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体态律动构建体验式音乐课堂

 

【作者】 刘 丹

【机构】 四川德阳市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音乐课堂有效策略初探

  音乐是依赖于听觉的艺术形式,其动听的旋律和多变的风格在课堂中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音调、节奏、旋律的特征变化,身心都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对学生自身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重新构建小学音乐课堂结构,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在借鉴“柯达伊”、“奥尔夫”、“达尔克罗兹”等世界三大先进音乐教育理念并融合中国本土音乐文化,面向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正在逐步深入地展开。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四川成都举行的“核心素养下创新中小学音乐课程,构建体验式音乐课堂”的研讨活动,近距离感受了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三大教学法都特别关注“孩子的体验”,注重创造有吸引力的音乐环境,激发孩子身体本能的音乐属性,让孩子能更好的体验、感受和表现音乐。
  目前,音乐课堂教学中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体态律动,在日常教学中,体态律动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必须要研究体态律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通过动静结合,构建“体验式音乐课堂”,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想要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效性首先要了解现阶段的教学情况,发现其中蕴含的阻碍效率提升的问题,再对症下药。而纵观现实的小学音乐课堂,课堂的教学效果的确不够理想,呈现出低效的显现,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中缺少灵活性,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忽略了学生自主性发挥的可能性,也没有给学生展现的机会,最后课堂成为教师一人的“秀场”,轻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音乐课堂学习氛围低沉,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其次,音乐是一种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审美性,一些教师并没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在音乐课堂只是让学生听歌、唱歌,忽略了对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的引导,学生的音乐情感没有得到升华,教育的意义大大减弱。最后,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经常提出大多是没有指向性、意义不大的问题,浮于表面、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只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阻碍了学生正确思维的形成,降低了音乐教学的层次,音乐不像数学、英语等学科有死板的理论知识,本该有更加灵活、有生命力的教学范围,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死气沉闷,针对这些问题,小学音音乐教师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针对已有的问题制定恰当的策略加以解决,提升课堂有效性。
  二、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正确教学方向
  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应该能够体现音乐教学标准,三维目标是对有效教学的重要规范,是需要全体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学习要求,指引着有效课堂的正确走向。因此,教师要注意的是目标要体现音乐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即以音乐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注意通过音乐艺术发展学生的能力。
  例如,针对“大海”歌曲的教学,学生需要能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拍手或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韵律,明确歌曲中的长音有哪些,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倾听,使学生充分记住歌曲的旋律,能够根据自身对歌曲的理解自行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引领学生学会体会音乐的美感和其中蕴含的情绪,同时和学生的生活性感相结合,启发学生与朋友之间的回忆,进而通过音乐的形式使学生学会和其他学生相处、交往,以此为标准开展教学。
  (二)合理运用体态律动构建体验式音乐课堂
  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见解,细心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
  “运用体态律动构建体验式音乐课堂”则以学生为主体,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音乐体验,这是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教师唯有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
  为了设计适合学生的律动动作,教师必须熟读教材,深入了解音乐作品,分析乐句、乐段、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收集相关资料,找到适合的动作语汇,并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接受情况,不断反思、修改,更高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合理的体态律动注重对音乐要素的感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体态律动不同于舞蹈,它是以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体验音乐节奏、速度、力度、时值变化,以培养学生利用听觉获得轻松、协调自如的节奏感为目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表现能力,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奠定基础。
  (三)创设和谐平等的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
  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的构建,这样才能促进倾听和沟通,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勇气和信心,提升音乐课堂的参与度。
  律动参与音乐体验,这是学生学习音乐,感知音乐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知音乐的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中最具表现力的部分,产生愉悦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歌(乐)曲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提供创造体验的空间,增强音乐实践能力
  体验式教学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教学途径,音乐课堂则更加需要学生的体验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体验需要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给学生体验创造机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将音乐实践活动渗透进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给学生充分的审美体验的机会与平台,鼓励支持学生大胆展现自己,将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以活动为媒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渗透音乐教育,学生也在自己感兴趣的实践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音乐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浅层的教学层面,教师应当深入挖掘音乐学科的教育价值,并借助有效“体态律动”的教学策略使其充分发挥效用,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身心更加愉悦,成为更加完整的人。

  • 【发布时间】2022/4/12 9:07:07
  • 【点击频次】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