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谈数学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 ;
【正文】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但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枯燥。其德育功能相对于一些文科来讲是隐性的,潜在的。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去努力钻研、探究。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尝试,稍有心得,写下来与各位同行切磋、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一、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任务
1.用中国光辉的数学史、数学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感情
古往今来,中国数学有着灿烂的历史、伟大的成就。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史料,都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勤奋自强的思想教育的好素材。与初中数学内容相关的内容有: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的“杨辉三角”,中国古代的“勾股定理”,《九章算术》中有关方程的篇章等。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还有很多,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引用有关的史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十分有效的。
2.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法。如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三角函数、函数与图象这些内容把数学的两大基本要素“数”与“形”统一起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间的辩证关系。
3.利用前辈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
德育的方法之一是榜样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青年学生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数学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是非常必要的。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著名德国数学家希伯索斯发现了无理数,为了坚持这一发现而被抛尸大海……在数学发展的历程中,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一部数学发展史,是人类追求真理,求实、创新的生动写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生动地介绍古今数学家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能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有利于造就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数学中的美育
到处都是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数学是美的,这门学科的正确性、简洁性、和谐性就是它的美学特征。
学中概念(包括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的产生与发展,都具有高度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数学中的简洁美无处不在,大到整个知识体系,小到一个巧妙的解题方法,一个定理的语言表达都体现着数学的简洁美。数学的和谐美不仅体现在公式、图形的对称性之中,在其他问题中有其独特魅力。如一切空间图形都可以简化抽象为点、线、面、体,这充分显示出数学统一与和谐的美的规范。再如黄金数0.618是现实世界中美的表现,许多著名的建筑,广泛采用0.618的比例,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美术作品的高雅风格,音乐作品的优美节奏,交融于数学的对称美与和谐美之中。
“真即美,美即真”。在学习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会使人深刻领悟到理性的美感。因此,数学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5、通过数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正如我上面所列举的,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的。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这些学习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可以让他们从小养成尊重他人思想,尊重他人成绩的意识。
三、数学教学中德育的原则
1.潜移默化原则
数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其德育因素以隐性内容为主。因此,数学中的德育应以潜移默化为主,避免口号式的说教,不能将数学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这样将有失数学课的本质。数学中的德育大多是“润物细无声”的。
2、因材施教原则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应针对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此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德育因素,要防止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贴形式主标签。
3、持之以恒原则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数学中渗透德育也应持之以恒,切忌一曝十寒,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合作原则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数学中的德育也不可能是单枪匹马。数学中德育应与其它学科中的德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与学校乃至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使德育无处不在,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效果。
德育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掘学科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双丰收。
一、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任务
1.用中国光辉的数学史、数学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感情
古往今来,中国数学有着灿烂的历史、伟大的成就。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史料,都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勤奋自强的思想教育的好素材。与初中数学内容相关的内容有: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的“杨辉三角”,中国古代的“勾股定理”,《九章算术》中有关方程的篇章等。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还有很多,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引用有关的史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十分有效的。
2.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法。如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三角函数、函数与图象这些内容把数学的两大基本要素“数”与“形”统一起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间的辩证关系。
3.利用前辈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
德育的方法之一是榜样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青年学生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数学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是非常必要的。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著名德国数学家希伯索斯发现了无理数,为了坚持这一发现而被抛尸大海……在数学发展的历程中,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一部数学发展史,是人类追求真理,求实、创新的生动写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生动地介绍古今数学家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能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有利于造就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数学中的美育
到处都是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数学是美的,这门学科的正确性、简洁性、和谐性就是它的美学特征。
学中概念(包括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的产生与发展,都具有高度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数学中的简洁美无处不在,大到整个知识体系,小到一个巧妙的解题方法,一个定理的语言表达都体现着数学的简洁美。数学的和谐美不仅体现在公式、图形的对称性之中,在其他问题中有其独特魅力。如一切空间图形都可以简化抽象为点、线、面、体,这充分显示出数学统一与和谐的美的规范。再如黄金数0.618是现实世界中美的表现,许多著名的建筑,广泛采用0.618的比例,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美术作品的高雅风格,音乐作品的优美节奏,交融于数学的对称美与和谐美之中。
“真即美,美即真”。在学习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会使人深刻领悟到理性的美感。因此,数学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5、通过数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正如我上面所列举的,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的。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这些学习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可以让他们从小养成尊重他人思想,尊重他人成绩的意识。
三、数学教学中德育的原则
1.潜移默化原则
数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其德育因素以隐性内容为主。因此,数学中的德育应以潜移默化为主,避免口号式的说教,不能将数学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这样将有失数学课的本质。数学中的德育大多是“润物细无声”的。
2、因材施教原则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应针对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此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德育因素,要防止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贴形式主标签。
3、持之以恒原则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数学中渗透德育也应持之以恒,切忌一曝十寒,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合作原则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数学中的德育也不可能是单枪匹马。数学中德育应与其它学科中的德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与学校乃至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使德育无处不在,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效果。
德育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掘学科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双丰收。
- 【发布时间】2023/1/9 16:32:43
- 【点击频次】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