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 要】 知识是学生自主去发现、探究、学习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效果,促使学生数学学习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学生有了自主学习能力,他们会在预习或课堂教学中去积极思考,去触类旁通,去举一反三,多渠道求证,多渠道解题。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是考证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最直接的手段,对在小学阶段就讓学生思维敏捷和超常具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更加困难,加上小学生自身的思维正在发展阶段,极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出现不认真的不良现象,并会因为数学知识的困难性,产生对数学知识的畏难心理,都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针对于这些不良教学现象,教师应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以及对学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而运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数学情境的方式,全面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深度探索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从内心消除对数学知识的畏难心理,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数学学习效果。
举例来说,在学习《测量》这节课时,先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各种测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视频,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学习价值,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对课本中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再各自说一说自己的学习结论。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对学生的学习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是先让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算或怎样推导的?然后鼓励学生能否通过自学、小组合作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让学生从原有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说明和掌握新知,正如大纲指出的: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克服了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的轻思维、重结果、轻能力、重模仿的现象。
三、注重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注重过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总是由弱到强,由盲目到有依据。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性质”,“比的性质”时,首先通过提问勾起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回忆,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学生由于有了先前的知识基础作铺垫,很容易就能找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学起来就不困难了,觉得这些推理是有依据的,因而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能依照这种方法进行自学。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加工、处理、分析、概括,可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种学习能力。由此看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从学习方法入手,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学习材料,让他们通过自己能力去研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达到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取新知,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内容不应只是课本例题的简单重复,应该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通过精心的练习设计,学生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①强化基本练习,突出测试反馈的主导意向。基本练习主要是调查学生理解新知的程度。通过分散练习,集中练习,可以暴露学生理解、应用新知的矛盾和差异,以便及时矫正、调整。故而基本练习要强调练习的独立性、全员性、全方位性和反馈的及时性。②加大综合练习力度,突出练习的训练性。综合练习是在学生基本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以巩固、深化新知为主要目标,通过变式题、对比题、综合题等形式进行强化训练,并在训练中熟中生巧。③提倡“一题多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时,常会出现一道题目有多种解法现象。适当并适度地进行“一题多解”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鼓励动手操作,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鼓励学生实时地进行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的重要方式。众所周知,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仍然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又不够强,一般来说,他们目前只能比较直观形象地去理解事物。因此,想要协调好学生与教材之间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将教材知识点直观地显示出来。而动手操作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具有一定的效果。教师需要在平時多利用一些教具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把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化作实际的各个活动,并鼓励学生去动手尝试。在动手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从中获取大量的数学知识,并且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变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进行教学,降低知识的抽象性,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预习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瑾.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2,(23)
[2]胡勇.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 【发布时间】2022/10/3 11:30:51
- 【点击频次】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