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关于初中后进生转化的思考

 

【作者】 刘文荣 杨振静 卞兴福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新安街道新安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中学是受教育者人生中的核心阶段,尤其是初中中学阶段,是中学生性格和心理养成的关键阶段。后进生作为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群体,若得不到适当解决,会导致厌学、辍学的道理。纵观现代教育中,在成绩至上的教育观念里,学业劣势无疑成为了后进生的软肋,在日常生活中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了解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现状,改变初中教育中后进生的处境在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后进生;初中教育;学校教育

  后进生这一概念可以追溯于19世纪末,美国学者摩根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从医学的角度界定了“学习困难”的内涵,在日后的相关研究中,逐渐衍生出“不良学生”、“后进生”、“差生”等的名词,其内涵主要是指该类学生的学习成绩落后于正常学生,进而推测该类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症,其发展也将落后于其他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以成绩为王成为了学校评价的主流方式,这会导致后进生群体产生负反馈效应,会越来越厌恶学校的生活,促使他们逃离学校,选择相应的“亚文化”来作为对知识和尊严的需求,越轨行为得到了不断强化,成为社会隐患的概率也在逐渐增大,故后进生问题不仅仅是学校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
  关于后进生如何形成问题,首先从内外部两个角度去分析,内部角度主要是学生自身,学生自我意识和思想认识的不全面;外部角度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同辈群体因素影响。在外部影响中,第一,学校是后进生边缘身份的塑造者,通过成绩至上的观念和规训化的管理方式,使后进生不断的边缘化。第二,教师是后进生不利影响的制造者,教师单一的评价指标和强制化的直接管理,后进生遭受太多的差别化对待,限制了后进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会造成后进生的边缘化发展,教师对后进生的歧视,贴不良标签的行为,会导致更多的学生去效仿,去歧视后进生,导致后进生慢慢脱离班级群体。第三,家庭是后进生窘迫境遇的助推者,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奠定学生经验和人格基调,但是家庭文化资本的匮乏、家校合作意识的淡薄、教育方式的不恰当和家庭教育期望的低下助力后进生的形成。第四,同辈群体是后进生反抗学校的引诱者,当同辈群体的价值取向与学校主流价值观一致时,同辈群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同辈群体的价值取向与学校主流价值观不一致时,同辈群里发挥着消极作用,促进后进生与学校产生冲突。
  如何改变初中阶段中后进生的不良处境,我们则可以通过学校、家庭、教师和同辈群体四方面去进行后进生转化这一命题。学校应该接纳个体差异,为后进生营造公平氛围,学校不应该一味追求升学率,学习的好坏也不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学校应秉持“注重学生差异化,注重教育公平”的观念。首先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的基础是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个体差异化,学会尊重与理解才是学校教育中应该注重的问题,学校氛围对于学生心理和人格养成的至关重要,学校不应因为学习的好坏将教学资源进行倾斜,后进生不是失败者,而是不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学校给予的应该是帮助与引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才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教师应尊重差异,关爱后进生,教师作为初中生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直接接触学生的成长,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去改进教育方向,首先,教师要反思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目前很多教师往往把精力投于优等生身上,对后进生置之不理,甚至给他们贴上不良标签,学生通过学习教师的行为,往往会对后进生产生排挤心理,使后进生慢慢边缘化,其次,教师应反思教学行为是否存在偏差,教师在互动评价过程中,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应该因为是后进生就不给他们发言的机会,或者进行过多的批评,而是要激励他们去发言,给他们更多的自信,赋予每个学生平等发言的机会。最后,教师应反思课堂教育是否正确,在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后进生的现状,不应该只注重优等生的学习进度,考虑到学习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避免用抽象的语言去讲授,讲解过程更加注重梯度,让处于每一个学习层次的同学都能在课堂中拥有参与感,后进生也可以赶上教师进度,拥有更好的课堂体验,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家庭教育应增长教育智慧,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家长是学生的榜样,家长的行为对学生产生关键影响,作为家长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充实家庭文化资本,减少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几率。其次,家长应提升学生期望,增加对学生的学习关注度,目前很多家长对子女教育抱有负面影响,只要不惹事,学好学坏无所谓,这一个家庭观念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了后进生在学业上的自我效能。最后,家长应更加注重家校合作,辅助教师进行教育,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同辈群里应抵制亚文化发展,在众多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初中生往往丧失鉴别能力,完善同辈群体的非制度行为规范对成员行为的控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学校要积极举办正能量的活动,凸显主流文化和宣扬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沟通,避免学生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
  总之,后进生的负反馈会加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概率,是因为该类学生群体在学校往往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水平呈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导致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注重于理性,缺乏相应的感性思考,存在极大的片面性,学生反抗性与矛盾性的叠加,导致对教师和家长产生叛逆,慢慢的偏离了主流文化,关于后进生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从社会学视角去思考问题的学者较少,故本文从社会角度去分析后进生转化问题,将后进生的产生归结为学校、教师、家庭和同辈群体因素影响,并对其各自提出相关建议,将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理论文献。

  • 【发布时间】2022/10/3 11:27:32
  • 【点击频次】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