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幼小衔接数学学习

 

【作者】 陈超英

【机构】 广西宾阳县武陵镇武陵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幼小衔接工作做得好了,可以使大班孩子进入小学后迅速、自然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一直以来备受幼教界关注。可是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小学没有做好衔接工作,对孩子入学前的数学要求定得很高。造成很多家长明知道不应该超前学习,也还是要把孩子送去各种学前教育机构超前学习。而对家长和这些机构老师来说,数学能力就是体现在计算。既然短期改变不了她们观念,只好教她们怎样正确的教孩子数学。别教出一大批只会计算不会数学的孩子,误了孩子以后数学的持续学习!
  【关键词】 幼小衔接;感知经验;认知经验;认知概念

  一、幼小衔接数学学习简述
  幼小衔接是整个学前教育阶段中非常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未来长远发展,因此,近年来这一问题受到国家、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所谓“幼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各种活动,可看做是为了帮助幼儿衔接好幼儿园学习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做出的准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为主题,于5月20日至6月20日开展宣传月活动。将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为幼儿今后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二、幼小衔接数学学习当前存在的问题
  明年七月份又有一批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即将要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成为一名一年级学生了。此刻,我们的家长正在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而忙碌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幼儿园全体领导、大班组老师,都在努力的做好孩子的毕业工作,家长和老师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孩子们能顺利进入小学学习,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通过自己教学实践谈存在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阶段,整个幼儿阶段的学习都是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小学一年级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大班学前教育的延伸与发展,二者之间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幼儿园的学习主要以游戏为形式开展,学校教育则主要是以课程学习为形式开展。两者在环境布置、学习方式与生活作息方面都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幼小过渡衔接的是否科学、合理、恰当,就显得特别重要。下面,就通过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亲身体会谈一谈,在我们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几种现象
  如:现象1.生活中有些家长已经充当起了老师:“快做题,这么简单的数学题怎么做这么长时间!”“别往窗外看,做完这20道数学题再出去。”这种现象的出现,过早的智力教育,势必会扼杀了幼儿爱玩耍、活泼好动的天性,家长或教师强迫孩子接受各种数学知识训练,然而选择的内容既没有贴近幼儿生活,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极容易造成孩子的压抑心理。
  现象2.在游戏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没有自主权。通常是活动前,老师或家长先说一大通,然后再让孩子们去做,最后用孩子的做去印证老师或家长的说,导致孩子失去了探究活动的自主权。教师和家长的角色位置不对,站在孩子前面,将本该是孩子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变为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孩子在成人后面,处于被动位置,其创造性容易被扼杀,极容易失去体验的冲动、发现的快乐、探索的热情。最有效的活动是利用孩子前期经验,让孩子先说或做,之后再整合和提升经验。提倡的原则是:先去做再教,教完之后再做再教的循环。
