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以古琴曲《梅花三弄》为例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意境创设

 

【作者】 王佳凤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梅花三弄》是一首优秀的古琴名曲,它以梅花为题材,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高洁不屈的坚强性格。这也是一首表意的乐曲,以此借喻品格高尚的人。全曲音色清幽,音节舒展,意境宁静、悠远。本文尝试以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教学为例探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美的意境创设问题。
  【关键词】 古琴曲《梅花三弄》;意境美;音乐体裁美;音乐题材美

  意境是指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本体感受。古琴音乐的美能令人陶醉,古琴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唤醒心灵让人进入到最纯净的意境。当聆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在享受乐曲给我们带来美感的同时,更多的是通过想象,不自觉地捕捉和领会到其中更深远的东西,音乐本身呢,是体现美的一种载体,学生的音乐学习也是自觉的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国传统音乐讲究意境美,陶冶情操是首选。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中就能够看到,它以梅花为题材,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高洁不屈的坚强性格。同时也象征着古代文人雅士那种品行高洁追求一种恬淡、闲适、身静和悠远的境界。古琴曲《梅花三弄》的主要演奏方法从容的吟、猱、绰、注,附点旋律节奏的运用和清脆晶莹的泛音主题音色,将这种生命本体感受表现出来在追求人生的意境的同时表现出来了对生命的某种体验和领悟。这首欣赏曲的演奏也更凸显了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人格美、意境美的审美境界。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不同于其他的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非直观性音乐的形式通过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强弱、力度的大小和不同音质、音色的规律性的组合来凸显音乐性,从其形式上来看,不如视觉视听艺术易于感知。音乐中尤其是古典器乐,蕴含着宽泛的内容和意境,要通过间接的感受,通过联想体验等实践活动才能更好的进行领悟。因此,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应该重视课堂意境的创设运用多种手段,通过肢体、语言、实践、体验、电教、诗画、情感故事等方面的融合构建为音乐教学营造出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在欣赏课古琴曲《梅花三弄》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 音乐的烘托视听结合创设意境 导入新课
  古琴作为一种民族乐器说实话还是小众乐器人们知之甚少。古琴曲对于学生而言,陌生又遥远,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国古琴曲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对中国古典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是我首先思考的问题,不论是故事导入还是制造悬念导入都不如视听结合来的更直接,于是我决定运用电教手段制作梅花图和古琴演奏曲结合来激趣导入新课。
  有关研究表明,视听结合的欣赏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比例为81.8%,听觉则为54.6%。因此,用先进的电教设备,通过视听的手段创设音乐的情境,可以使欣赏者感受到乐器深层次的内容,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同时也能直观地感受到梅花的清雅意境和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品格。我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展开初步联想,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也更有利于儿童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来创设意境,让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二、 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自主探究学习
  在视听结合创设构成音乐意境后,教师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各种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学生在体会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古琴音乐的旋律、音色摩擦声和节奏等赞叹不已,并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愿望。此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使表达的不够完美精准教师也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教学的深化。视听结束后我及时抛出问题:“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古琴,古琴的音色淳和、淡雅、清亮、悠远、古朴)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古琴吧!古琴实物出示背景音乐播放《梅花三弄》教师不停的提出设问,帮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探究了解古琴的基本构造、历史和经典典故,有助于学生扩大视野,提升学习效率。
  三、 用视唱主题营造意境 实践体验学习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罗浮》。相传为东晋朝桓伊改古笛曲《落梅曲》为《梅花三弄》之调,后由唐代颜师古谱为琴曲。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全曲音色清幽,音节舒展,意境宁静、悠远,古琴的音色更赋予了梅花的清雅难怪明代杨伦《伯牙心法》中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教师简介作品后引导学生聆听主题曲泛音段落,并跟琴视唱主题曲,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教师创设的意境之中,就会用非常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梅花主题,而这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歌唱,是最动人心弦的。这首作品为什么取名为“梅花三弄”?“三弄”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在音乐中寻找答案吧!(观看李祥霆老师和张萌老师的独奏视频)
  四、 用示范演奏表现意境  促使教学直观形象 
  如果在教学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的乐趣,真正的体验古琴音乐的美和美的古琴音乐,从而得到艺术的熏陶,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感受音乐的意境,示范演奏是最直观也是最好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亲自操缦演奏散音、按音、泛音片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泛音法天,空灵飘渺;散音法地,低沉浑厚;按音法人,如同人声吟唱的古琴音色特点。第一部分的引子演奏《梅花三弄》的音色变化鲜明,开始以散音为主节奏自由,速度较慢,散音与按音在F音上同音反复形成对比。此段表现了苍茫大地,万物凋零的远景,演奏的时候下肢应该通过合适的力度,使整根琴弦充分的震动,从而使出音沉稳有力。
  “一弄”的泛音部分紧跟引子之后,该段节奏活泼,富于动感,犹如梅花正星星点点的点缀枝头,若有若无,含苞待放,表现了梅花的静态美,演奏时下准区的泛音音量微弱,音高较高,力度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以平稳舒缓的节奏演奏。
  “二弄”的力度加强,情绪比较激动,此时泛音低八度演奏的时候应该有明快的节奏感,每个音应该柔美明亮与第二段形成对比,中准音区的音量较大,音色坚实,犹如梅花傲雪绽放,展现美丽,散发清香。
  “三弄”出现的梅花主题演奏区域,在古琴的上准区,音色明亮清晰,铿锵有力,节奏感强烈,是情绪进一步的升华。曲调更添了一份活泼动感,表现了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进一步刻画出了梅花不畏雪屈,傲然挺立的形象。
  此曲是从“散起”到“入缦”,然后不断加速,节奏和指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整体结构一气呵成。到了第十段,用了古琴曲中十分常见的“入缦”,泛音的尾声部分则将节拍放慢,一切简化,最终结束,实现了整体结构的浑然一体,和大多数古琴曲的旋律发展手法一样。古琴音乐的美学中包括乐曲结构的一气呵成和细节处理的灵活多变,这两个关键点,在一曲《梅花三弄》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五、 用诗画来营造意境 拓宽音乐的视野
  记得作曲家贝多芬曾经说过:当我作曲的时候,心里总是描摹出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音乐作品是和现实形态和人的生理、心理反应联系在一起的。在小学音乐欣赏中,诱导学生投身其中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的构思,以便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感觉,就是联想法。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展开想象和联想,并把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画下来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对音乐画面的感悟力。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最后,教师应当拓展课程将音、诗、画形成一个立体的画面,通过学生的创作、合作与表演,将不同的表现形式集合一体,共同表现《梅花三弄》的意境,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就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课堂意境的创设能够吸引学生,为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要巧妙运用、自然营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师营造的意境中。音乐家会为欣赏创造一个美好的意境,带来精神上的深化和思想上的升华。音乐的意境追求,就是将音乐的审美想象回归到内心的自然景物世态万象中去。大音希声,最美妙的音乐是从有声进入无声。有人籁、有地籁、有天籁,天地人合一,音乐的弦外之音就是音乐的意境,这也就是古琴音乐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许建.琴史新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2]顾梅羹.琴学备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查阜西.存见古琴曲谱辑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4]戴晓莲.琴曲《梅花三弄》研究[J].北京:中国音乐学,1999.
  [5]金小兮.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演奏与审美.当代音乐.2017.

  • 【发布时间】2022/11/15 15:01:09
  • 【点击频次】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