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 马 莉

【机构】 新疆兵团第六师军户农场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不容忽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尽可能地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看待、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语文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根据课程标准这一理念,老师在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关键词】 解决能力;语文教学;培养;课堂教学

  新课标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做到“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不容忽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尽可能地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看待、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语文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注视现行教材中应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现行小学语文教材越来越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简单的、实用的应用问题在教材中占较大分量,教师应该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语文初始阶段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养成应用习惯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思路。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教师加强引导,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还可以通过适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价值的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思考的问题,是能够引领学生探究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要提炼出有目标、有针对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为新知识导入设置的思考题,不仅制造了悬念,还为下个知识点学习提供了支架,教师常常在学生学习具有一定挑战性内容时使用这样的教学支架。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应用知识创设有目标、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得到训练和巩固。
  三、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应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思路去考虑,并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是学生思维灵活性、开放性的一种表现。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低年级的儿童也存在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就包含着大量的语文活动经验,特别是适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活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积累、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近几年,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中,各校均倡导教师个人的教后自我反思,一直强调教师要积极撰写课后反思,而且还纳入了量化考核,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但相对而言,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意识上就不那么积极了,似乎也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每人建立一本“反思本”,自觉记录学习中出现过的错误及其原因,记录学习中的困难,评价自己的作业等级。老师通过每周的查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能力的培养就是一个习惯的培养,有了一个好习惯也就形成了一种意识,有了一种好的意识就能形成一种好的能力。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课内外结合,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我利用活动课让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知识。如六一儿童节到了,班上要组织一次爱校劳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并让学生留意整个活动的过程,思考如何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这样,便达到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既增强了语文意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技能,扩大了知识面。
  六、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实际的语文问题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语文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语文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语文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语文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语文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语言表达问题。如先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然后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并试着独立解决。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同一情境可以有不同的语言表达解决办法,特别是初步理解什么是语文问题,现实生活存在着需要解决的语文问题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就必须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教师要灵活地驾驭教材,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教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注意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真正把“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覃雪玲.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09(25)   
  [2]徐浩.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辽宁教育,2009(05)   
  [3]普琼.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才之路》2010年第22期  
  [4]林伟涛.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10(03)
  • 【发布时间】2022/5/22 10:33:47
  • 【点击频次】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