  现象3.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都认为知识就是名词,很努力地教孩子认识物品的名词,当孩子会说出物品的名词时,父母就会很高兴。例如:面前放着一个纸杯,孩子看到这个纸杯,纸杯存在,2、3岁的孩子会去触摸它、碰它、感受它,这时很多妈妈会给孩子讲“这个叫纸杯,跟我说杯子、杯子”,例如:教孩子认识苹果,老师会直接在手上拿个苹果,告诉孩子这个是苹果,然后叫孩子画苹果。“苹果”这个名词相对孩子花好多时间去触摸、去感受,然后把这些感受形成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系列信息,对一个学前期的孩子来说是打断了他对事物感知进而形成对苹果的信息印象重要,还是说你就让他只学会说“杯子”。个人觉得应该是尊重孩子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件物品、事物的知识的价值来进行教育。
  (二)衔接内容方面出现的问题
  1.衔接片面化:学前幼儿大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片面追求知识本位的学习,从而无形地缩小了衔接的各个范围,将衔接片面定位于知识的储备与延伸。学前儿童初入小学时,当然一开始会感到比较轻松,自以为老师教的都学过了,已经都会了,上课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听讲的不良习惯。当进入新的知识阶段学习时,当“储备知识”用完,之前的知识学习优势不在了,又缺乏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出现相应学习困难,学习“没动力”等问题。
  2.衔接形式化:幼儿园必须做好学前准备,无论是《纲要》还是《指南》的内容要求都明确指出,只是不能够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而已。游戏是幼儿天性,也是他们的学习方式。在游戏状态下的孩子会全力以赴,不惧困难,不断试错,所以利用游戏作为幼儿学习的载体效果比较好。幼儿园老师都知道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做到教学的游戏化,但实际上却有部分教师以为只要上课时间穿插点像“开火车”之类的“游戏”就算是做到教学游戏化了,却没有真正体会出教学游戏化的真实内涵是以幼儿能够接受的、用幼儿喜欢的形
  式,把重要的课程内容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相结合,使幼儿自身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衔接单向化:,一般来讲幼小衔接更多关注的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应该怎么去适应、如何专注学习等,当然这些也没错,不过我觉得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认识,这个高度就是说,我们怎样做才能够培养出富有创造性能力,能够独立运用知识的人,我们要以更高的角度去看幼小衔接。为什么我说得如此严重呢?因为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恰好是孩子的心理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模仿性学习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到了小学是通过理解性学习,然而这两个中间还有一个阶段的衔接,这个衔接是什么呢?就是孩子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孩子在5岁左右是抽象思维初步萌芽时期。当前的幼小衔接更多的是幼儿园迁就小学来衔接,而要求小学来迁就幼儿园来衔接几乎不可能。
  三、解决幼小衔接数学学习问题的策略
  幼儿数学学习的关键词是“理解”,逼孩子用记忆或者背诵的方式学习,孩子上小学之后早晚跟不上。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很多孩子到学校后学不好数学。往往是因为基础没有打好,而且数学没有学好,还会影响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简单说就是影响学习理解能力。
  (一)铺垫大量、全面的感知经验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我根据《指南》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指南》里面的目标1写的: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我认为此目标重点是感知,即看得到、摸得到、感受得到(具体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着数学。孩子天性好动,贪玩,所以对他们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幼儿根本不会感兴趣,教师应引导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
