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问题,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对教学实例的分析,指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教育;数学;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内涵与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高效课堂的概念日益被更多的教师接受。在强调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当代教育制度中,课堂越来越成为综合性的场所,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地,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多种形式互动的场地。构建高效课堂,要求减负增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升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一、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初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初中教育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初中生正是处于思维方式由感性走向理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终生的影响。数学课程是初中阶段学生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手段,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但是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能够熟练把握,但是对数学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作用把握不深。一些教师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或者提升计算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有意识的鼓励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造成了教学与生活的脱节。其次,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很多学校还采用着传统的黑板、粉笔、三角尺这样的“数学教学三件套”进行教学,固然这三种都是数学课堂上的实用型工具,但是在多媒体教学方式日益发展的今天,采用多媒体方式显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因此,传统的三件套亟须改进。最后,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化问题。部分数学教师难以实现课堂角色的转变,难以将自身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僵化,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低,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 转变教学思路,培养数学思维方式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路,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方式思考实际问题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渐地养成数学思维方式。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在教学中,就将实际生活情境与教学紧密结合。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比如张阿姨有1000元,存入银行,在银行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两年过后,张阿姨取出1200元钱,求银行利率是多少。按照这样的事例进行教学,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不只是考试中的数字,更是生活中的实用工具,便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的思维方式。
(二) 运用多种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学课堂教学手段的提升带来了可能。多媒体等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只依靠传统的借助画图、教具等进行教学,难免不够直观或者缺乏变化性。但是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的方式,将几何图形呈现在大屏幕上,既直观明了,又富有多种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图形,对学生的理解很有帮助。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也是丰富课堂内容的好方法。如学生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鼓励学生对三角形进行变化,最终引导学生发现,在满足一定要求的情况下,三角形全等的相关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带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三) 转变课堂角色,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很多学生眼里,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而初中数学逐渐加深的知识,也使很多学生对数学课堂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可以在一些较为简单、易于理解的章节的教学中,设置更多地参与环节,由浅至深,逐步的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提前预习书本内容,按照小组的形式,选择感兴趣的数据进行收集,如观察早晨学生进入校园时每一个时间段的人数、体育课上选择不同运动方式的学生人数、学生每周看课外书籍的数量等等,即使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任务也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学生調查完毕后,画出统计图,在课上每一组派出代表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将数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同时也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尝试不应该拘泥于形式,如学习“频率与概率”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采用掷硬币等方式,统计一些生活中常见情境发生的概率,再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的方式带入教学内容;在“位置与坐标”一课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与动手相结合的方式,用多媒体投射本地地图,引导学生以学校位置为原点,画出家与学校之间的坐标系。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逐步将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的身份转变成学生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改革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应该随着教学形势的变化而灵活转变,教师所采取的一切策略,都应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水平为最终目的。构建高效课堂,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一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共同努力,最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红燕.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8(22):88.
[2]杨永名.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8(22):79.
[3]李胜兵.初中数学组织探究式教学活动以构建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03+105.
[4]敖特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249.
【关键词】 初中教育;数学;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内涵与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高效课堂的概念日益被更多的教师接受。在强调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当代教育制度中,课堂越来越成为综合性的场所,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地,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多种形式互动的场地。构建高效课堂,要求减负增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升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一、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初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初中教育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初中生正是处于思维方式由感性走向理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终生的影响。数学课程是初中阶段学生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手段,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但是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能够熟练把握,但是对数学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作用把握不深。一些教师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或者提升计算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有意识的鼓励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造成了教学与生活的脱节。其次,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很多学校还采用着传统的黑板、粉笔、三角尺这样的“数学教学三件套”进行教学,固然这三种都是数学课堂上的实用型工具,但是在多媒体教学方式日益发展的今天,采用多媒体方式显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因此,传统的三件套亟须改进。最后,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化问题。部分数学教师难以实现课堂角色的转变,难以将自身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僵化,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低,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 转变教学思路,培养数学思维方式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路,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方式思考实际问题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渐地养成数学思维方式。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在教学中,就将实际生活情境与教学紧密结合。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比如张阿姨有1000元,存入银行,在银行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两年过后,张阿姨取出1200元钱,求银行利率是多少。按照这样的事例进行教学,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不只是考试中的数字,更是生活中的实用工具,便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的思维方式。
(二) 运用多种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学课堂教学手段的提升带来了可能。多媒体等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只依靠传统的借助画图、教具等进行教学,难免不够直观或者缺乏变化性。但是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的方式,将几何图形呈现在大屏幕上,既直观明了,又富有多种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图形,对学生的理解很有帮助。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也是丰富课堂内容的好方法。如学生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鼓励学生对三角形进行变化,最终引导学生发现,在满足一定要求的情况下,三角形全等的相关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带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三) 转变课堂角色,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很多学生眼里,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而初中数学逐渐加深的知识,也使很多学生对数学课堂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可以在一些较为简单、易于理解的章节的教学中,设置更多地参与环节,由浅至深,逐步的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提前预习书本内容,按照小组的形式,选择感兴趣的数据进行收集,如观察早晨学生进入校园时每一个时间段的人数、体育课上选择不同运动方式的学生人数、学生每周看课外书籍的数量等等,即使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任务也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学生調查完毕后,画出统计图,在课上每一组派出代表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将数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同时也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尝试不应该拘泥于形式,如学习“频率与概率”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采用掷硬币等方式,统计一些生活中常见情境发生的概率,再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的方式带入教学内容;在“位置与坐标”一课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与动手相结合的方式,用多媒体投射本地地图,引导学生以学校位置为原点,画出家与学校之间的坐标系。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逐步将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的身份转变成学生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改革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应该随着教学形势的变化而灵活转变,教师所采取的一切策略,都应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水平为最终目的。构建高效课堂,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一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共同努力,最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红燕.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8(22):88.
[2]杨永名.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8(22):79.
[3]李胜兵.初中数学组织探究式教学活动以构建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03+105.
[4]敖特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249.
- 【发布时间】2022/12/14 12:12:32
- 【点击频次】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