事情节,深入人物内心,揣摩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每到这时小演员就认真地啃着“剧本”,一遍遍地排练。这种形式不仅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阅读和思考,也因此让学生喜欢上了作品里的人物,喜欢上了经典名著,丰富了精神世界。
  • 【发布时间】2022/10/3 11:20:40
  • 【点击频次】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