  生活中的数学,如:和爸爸比、妈妈和爸爸比、我跟妈妈加起来和爸爸比谁重,往电子秤上一称,就能够看得到谁更重?和孩子摆鞋子,1双鞋子有两只,三双鞋子有六只?吃饭的时候,要求孩子摆碗筷,一个碗配一双筷子,一家三口需要几个碗几双筷子?和孩子一起晾晒衣服,可以先让孩子数一数一共有几件衣服,然后让孩子去拿对应数量的衣架来一起晾晒。饭后,可以让孩子洗碗,洗完之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然后再让孩子按几个摆一叠,试试看能够摆几叠。在这些过程中都有数学的内容,都是具体的可以触摸得到的数学学习。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习,全面、大量的去铺垫孩子的感知经验,大量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这样子去培养孩子对数学的敏感度,直到孩子能够随时注意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例如: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我会这样做,老师看到了,你的作品一共用了三种颜色,左边画了三只鸟,右边也画了三只鸟。高处的更小一点,低处的更大一点,你还可以画更多几只哦!给孩子搭好积木之后,我会有针对性的向孩子提问,引导孩子回答:你用了几块积木搭建?积木有几种颜色?你搭的有多高?如果想要像什么一样高,还需要加几块或减几块?你用的积木是什么形状?作为一个大班老师需要处处留心、处处用心,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进各种数学问题。例如:晨间点名环节,可以引导孩子到签到墙找一找,自己是第几个入园?全班来了几个人?还有几个没有来?集体活动前,孩子们坐好之后,请孩子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水果餐环节引导孩子想一想,如何分水果,要分成几份?每人能够分几块?午餐后散步环节,可以引导发现,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远近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老师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全部串联起来教,不断的丰富孩子的数学感知经验。
  (二)形成十位数的认知概念
  当孩子具备足够的感知经验之后,最后会形成有意义的认知。例如美术活动的作品描述,体育活动的队形描述,建构活动的搭建计划描述,孩子对“三角形”这词汇的描述,就是通过这些不同的认知经验,最后形成一定的认知概念。值得注意的是:认知概念是动态的,是会随着场景人物变化而变化。例如从前苹果意思是水果的一种,现在也可以是手机的代名词。所以随着认知经验越来越丰富,相关的认知概念也会更丰富和全面。但是到了十位数字是抽象叠加抽象,对孩子来说数字本身就是抽象,同样的数字在不同位置又具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数字叠加位置就更是抽象叠加抽象。对孩子来说就更难理解了。对孩子来说,十位数认知概念最难理解的是借位的概念。老师需要设计可以把相关感知经验,转化为认知经验的教具。我有一个用得比较好的方法,先画两个方格来代表个位和十位。打印或画好统一的个位十位格式方格。用这些方格纸来作为转化十位认知经验的工具,说、写要精准同步。例如15要边写边说;一十(写1)五(写5),24要边写边说;二十(写2)四(写4)。重复多次孩子就理解了填写前面位置1是一个十,2是二十。知道11不是两个1。当孩子积累足够认知经验后,就不再需要两个方格来进行类似活动,能够做到心中有方格,也就是通过省略词,来提升成为抽象概念。
  (三)抽象思维的培养
  数学是符号组成的抽象的概念,所谓抽象概念就是同一个符号,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1”本身没有标准答案,但是1块雪花片,1双鞋子,1打鸡蛋就有不同的具体意义。而要理解抽象符号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意义,对幼儿来说唯一的方法就是以大量的感知经验作为学习基础来理解符号和当时条件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做中学”。
  孩子到5岁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孩子慢慢的就有一个简单的“概括”的能力,也就是初步具有把一些事情找到共性再用一些抽象的符号,这样子老师就开始可以用抽象附号再来学习。例如这种题目:〇+△=5。圆形加三角形=5,圆形是3,三角形是多少?对孩子的抽象认知要求就更高,因为圆形在孩子的感知经验是一个形状,为什么突然会变成一个数字(数量)?这已经是一个高度的抽象思维了,是用圆和三角抽象的表示数字。抽象要怎么理解,这个抽象如何能够回到直观中,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产生出这样子的想法?我们应该怎样去教孩子呢?我会拿两个一样的纸杯子,一个底部上面画○,一个底部上面画△,一个杯子里放一些木珠,另外一个杯子里也放一些木珠,首先问孩子画圆形的杯子里的珠子,加上画三角形杯子里面的珠子,总共有多少,然后让孩子说,一次、两次……问了很多遍以后就把刚才的问题简化,把共性的东西拿走,再问孩子○+△=多少?孩子就理解这个圆或三角只是代表一个存在物——代数,只是一个符号,圆不改他能很多东西都放进去,小孩的大脑就会形成一个想法。做到这里够不够?不够,还要把这个圆或三角拿走,再画一颗星星,问孩子☆+△/〇=多少,这样孩子理解了圆形或三角是会换的,只要这个符号一贴就不一样,你有了这种直观的操作以后,孩子对代数这种理解其实就是一个存在物,里面放进去东西,外面画标签。孩子理解为什么了。知道为什么的和不知道为什么的孩子学习能力有没有不一样?知道为什么的以后你无论用什么符号他大脑都会形成一个杯子,外面有不同符号,会举一反三。而不理解的呢,没有这种形象思维,一看到这个抽象符号○+△=5,他就只会用老师教的套路来作。一旦这个算式一变,什么星星加月亮,妈妈加爸爸就不会了。妈妈加爸爸怎么会等于5啊,我只有一个妈妈一个爸爸,加起来就等于2呀,孩子就糊涂了。这就是说我们教的方法有问题。而懂的孩子就知道是两个杯子,一个贴了妈妈一个贴了爸爸,放了珠子进去还是叫代数符号。这个解释了抽象、形象之间的关系,而且呢也解释了为什么孩子能举一反三和不能举一反三的道理。
