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学科的要求是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人文内涵、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高中生正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知识日益丰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逐步形成。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其自身成长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应充满人文性。?教育文化学的理论认为,人文教育只有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人文文化的学习和创造来进行。一方面,人文教育必须依据高中生人格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加强人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道德、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历史学科在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达到“立人”这一目的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历史教学更应将人文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其中。可是,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的异化、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够。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人文内涵、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设置多样化评价标准,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人文内涵,唤醒学生美好情操
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情感,让丰富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的美好情操。例如,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屈辱的历史,在必修1政治史教材中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内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强烈的刺激,列强的侵略,迫使中国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了解了这段屈辱历史,让人义愤填膺。在反侵略斗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海龄、葛云飞、邓世昌等爱国军民可歌可泣的反侵略精神,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善于汲取其精华,作为育人的营养历史是具人文性的学科,选进现行历史教材的都是一些蕴涵着深刻人文内涵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感悟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呼唤其内心的人文素养。教学中穿插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印象深刻了,逐渐改掉陋习,形成高尚的人文素养。
二、通过典型人物介绍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
历史学科内容繁杂,历史人物是穿插期间的重要元素,教师要抓住典型的史实,对学生进行教育。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培养学生树立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的做人志向。
历史教学中有许多这样的内容,如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历史人物的业绩及其主张,都集中表现了他们人生观方面的中华美德。培养这方面的美德对于青年树立远大志向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第二、培养学生形成忠于信仰,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人对生死的要求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在古贤看来,生命诚可贵,信仰价更高,两者矛盾时,为了保持信仰和气节,应该献出自己的生命。历史上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如文天祥、谭嗣同等,都是由于它们具有忠于信仰、舍生取义的崇高美德,为后人所敬仰。
第三、培养学生养成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劝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要使学生意识到贫贱不移其志是上述精神的表现之一,富贵不移其志是这一精神的集中表现,敢于承受艰难困苦和失败挫折是这一精神的典型体现,并使其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
三、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我们要敢于打破封闭、狭小的历史课堂教学空间,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入社会,让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丰富多彩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设多样化的历史学习情境,从而培养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社会,去感受古代遗址或当地文化景观散发出的人文气息。各地的文化遗迹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经得起我们用古代或现代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推敲。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人文景观,可以促成古人的文化精神、智慧力量内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并孕育出新的人文精神。我们要不断创造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悟、体验。另外,开设选修课、举办各类讲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四、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肯定学生的人文成长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模式下仅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学分认定,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结合家乡乡土特点进行历史追忆,写调查报告;结合现实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写小论文;自己制作历史小报等。发挥他们的特长,给他们的活动打分。从多角度去评价学生,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两者相结合。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必须站在当前教改的前列,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性。
- 【发布时间】2022/10/3 11:33:13
- 【点击频次】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