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教师结对轮岗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但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差异使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目前主要体现在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上。因为教育资源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均衡,也体现在教师人员配置的均等化。虽近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的推进,城乡学校在"硬件"上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城乡学校在"软件",即师资上的差距却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大。为解决城乡学校师资非均衡化的问题,国家大力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政策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教师结对轮岗;均衡发展;教师发展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也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阶段。因为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特别是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仍存在明显差距。本文就实施轮岗交流政策的必要性、促进学校发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借鉴参考素材,从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一、教师结构不均衡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推进,城乡学校在"硬件"上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城乡学校在"软件"上,即师资上的差距反而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大。从教师职称看,城区学校拥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农村学校高,从教师学历看,城区学校拥有研究生、本科学历的教师也比农村学校教师比例高得多,而且目前武隆区的农村几乎没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因此无论是在教师职称、教师学历上,城区学校教师的质量都要远远优于农村学校教师。不仅如此,教师的年龄和实际的教龄对教师授课效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以桐梓中学为例,由于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居多我校教师的平均年龄在26岁左右。这虽让我校成为了一只活力十足年秋队伍,但如何让教师迅速成长独挡一面就成了目前我们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具体情况结构
桐梓中学一所距武隆县城84公里海拔一千米的“边远高寒”地区的学校,学校百分之七十八的孩子是留守儿童,长期生长于隔代教育的环境下,不仅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低自尊、少自信”现象尤为突出,在根本上阻碍了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阻碍了他们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混学”、“厌学”、“辍学”等教育问题。而且各家庭对待学生学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比如,疫情网课期间,教师在上网课时,家长让学生先去田里丢肥料,再回来上课。甚至有些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只是来学校长个子的,毕业后就去打工。
三、教师轮岗政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政策最早源教师交流政策,侧重于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分享,不涉及教师岗位的调换。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政策不断发展、完善。
(一)学校轮岗方式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成为桐梓中学的一项传统。即学校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或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曾获区级以上优秀班主任称号或其它德育工作荣誉称号或者有丰富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担任师傅。与教龄在三年或三年以下(如工作需要可放宽至五年)的新教师实现青蓝结对;以及与武隆中学结对帮扶,指派我校新教师到武隆中学跟岗学习一周。
(二)学校轮岗具体措施
师傅(本校教师)向徒弟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文章,使其开阔视野,不断充实。并通过每月听徒弟课至少2节,及时队徒弟进行指导以及意见反馈。
通过精心指导徒弟备好课,审查徒弟批改作业情况以及讲评是否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徒弟快速成长,徒弟每学期上公开课不少于2节(1节教研组内,1节备课组内),基本流程是:自己备课——指导教师指导——组内说课——修改教案——公开课——虚心听取意见——教学反思。并每月写一份教学反思或教学体会、教学随笔。每一学期末上好1节较高水平的汇报课,结对期末上好1节验收课。主动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听课要认真记录,写出体会或个人见解。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去别的学校跟岗学习,则要求教师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心得。并回校后上一堂示范课。
(三)学校教师轮岗效果及问题
师徒结队模式得到全体师徒的一致好评,这一教研模式的推进从根本上撬动了教师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它不再是简单的师徒帮扶,而是以教师专业学习、解决学科问题为核心,以教研组打磨精品课为主要手段,以组内同课异构、同构异课自主化实践和展示性评价为主要抓手,师徒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学习型团队。师与师在思维碰撞中促提升,最终使师徒在流动中扩展视野。
城乡学校之间的师徒结队研修能真实开展协同教学、同伴互导,并在合作中促双赢。使参与的教师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以及城乡师徒之间的专业能力实现从分散”到“系统”的结构提升,以及“传授”转变双方的“共进”。同时通过与城区学校的师结对活动的整合带动更多年轻教师成长,实现整个区域内教师的集体共同成长。
但学校之间的距离使得区域内轮岗教师的“时间成本”“专业成本”和家庭等个人素,影响着教师轮岗的工作状况,会降低教师轮岗参与的积极性。农村学校轮岗教师到城区学校,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从同事、师傅再到学生完全要重新建立关系,再加上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轮岗时对于生源差异也需要教学方法上的调整,给轮岗教师的专业认同和认可带来了挑战。
对教师结成师徒,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上我们理应充满期待。如何更好的开展结对帮扶?解决区域内结对帮扶出现的一些问题等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阀贾建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问题及其改进阴.教育发展研巧,2008(20)