  四、数学学习活动推荐
  (一)赢水果游戏——学习数的组成活动。如:活动前准备好6个苹果(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物品)摆放在盘子里,活动开始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和老师玩赢水果的游戏,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从盘子中拿走一个水果,直到水果被拿走完,最后数一数谁拿了几个,在准备好的纸张上用分合号来表示,因为每次的结果都是随机的,小朋友可以反复的玩,重复了十几、二十几次之后孩子就理解了。然后换不同的数字反复玩,小朋友就能在游戏中理解数的组成这一内容。
  (二)扑克牌游戏——我是大玩家。学习数序和相邻数。
  游戏一:少了哪张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中,我从连续排列的五张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请小朋友说出抽调的那张是什么,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在这些牌中缺少的那张牌,就是被抽走的那张。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分组活动内容,孩子自由组合成四组,每组一个花色共13张牌,每组幼儿商量选出一个人当魔术师,其他人来猜,猜对了轮流玩。在随意抽玩牌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学习巩固数序的知识。
  游戏二:猜猜是哪张
  游戏前,我先带领幼儿复习数字1—10,玩“比大小”游戏,为下面的游戏做好铺垫。游戏中,我先在10张牌中选定一个数字,请幼儿猜猜是数字几。我会用“大了”小了”来提示,直到幼儿猜出答案。接着增加难度,第二次游戏时,我会随机抽取不同花色和不同数字的20张牌,然后任意抽出其中一张,这次幼儿既要猜对数字还要猜对花色。我会用“大了小了”“是”“不是”来回答,孩子们根据提示进行排除,直到猜出答案。在游戏中幼儿体验到了游戏活动的快乐,巩固了数序的知识。
  (三)测量活动——感知和理解事物之间的数、量及数量关系
  数学概念的发展应该体现在各种领域的活动,《指南》说“学习与发展领域相互渗透”就是这意思。我设计了一个测量的数学活动,来体现感知和理解事物之间的数、量及数量关系
  活动名称:测量
  活动目标:1.发现生活中可以用测量来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2.能通过测量比较物体的长短,
  3.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简单的长短关系
  材料准备
  1.同样长度物品多种,例如牙签,棉签,积木块,瓶盖等。
  2.画一条三根牙签长的线
  活动过程:
  1.问:小朋友,猜猜这条黑线有几根牙签长?
  2.孩子猜测后,让孩子测量结果。
  3.问:小朋友,你测量一下这张桌子有几根牙棉签长,几根棉签
  宽,几根棉牙签高。
  4.问:小朋友,你看看活动室里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棉签测量的?
  5.让孩子用十来分钟自由测量,同时做记录。记录方式可以用
  简单线条加标识。
  6.问:小朋友,你们看看除了棉签你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7.让孩子自由操作,或者作为延续活动。
  活动总结和延伸:
  和孩子复习一下过程,规范孩子语言表述:这x是y根z长
  接着做对比的规范语言这xx比yy长了戏根zz。
  1.利用测量活动让孩子发现(感知)日常生活中的长短概念(目标1)
  2.同时引导孩子用精准数字来表述(目标2)
  3.体现全面引导(测量的长宽高)
  4.体现游戏的自主性(没有标准要求,孩子可以自主选择任意测量物品)
  这些数学内容,平时很难在生活中体现。可是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开展为数学活动。孩子不活动室重复玩,换不同测量材料反复玩,这样就体现“丰富”,“大量”,“全面”感知经验和认知概念的结合。这些认知概念对孩子的意义就更多。
  总之,“幼小衔接”应该侧重于小学去迁就幼儿园,那小学在前几年级的教学模式应当很像幼儿园的模式,让孩子过渡起来没有那么困难。这样才合理,才能够保证顺利过渡。不是一下子从一个极端就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中间有一个衔接环节。数学不等于计算,一定要清楚这一点。计算只是数学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数学跟我们书本上学的数学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父母很多时候不理解,认为学数学就是学习书本上的数学,而不知道是先有身边的数学经验,然后小孩才能够理解到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如何去应用到生活的情景里面,有了生活经验再来理解就容易了。这个一定要理解,就是要用实物、实际情景来让孩子理解。要是还没进小学之前,比如还有一年时间,就尽量让孩子在生活中注意到身边的数学情景。

  • 【发布时间】2022/8/16 16:04:41
  • 【点击频次】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