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试探高中音乐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相互渗透

 

【作者】 王扬莲

【机构】 广西百色西林县民族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广西百色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边远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21229)


  【摘 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己经开始逐渐完善,高中生处在成年的阶段,渴望独立却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十分的敏感脆弱。在课改的背景下,音乐教学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在提升学生思想文化基础上为学生塑造积极的思想的价值引导,通过音乐教学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完善对于学生心理发展建设,试探高中音乐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及时的疏导和矫正。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学校心理健康;相互渗透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国家各界人生的普遍关注,而频频发生的学生自残自杀等事件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变得更为紧迫。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2009)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五个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多角度,多层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如何通过高中音乐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由于我校处于边远民族地区,通过探究发现,我校高中生在各类心理问题中,尤以强迫、抑郁、偏执最为突出。这说明高中学生心理问题具有自己特点。通过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到我校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有其来源及形成原因:
  第一,这些学生多是从初中毕业后入读高中,但由于高中学科多、难度大、深度广,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就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和前途不明的茫然心态。
  第二,有部分高中生是考不上高中,去民办高中一两个学期才转学过来的,他们原有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年龄、身份、家庭环境、文化基础以及所处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很容易对他们的情绪、心态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我校高中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不少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一般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都较差,经济困难,普通话说不好,难以得到社会认同,感情容易受挫,这使他们往往带有抑郁或偏执心理。
  第四,我校很多来自农村的高中生大都经历过一定生活磨炼,深感生存压力,他们切实感受到提高自己学识水平必要性和紧迫性,求知欲强,有学习热情,但往往对困难估计不足,遭受挫折容易焦虑不安,忧心忡忡,或者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以上说明我校高中生心理问题确实较大城市高中生更具有复杂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音乐教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本质是审美教育,同时又具有现实效用。这种现实效用性体现在音乐能够通过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促进人的现实行动上的改变。
  马克思说,艺术是“对世界进行艺术掌握的实践精神性质”。音乐是人的精神的产物。它首先也主要是在精神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它为人的精神(心理)而存在,不带有任何功利性。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音乐是“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情欲,使它们再活跃起来;使一切有教养的人或是无教养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凡是人在内心最深处和最隐秘处所能体验和创造的东西。”
  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可以深入生活,影响生命,“与其说艺术影响了生命的存在,倒不如说它影响了生命的质量,无论如何,这种影响是深邃的。”   
  音乐教学能够促进中学生心智协调健康发展。高中音乐教学的功能不仅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还包括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育等育人价值。它通过对学生的心灵和智慧产生综合性的影响,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一种较为平衡协调的心理结构去对美的形式作出正确反映,从而间接地影响其智力发育和品行养成。通过艺术教育,既训化和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其创造力,同时又促使学生心理方面的压力得以释放并趋于平衡,从而实现心智协调发展,并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高中音乐教学能够在改善学生一些已有的心理问题上发挥独特作用。优美的音乐使学生紧张疲惫的大脑得到休息,缓解学习上压力与焦虑,并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发展。音乐教学不为升学,也不为名次,生动活泼的授课形式,大方优雅的老师,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优美的音
  乐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蕴含的乐思给学生心灵的启发,提供新的视野,分散他们的心理注意力等,都将让学生摆脱学习压力,逐步调节心理状态于正常。在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音乐课上,学生学习压力导致的焦虑、忧郁将无立身之所。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动正确地利用这些优势,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每一个音乐教育者的重要责任。
  三、高中音乐拓展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相互渗透的影响
  开展音乐课外活动还可以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团队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在课外的音乐活动中得以实现。例如,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合唱团、舞蹈队、电子琴班和竖笛班这一系列音乐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与此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环境。家长对学生音乐的兴趣和关注态度,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一定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合理的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渗透良好的心理。  
  在音乐拓展教学中寓音乐教学于游戏中。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唱游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不同情绪的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音乐活动启发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懂得如何与同学合作、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音乐活动还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例如,在《美妙的人声》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聆听不同风格、不同演唱形式的音乐然后自由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最后请学生自由组合、排练不同的演唱形式并上台表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从而达到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引导作用。
  总之,情感的陶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我校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音乐教学为载体,以高中生为分析对象,开展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利用在课堂中渗透教学策略、课堂外开展各种音乐活动为手段,列举若干教学实例,已初步达到通过音乐教学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目的,期望能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盛培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有关“音乐分享者”系列课程的实施概述U小.艺术教育,2019(11)
  [2]赵宋光.音乐学育心思教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书社,2003.  


  • 【发布时间】2022/5/22 10:27:54
  • 【点击频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