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同课异构”的优化与提升

 

【作者】 鲍春根

【机构】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初中历史《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由于教学时间较短,对教学缺少必要的技能和经验,亟需找到成长的有效方式,“同课异构”的模式,无疑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可行的有效途径。笔者曾有幸听过两位老师的《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同课异构”公开课,颇有感触。
  一、新课导入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应创造一种融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把学生带进一个历史学习的理想境界。
  在导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一位教师这样导入:首先用多媒体播放《梦驼铃》歌曲,并配合新疆风情和大漠风光的幻灯片。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的是哪里的风土人情吗?
  先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大漠驼铃、万里黄沙、西域歌舞,这就是我们的祖先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那么,丝绸之路到底是如何开通呢?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而另一位教师则较为传统,先复习提问,然后通过知识的过渡导入新课。  
  两种导入,风格迥异,各有优缺点,但很明显,第一个老师的导入更符合青年学生的年龄特征,更易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课异构”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对比和思考的平台,青年教师就应该在对比中取长补短,吸收养分,得到感悟。通过比较不仅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也能使其他老师的闪光点被发掘,有助于改变自己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选择更适合自己学生学情和教学实际的导入新课的方式。
  二、教材整合要合理有效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对教材照本宣科,他必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即教材整合)。当然,这个“重构”的过程会因为不同教师、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水平而出现“异构”。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包括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三个子目,面对教材,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整合。一位教师紧扣教材,按教材的顺序步步推进,将三个子目逐一进行讲解和学习。
  另一位教师则将教材整合为三个部分:一、重游丝路(包括:1.西域;2.陆上丝绸之路;3.海上丝绸之路);二、探寻丝路之源(包括:1.张骞出使西域;2.西域都护府的设置);三、丝路的未来。其内容具体安排是这样:第一部分“重游丝路”,以旅行者的身份重游丝路,领略丝路美丽的风光,听醉人的歌舞;第二部分“丝路之源”,探寻丝路之路形成的原因和管理;第三部分“丝路的未来”,联系现实进行了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三个部分将教材的三个子目进行了新的整合与重构。
  教材整合,是将教学内容依据课标要求进行取舍增减和重新建构的过程。从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来看,很明显,第一位老师严格遵守教材,忠于教材的逻辑和顺序安排教学;而另一位老师则按自己的思路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整合和构建。到底哪一种设计更好?孰优孰劣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设计是否合适往往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取决于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去对比、去分析,然后选择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
  三、史料选择要切合主题
  “面对汗牛充栋、尘封已久的史料,从主题选择到史料的搜寻……必须倾注大量的学识和心力来重建过去的图景。”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设问方式,要学会利用史料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实现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和课本隐性知识的深挖掘,从而达成课标的要求。
  在讲授《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中有关张骞通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时,一位教师引用了这样一段话: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各国的山川、地形、物产、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另外一位教师则先播放一段《张骞通西域》视频,然后投影如下材料: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引用上述素材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张骞通西域的影响。第一位教师所引用的材料,较为平淡;第二位教师不但方式多样,史料也为全面、更具说服力。史料的选择要坚持真实性、开放性和典型性的原则,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文献、图片等原始史料,播放一些符合主题的简短的视频,也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典型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要适可而止,不能过滥、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冲淡教学的主题。
  四、情境创设要真实自然
  情境的创设“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历史本身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师生、学生间的互动,创设一种谈话式或对话式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神入历史、体验和感悟历史。 
  同样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面对国家、民族危难,每一个爱国的人都有一个英雄情怀,都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来挽救国家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国家、民族召唤,一位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历史情境:
  招贤令
  自高祖以来,我大汉人民屡遭匈奴侵扰。
  现招募一个勇士,出使西域,联络月氏,共灭匈奴。重赏!
  角色的扮演让学生穿越回到汉朝,体会张骞应征出使西域的背景。  
  另一位教师也是围绕张骞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假设让你当编剧,把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编成电影,你该如何设置?然后通过学生换位角色扮演,总结、归纳整理成以下几个电影情景:
  时间:前138年—前126年
  第一幕:出师不利,成为匈奴阶下囚    第二幕:不失汉节,终于逃出匈奴
  第三幕:不辱使命,西行找到大月氏    第四幕:回国途中,又遭俘虏
  后来:公元前119年
  第五幕:再出西域,走访乌孙等西域国家
  两位教师的情境创设各有千秋,都较为生动逼真。历史情境的创设,通过师生以及学生间讨论、切磋,让学生真正的动手、动口、动脑,让课堂“活”起来。能否创设出具有历史学科价值且能够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境,既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也是检验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历史课堂教学的品位与质量生成于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并取决于一项项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有很多,但是,课堂无疑是最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张向阳.历史教学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2]徐世德.历史课堂教学小结的艺术[J].历史教学问题,2007 
  [3]朱世光.中学历史教学行与思[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4]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

  • 【发布时间】2022/12/14 12:02:00
  • 【点击频次】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