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一个都不忽略
——“问题生”个案辅导
一、案例背景
琴琴,女,二年级时转到我班,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东张西望,转身与其他同学说话,故意做出一些行为引同学发笑,甚至有时候会离开位子走动,极难安静学习;下课时,无法融入到群体中,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随手就抢,无故毁坏同学的物品,个性任性冲动,无法与同学们友好相处。课间还喜欢爬墙登高,爬进无人的教室,坐在窗台上。
这种种行为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对她进行了调查研究。
基本情况
(一)家庭基本情况
琴琴的爸爸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家里有一个弟弟。妈妈脾气急,而琴琴做作业拖沓,字迹潦草,成绩很不理想。妈妈怀了弟弟后,就无心管她了。老师如果反应孩子的在校问题,爸爸知道后就是一段责骂,有时候气急了甚至就是一顿打。弟弟出生后,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她爹不疼娘不爱,破罐子破摔。
(二)向一年级时的班主任了解情况
通过和一年级时的班主任黄老师交谈后,了解到琴琴刚入学时就是个“问题生”。尤其表现在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多。不论在什么场合,琴琴总是处于不听活动的状态,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心理门诊做了筛查,诊断为轻度多动症,休学半年进行治疗。
二、成因分析
综合琴琴的在校表现以及从家长和之前老师那了解到的情况,认为导致琴琴的一系列不良行为的原因如下:
(一)心理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摇篮。琴琴一直在是一个不和睦,不受重视的环境下成长的。爸爸经常责骂她,妈妈不关心她,重男轻女的思想更加使得她在家里的地位可有可无。长期下来,琴琴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觉得自己是个不被喜爱的孩子,觉得自己很没用。外在的行为表现就是攻击性行为和冲动行为,具体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撒谎、缺乏自制力等。
(二)其他因素
琴琴在家里得不到关爱,在学校里想要寻找存在感。她尝试通过在课堂上制造“小事故”来引起老师和同学得关注,课后随意拿别人的东西,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可是她的这些行为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反感。课堂学习效果差,成绩不良,慢慢发展成学困生;行为冲动、攻击性强导致人际关系差,被同伴排斥。久而久而,收到同学、老师的消极评价,进而逐步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自尊心低,产生无助感。
三、制定计划
由于琴琴已经确诊为轻度多动症,一方面家长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方案。鉴于药物治疗有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端,我打算用行为疗法,决定运用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心理健康矫治方案。
四、实施措施
(一)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
1.端正家长的态度,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长要改变观念,生男生女都一样,应该用关爱,体谅唤起孩子的信任,避免产生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和边缘人的感觉。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解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不要总是不明就里,上来就是一顿责罚。父母之间多点关爱,多点沟通,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2.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心理教育的效率
老师可以多提供多动症方面的书籍资料,让家长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尊重她的个性特点。掌握一些注意力的训练、舒尔特方格等,学会专业的训练方法。
(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矫治琴琴的多动行为光靠家庭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学校老师的干预和指导。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后,我结合琴琴的自身特点,运用了以下几种策略:
1.行为主义疗法
(1)消退法
针对琴琴在上课时故意制造声响,乱跑现象,老师要带着其他同学继续上课,有意不去理睬他。看着大家都认真地听课,和老师之间进行着有趣的互动,她一个人觉得没意思了,也就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榜样示范法
在排座位时,让琴琴和自制力强的孩子一起坐,给她树立榜样。受到榜样的感染,她也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
代币奖励法
针对琴琴的情况,由老师和家长共同协商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为此我设计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填写的每日课堂反馈表,设置了五个梯度选项,每节课后对琴琴的表现进行签字确认。当一个星期结束时,琴琴累计的积分达到目标水平即可换取奖励。
2.常规的教育矫治
(1)提供表现机会,融入班集体
琴琴是个爱运动的孩子,于是我安排她担任体育委员,带领同学们出操。运动会上,为班级出力。久而久之,同学们对她的表现表示认可,也愿意亲近她。而她也得到了满足感,存在感。就更加认真地做好这份工作。
(2)师生合作,提高学习成绩
由于之前琴琴的课堂表现不佳,导致基础没打好,学习上总是落后。针对琴琴成绩落后的现状,我召开班会,教育孩子们不能因为她成绩落后而歧视它。要求大家多帮助她,关心她。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她产生学习的动力,奋发图强,迎头赶上,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五、实施效果
三个月后,琴琴和开学初比较,有了明显的变化:
琴琴上课时不会有到处乱跑的现象,课间能够和同学友好交往,尊重老师,不再惹是生非,攻击性的行为也基本上不再出现。做作业的速度明显提高,作业及时完成,字迹工整。各科成绩也都能在80分以上。在家里能够和家长正常沟通交流,还会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照顾弟弟。
六、案例反思
(一)尊重学生,多点关爱,多点肯定
不要把多动症的孩子当成“病人”,要尊重学生,发现其身上的优点,大大表扬,鼓励继续保持。对其身上的缺点要寻找背后的原因。
(二)家校合力,多点合作,多点沟通
有些孩子在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好,家长拒绝承认这个事实,排斥吃药。久而久之,孩子的病情就会被耽误,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的困扰。只有家校合作,才能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快乐成长。
(三)相信科学,多点尝试,多点耐心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和老师要直面现实,而不是逃避和推卸,多点耐心,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家。要坚信孩子的多动症肯定能得到矫治。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开在春天,也有的开在别的季节。让我们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汤世明.多动症影响孩子一生[N].中国医药报,2002.
[2]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3]张福娟,江琴娣.特殊儿童个案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 【发布时间】2023/3/9 10:28:11
- 【点击频次】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