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实施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中课程教学标准中最新的变化点是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变化点也同时说明,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罗列出来,很难使学生真正了解、掌握和分析地理现象与地理事实内在联系与规律,更别提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对此,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本文针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与具体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创设情境;因材施教;策略
所谓探究式教学,指在课堂活动中,以课本教材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前提,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鼓励学生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发言,通过集体、小组和个人等多种教学形式的释疑解难活动,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教学手段。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并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合作讨论,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传播对象,但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播培养了学生的被动学习习惯,不利于启迪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在需要创新人才和综合人才的时代背景下是不可预期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和推进,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把教学主体还给学生。通过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探究式教学通常是通过提问来进行的,提问的设置应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与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直接相关。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能量投入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探究性问题可以实现地理知识魅力的渗透,促进学生对地理有更强的兴趣。
提高综合素质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法的核心所在,在高中地理课堂实行探究式教学,首先需要确定探究性问题,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情与学习状况,基于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目的,设置探究性的问题。结合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教师要激发其在地理学习中的兴趣。学生对宇宙的奥秘往往处于有所耳闻,但又不甚明了的状态。通过形象、直观的方法进行演示和讲解,化抽象为具体,创设情境。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为学生设置难度适中、逻辑性强的思考题,设置问题情境,以便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解宇宙与地球的联系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相关的素材,如与宇宙相关的音像材料。并穿插一些问题,如地球的周围有什么星体?它们的位置是什么?谁知道宇宙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这样的一些能够发散思维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提问,有助于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可以实现根据课堂进展灵活调整教学设计。
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的智力发展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对学习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对全班学生采取一样的教学方法,恐怕会使一些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与之相对的进步。比如,地理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代表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对优等生教师可以要求严厉,要求高一些,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待中等生主要是要求其向优等生迈进,对待学困生,则只需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做题技能和基本的地理知识就行。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避免因统一的教学要求,而使一些学生得不到发展。除了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注意因人而异,所谓的因人而异,即指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成熟度是不同的,有些男生的学习成绩差,并不仅仅是因为贪玩,而有些教师就把原因仅仅归咎于贪玩不爱学习,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这些学生得不到应该有的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人而异。
三、设置探究问题,激发探究思考
一般而言,探究式教学法都是以问题为课堂教学中心展开的,在问题设置过程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对知识的渴求与欲望。若设置的问题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生积极性会大幅度降低,教学效果势必不会理想。因此,在地理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发展学生探究思考能力。例如,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在春季容易出现沙尘天气,给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危害。这对我国建设与发展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是一个值得探究性的问题:(1)从我国气候现象出现提问,如“华北地区为何在春季易出现沙尘天气?”(2)从未来发展角度出发提问,如“如何预防与治理北京的沙尘天气?”(3)从西部大开发出发提出问题,如“现如今,西部大开发是全民公投关心与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我们应当来如何权衡西部环境和发展之间的问题?是以生态环境为先,还是以牺牲环境换取快速发展为代价?”通过这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探究思考能力,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的价值会越来越大,地理学科中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也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高中地理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燕.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对策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2.
[2]杨旭.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中应遵循的原则[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关键词】 创设情境;因材施教;策略
所谓探究式教学,指在课堂活动中,以课本教材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前提,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鼓励学生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发言,通过集体、小组和个人等多种教学形式的释疑解难活动,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教学手段。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并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合作讨论,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传播对象,但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播培养了学生的被动学习习惯,不利于启迪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在需要创新人才和综合人才的时代背景下是不可预期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和推进,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把教学主体还给学生。通过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探究式教学通常是通过提问来进行的,提问的设置应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与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直接相关。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能量投入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探究性问题可以实现地理知识魅力的渗透,促进学生对地理有更强的兴趣。
提高综合素质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法的核心所在,在高中地理课堂实行探究式教学,首先需要确定探究性问题,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情与学习状况,基于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目的,设置探究性的问题。结合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教师要激发其在地理学习中的兴趣。学生对宇宙的奥秘往往处于有所耳闻,但又不甚明了的状态。通过形象、直观的方法进行演示和讲解,化抽象为具体,创设情境。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为学生设置难度适中、逻辑性强的思考题,设置问题情境,以便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解宇宙与地球的联系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相关的素材,如与宇宙相关的音像材料。并穿插一些问题,如地球的周围有什么星体?它们的位置是什么?谁知道宇宙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这样的一些能够发散思维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提问,有助于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可以实现根据课堂进展灵活调整教学设计。
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的智力发展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对学习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对全班学生采取一样的教学方法,恐怕会使一些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与之相对的进步。比如,地理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代表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对优等生教师可以要求严厉,要求高一些,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待中等生主要是要求其向优等生迈进,对待学困生,则只需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做题技能和基本的地理知识就行。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避免因统一的教学要求,而使一些学生得不到发展。除了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注意因人而异,所谓的因人而异,即指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成熟度是不同的,有些男生的学习成绩差,并不仅仅是因为贪玩,而有些教师就把原因仅仅归咎于贪玩不爱学习,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这些学生得不到应该有的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人而异。
三、设置探究问题,激发探究思考
一般而言,探究式教学法都是以问题为课堂教学中心展开的,在问题设置过程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对知识的渴求与欲望。若设置的问题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生积极性会大幅度降低,教学效果势必不会理想。因此,在地理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发展学生探究思考能力。例如,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在春季容易出现沙尘天气,给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危害。这对我国建设与发展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是一个值得探究性的问题:(1)从我国气候现象出现提问,如“华北地区为何在春季易出现沙尘天气?”(2)从未来发展角度出发提问,如“如何预防与治理北京的沙尘天气?”(3)从西部大开发出发提出问题,如“现如今,西部大开发是全民公投关心与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我们应当来如何权衡西部环境和发展之间的问题?是以生态环境为先,还是以牺牲环境换取快速发展为代价?”通过这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探究思考能力,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的价值会越来越大,地理学科中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也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高中地理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燕.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对策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2.
[2]杨旭.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中应遵循的原则[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 【发布时间】2022/11/15 14:20:27
- 【点击频次】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