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探究

 

【作者】 白 茹

【机构】 新疆乌苏市八十四户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而且也可以拓展优化语文课程教育的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发挥教学主观能动性为动力,以语文各模块教学为主渠道,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中,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升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 教学策略;价值观念;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锤炼学生优良的道德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笔者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面素质,培育“四有”新人。
  一、有效利用教材讲义,把握爱国主义教学重点
  中文教科书收录了许多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供小学各年级的学生阅读和欣赏。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科书提供的丰富材料,以教给学生有关爱国主义的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对这些文章所体现的思想和情感的深入分析,从而让他们体会到文字背后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卷都有一定比例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从多重角度与维度反映了新时代祖国的雄伟和可爱,把爱国主义具象化、充实化。综合分析全套小学语文课本,有许多文章描述了中华民族的山峦、水域、事物和人民的美丽,形成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体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精美且富有爱国主义的文章来教育学生。通过字里行间的体悟、课本插画的感知、潜移默化的熏陶,激发且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与崇敬油然而生。
  二、创设沉浸式教学,培植爱国主义情怀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生动的图像来说明,不需要其他方法。换句话说,通过图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表达的观点。因此,为培植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必要建立与教科书有关的语境,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深入学习教科书的内容,加深整体认识。当学生沉浸感受图像时,教师的感情是诱导他们内在感受极其重要的外在条件。在沉浸式教学中,通过对对象的不断识别,学生的情感也会不断增强。随着学生的认知过程不断变化,他们的情绪也易波动变化。因此,在学生情感发展阶段,有必要给他们正确的指导,以形成正确的观念,使“思想”因素融入“情感”教育中。由于“情感”和“道理”有着不可分割且相互渗透的关系,鉴于学生的特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强调情感培养的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情感发展不够稳定,除了动之以情,更要晓之以理。情感的激发加持正确的观念引导,从而更好地培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讴歌英雄人物,引导学生自主判断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民族。教师在讲授讴歌英雄的作品时,可以利用文中人物典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自主判断。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除了具有非凡的能力外,还具有非凡的精神和情操。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例如,文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首先告诉我们,年仅十二岁的周恩来到我国东北地区,在那时东北是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焦点。看着那块外国租借地,他听到叔叔的叹息,说:“中华不振”,这引发了他的深思。然后,文章描述了他和他的同学们闯进租界,目睹了一位中国人受到洋人的欺凌却无处为自己的正当权利发声,然后描述了年轻的周恩来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这三件事情,笔者将一个饱含爱国深情、胸怀远大抱负的少年英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这三件事的讲解向学生阐明当时的时代背景,将同学们在那个时代课上的各种回答如“为做官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等与少年周恩来的回答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对比思考作品中人物思想境界高度的不同,激发起向伟人学习并付诸实践的热情,鼓励学生认真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持守赤子之心,树立精忠报国的理想抱负。再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梅兰芳蓄须》一文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重点去感受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他是如何想尽办法拒绝为日本人表演的?”梅兰芳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情境去感悟体会,从而引导学生激发起对梅兰芳的敬仰之情。同时,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背诵或讲述英雄故事,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朗诵比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所必需的阅读技能,还可以表达他们的情感。学生多次大声朗读时,会加深对作品所传达的爱国情怀的体会,并逐渐受到精神熏陶。
  四、优化语言描述,加深爱国主义思想感悟
  教师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周边的生活,加深他们生活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悟,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作文练习中。首先,将家乡作为教育的基础,因为爱国主义情怀发源于对家乡田野、对家乡道路和对家乡青山绿水的热爱。在较低的年级,教师可以带孩子们爬上高处,眺望远方,并通过了解东南西北和看家乡的全貌,用心感受“我们的家乡真的很美”,然后针对这个话题进行口头作文。在中年级,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家乡的景点和新村建设来进一步体验家乡的美丽,并进行写作练习。高年级的学生则可带领至家乡的河畔散步,去山顶眺望,引导他们领略山脉和江河的雄伟气势,并获得涉及家乡青山和绿水的各种主题。如果趁机进行相宜的言语锻炼,将会加深学生对祖国河山的感情,并使他们的认知更加清晰。就方法而言,有必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描述或叙述的想象力发展上。通过适当的指点,引导学生把心里想的,通过他们学到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绝不应是苍白的说教,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根据汉语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境界得到提升,就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爱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云翠.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语文教学中[J].山西成人教育.1995,(10).41.
  [2]胡靖.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策略[J].新智慧,2019(32):136.
  [3]容善珍.以小学语文为载体,培养学生爱国情感[J].小学生(下旬刊),2019(03):34.
  [4]吴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08):42-43.

  • 【发布时间】2022/10/3 11:31:37
  • 【点击频次】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