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作者】 查方周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下五屯办笔架山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其在未来竞争社会中能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好奇心、再创新、想象力和质疑求异四个方面表述了作者的实践观点。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注重

  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作为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小学数学就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课堂教学作为其重要渠道,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体现新课改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传统“应试”教育注重一切从“应试”出发,只顾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导致学生只会按照教师所授方法解题而不能创新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更不能标新立异地服务生活。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应走出“应试”阴霾,创新课堂教学。下面我将谈点个人看法,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后的一些体会。
  一、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瓦特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张衡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无不与他们儿时强烈好奇心有关。好奇心始于对某种事物的强烈兴趣,是创新的潜在能力,也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我们在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思维起源于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学习,会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思去想。教学中,我常常利用教材内容和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诱发好思。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我在引导学生探求体积公式时,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首先,试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提出问题后,学生虽兴趣盎然,却一时又难以说出答案。有学生说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转化为求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这一想法,得到大家认可。正当学生思维活跃,为解决了难题而高兴时,我又出示问题:假若是电影院大门前的圆柱体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学生情趣更高涨了,这时我趁热打铁,组织他们讨论,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要解决这个焦点问题,必须从长方体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中寻找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横空出世”了。
  二、再创造是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倡导了“再创造”的数学教学方法,他说:“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数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他强调:学习数学惟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或者创建数学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数学教学的创新,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应体现于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创造数学。
  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可操作的活动,进而引发学生创新。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引导学生参与操作活动,让学生取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运用拼合、旋转、平移的方法拼出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锐角三角形等图形。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三角形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由此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操作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去探索发现新知识能力,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特殊法宝
  创新能力是建立在创新精神上的一种创造能力。“创新”是构建新生事物的设想,这就需要想象。想象是利用表象,在头脑中加工成未见过的情景,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文字描述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认识活动。丰富的想象是教学创新的必要条件,努力培养、激励学生的想像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法宝。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我让学生分组实验,把圆等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分别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并请学生注意观察,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变化。当学生看到原来的圆弧的弯曲程度愈来愈小之后,让学生闭着眼睛想将圆等分成128份,256份……的情景。几分钟后,一个学生说:“这样分下后,原来的圆弧就变成一个很小的点了。”另一位学生说:“那样拼的图形简直就是长方形了。”这样有限的切拼操作活动,无限的想像,达到了最终由曲转为直、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发展了学生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
  四、质疑求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助推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他们对所看到的一切事物提很多的问题,而这些心理素质正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助推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见同的分析辨别能力和善于在平常事物中提出独特见解的品质,进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为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基础,我们教师首先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开拓创新教育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建国,浅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数学教研,2008年2月。
  [2]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高桂学、任思元,请保护孩子的创新萌芽[J].小学数学教学,1999年11期。
  • 【发布时间】2022/8/16 16:04:53
  • 【点击频次】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