[2]崔允―、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教育研究,2008(6)
(《基于捆绑机制下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的实践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关键词】 教师结对轮岗;均衡发展;教师发展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也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阶段。因为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特别是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仍存在明显差距。本文就实施轮岗交流政策的必要性、促进学校发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借鉴参考素材,从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一、教师结构不均衡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推进,城乡学校在"硬件"上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城乡学校在"软件"上,即师资上的差距反而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大。从教师职称看,城区学校拥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农村学校高,从教师学历看,城区学校拥有研究生、本科学历的教师也比农村学校教师比例高得多,而且目前武隆区的农村几乎没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因此无论是在教师职称、教师学历上,城区学校教师的质量都要远远优于农村学校教师。不仅如此,教师的年龄和实际的教龄对教师授课效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以桐梓中学为例,由于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居多我校教师的平均年龄在26岁左右。这虽让我校成为了一只活力十足年秋队伍,但如何让教师迅速成长独挡一面就成了目前我们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具体情况结构
桐梓中学一所距武隆县城84公里海拔一千米的“边远高寒”地区的学校,学校百分之七十八的孩子是留守儿童,长期生长于隔代教育的环境下,不仅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低自尊、少自信”现象尤为突出,在根本上阻碍了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阻碍了他们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混学”、“厌学”、“辍学”等教育问题。而且各家庭对待学生学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比如,疫情网课期间,教师在上网课时,家长让学生先去田里丢肥料,再回来上课。甚至有些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只是来学校长个子的,毕业后就去打工。
三、教师轮岗政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政策最早源教师交流政策,侧重于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分享,不涉及教师岗位的调换。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政策不断发展、完善。
(一)学校轮岗方式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成为桐梓中学的一项传统。即学校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或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曾获区级以上优秀班主任称号或其它德育工作荣誉称号或者有丰富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担任师傅。与教龄在三年或三年以下(如工作需要可放宽至五年)的新教师实现青蓝结对;以及与武隆中学结对帮扶,指派我校新教师到武隆中学跟岗学习一周。
(二)学校轮岗具体措施
师傅(本校教师)向徒弟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文章,使其开阔视野,不断充实。并通过每月听徒弟课至少2节,及时队徒弟进行指导以及意见反馈。
通过精心指导徒弟备好课,审查徒弟批改作业情况以及讲评是否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徒弟快速成长,徒弟每学期上公开课不少于2节(1节教研组内,1节备课组内),基本流程是:自己备课——指导教师指导——组内说课——修改教案——公开课——虚心听取意见——教学反思。并每月写一份教学反思或教学体会、教学随笔。每一学期末上好1节较高水平的汇报课,结对期末上好1节验收课。主动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听课要认真记录,写出体会或个人见解。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去别的学校跟岗学习,则要求教师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心得。并回校后上一堂示范课。
(三)学校教师轮岗效果及问题
师徒结队模式得到全体师徒的一致好评,这一教研模式的推进从根本上撬动了教师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它不再是简单的师徒帮扶,而是以教师专业学习、解决学科问题为核心,以教研组打磨精品课为主要手段,以组内同课异构、同构异课自主化实践和展示性评价为主要抓手,师徒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学习型团队。师与师在思维碰撞中促提升,最终使师徒在流动中扩展视野。
城乡学校之间的师徒结队研修能真实开展协同教学、同伴互导,并在合作中促双赢。使参与的教师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以及城乡师徒之间的专业能力实现从分散”到“系统”的结构提升,以及“传授”转变双方的“共进”。同时通过与城区学校的师结对活动的整合带动更多年轻教师成长,实现整个区域内教师的集体共同成长。
但学校之间的距离使得区域内轮岗教师的“时间成本”“专业成本”和家庭等个人素,影响着教师轮岗的工作状况,会降低教师轮岗参与的积极性。农村学校轮岗教师到城区学校,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从同事、师傅再到学生完全要重新建立关系,再加上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轮岗时对于生源差异也需要教学方法上的调整,给轮岗教师的专业认同和认可带来了挑战。
对教师结成师徒,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上我们理应充满期待。如何更好的开展结对帮扶?解决区域内结对帮扶出现的一些问题等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阀贾建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问题及其改进阴.教育发展研巧,2008(20)
[2]崔允―、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教育研究,2008(6)
(《基于捆绑机制下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的实践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 【发布时间】2022/11/15 9:24:33
- 【点击频次】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