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 孙 珊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逸夫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针对学生生活体验感和日常生活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工作改革的主题性方向,其中小学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和生活气息最为突出的科目,对这一改革的推进有着更加明显的必要性和优势条件。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不揣冒昧,围绕“体验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一题撰文,并从多方面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对各位同仁的工作改良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小学美术;教学思考;实践策略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值身心发育的起步阶段,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情感几乎完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日常经历的基础上,并对存在于其中的人、事、物有着非常强的了解意愿和理解能力。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当中却没有真正重视、利用起学生们的这一普遍特性,将过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对课本内容的挖掘和理论输出上来,忽视了对生活素材的摄入、研究和开发,进而对他们的美术素养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务必要对生活体验式教学投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以期令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一、依托体验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完善开发生活中的美术资源
  (一)开发生活中的色彩教学资源
  “色彩”被誉为美术的灵魂,美术作品的魅力和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巧妙的色彩搭配而得到充分彰显。不少小学美术教师喜欢以“就事论事”的方式开展色彩教学,即将一种颜色孤零零地摆出来开始分析它的性质和常规美术运用方法,这并不利于学生对色彩形成生动的主观认知。针对这一问题,小学美术教师要擅长从生活中挖掘体现各种色彩之美感和表现效果的素材,以此作为开展色彩教学的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不同色彩的韵味,并认识到色彩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例如在讲解《春天的色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花园中,让学生自由观察这里的翠绿的小草、五彩缤纷的花朵和黝黑的泥土,鼓励孩子们数一数自己能够从中发现几种自己认识的色彩,并谈一谈自己希望给哪些眼前的景色换上什么别的颜色来让它们显得更美丽。
  (二)开发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资源
  美术元素的轮廓需要以线条作为支撑,对线条的灵活运用使构建多元美术形象的基本技能。很多小学生对于“线条”的理解常常会受到数学课上类似概念的影响,但美术中的线条远比数学课上的要丰富、灵活得多。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更多地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感受不同类型的线条在各种常见物品中的体现,带领学生感受这些线条的形态美和艺术感,继而为后续进一步的线条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比如对于《我们身边的线条》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合上课本,让大家从教室或者自己的生活记忆中找出各式各样的线条,如课桌直棱直角的边沿,家中花瓶所具有的曲线,洗手时水池里泛出的波纹,以及课本中的省略号做组成的“虚线”,等等。而后则可让学生试着将这些线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组合起来,看看都能勾勒出哪些有趣的形象。
  二、依托体验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完善学生生活美术修养的塑造
  (一)在生活中挖掘开展美术创作的灵感
  小学生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诸多事物都怀有既熟悉又好奇的复杂情感,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认知和表现方式来对这些事物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一普遍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多从自己身边寻找素材和灵感,让学生的美术目光更多地集中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上来,以此来引导学生真正体会美术“表现生活、升华生活”的作用和价值。
  比如对于《喜怒哀乐》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教师便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经历来感受不同的人在考试失利时、捡到丢失很久东西时、被突然打响的雷吓到时等不同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在表现这种情绪时都会有什么样的表情特征,并鼓励学生将这些特征作为重点画下来,以此来作为生活展现人物情绪的抓手。
  (二)在生活中提炼形成审美情趣的素材
  审美情趣是决定学生美术技法学习程度、作品质量乃至个人道德高度的重要因素。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重视起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正确塑造,带领学生通过对一些生活事物、现象和人物的具体品读,帮助学生正确感受“美”的含义并形成良好的判断“美”的标准体系,以便于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得到正确的指导。当然,这一项工作也要本着“和而不同”的原则进行,教师不要对学生非原则性的个性审美做过多干涉,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审美自由空间。
  例如对于《十二生肖》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组生肖中动物们的视频给学生看:蹦蹦跳跳的小兔、勤恳耕耘的黄牛、飞纵山涧的猛虎、摇尾作揖的小狗、憨态可掬的小猪,等等。学生们在欣赏这些动物的形象时,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从而进一步产生“自然是美”以及“自由是美”的正确认知,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美术创作和情怀成长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依托体验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完善学生生活美术情怀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借助细节观察而形成细节情怀
  很多小学生在美术创作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模板”思维,即将一些人物用画笔刻画得非常“高大上”,全然没有美术应有的真实性和细腻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生活观察能力的培养与强化。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美术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的细节,引导学生树立起细节情怀,使学生更加关注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和平凡的物中所蕴含的自然温情与平淡美好,并将其作为情感内核体现在美术创作中,以此来提升学生作品的水准和格调。
  例如在《和妈妈在一起》这一课中组织学生为自己的母亲画画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一些体现母亲性格的小事融和在自己的作品中,如:有的学生妈妈性格温柔,就可以画一画妈妈打理花花草草时的样子;有的学生妈妈风风火火的,就可以把妈妈健身时飒爽的一面表现在画纸上;还有的学生妈妈多愁善感,那就画下妈妈看剧时哭哭啼啼的模样来;等等。
  (二)引导学生参与生命培育而形成生命情怀
  美术作品虽然使以静态的方式来表现事物,但真正传神的美术佳作却可以让欣赏者感受到生命的美丽与活力。小学美术教师要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欣赏形形色色的生命,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昂扬和精彩,并将这些内容体现在自己的画作当中。此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小学美术教师甚至可以将一些植物盆栽或小动物带到教室里,让学生进行一场现场绘画,通过这个方式使学生更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生命的美好。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各自带来一种植物的种子,将它们种在写有自己名字的花盆中,并每天负责打理它们。在植物破土而出、茁壮长成和开火结果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画下它们当时的样子,最后集中起来制作成一本“生命轨迹”的小画册,并可组织学生来一次活动体验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和生命交织在一起的那份美好。
  结束语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为一门艺术气息浓厚的学科,小学美术本身就应当也必须体现出对日常生活的充分反映和有效映射,这样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引导效果。小学美术教师要切实认识并努力践行这一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优化对生活体验式教学的运用,围绕多元主题制定、实施、调整系统性的策略,能动而常态化地建立起美术课堂和学生生活之间的一道道桥梁,引导学生感受到美术的无处不在和巨大价值,并为他们将来更高阶段的美术学习和审美素养综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娟.体验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9):74
  [2]易天云.小学美术多元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3(04):91

  • 【发布时间】2022/10/3 11:24:12
  • 【点击频次】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