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巧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作者】 李生娟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始,是识字、造句、阅读、写作的基础。如何让一年级的小学生掌握相对抽象且枯燥乏味的拼音字母,并能熟练地利用拼音进行认字拼字,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生在初期的拼音学习中容易出现提不起兴趣,难学易忘的特点,巧妙结合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掌握较难理解的知识点。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学习拼音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开始,学好拼音才能学会认字,而认字正是伴随小学生完成整个小学语文学习阶段的利器,所以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地基。刚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还处在喜欢做游戏的年纪,普遍难以适应传统、枯燥的知识点灌输,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拼音教学带来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趣味盎然的课堂内容,能让小学生入门更容易,学习更轻松,知识不易往。
  一、设计课件提兴趣,生动形象领进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在心理上影响后续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脱离学前班生活进入校园,在学习复杂、抽象、枯燥的新知识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容易产生厌烦和畏难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拼音教学会难以展开,学生接受慢、遗忘快,严重影响后续拼字认字的教学进度。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们从小接触的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带进课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更轻松地入门,是一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
  “a o e i u ü”这六个韵母是学生接触最早的拼音字母,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一套带有简单动画效果的教学课件,在上课时用导语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欢迎来到老师的语文课!语文课就像老师带着大家进行的一场大冒险,大家要和老师一起冒险吗?”学生答:“要!”教师开始播放课件的动画,画面放出可爱小动物形象的拼音字母角色,并继续引导出教学的主题:“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到了拼音的国度,在拼音的国度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和他们交朋友做游戏吗?”学生答:“想!”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听说,想要认识拼音国度的小朋友,就必须念对他们的名字,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生答:“有!”到此教师通过导语成功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正题,开始带领学生读韵母,在学生能够读对韵母后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对拼音字母说再见。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兴趣被多媒体课件和老师的话语吸引,主动学习拼音的读法,并对拼音教学形成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撰写故事创情境,重点难点巧克服
  除了动画片,听家长讲故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环,相比于单由教师讲授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模式,讲故事也是会受到学生普遍欢迎,易被接受的教学方法。不同于卡通形象在视觉上对学生的吸引,讲故事会让学生的兴趣更进一步,以故事为中心创设一个教学场景,高效调动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思考,形成学生自己的见解,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比画面更深刻的印象,更牢固的记忆,这种积极的思维运转能帮助学生理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传授的知识难点,有更长远的积极影响。
  在“a o e i u ü”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设计好卡通形象的教学课件,更可以为每一个韵母字母编写一段小故事,如“a”的读音在医生诊断病人症状要求病人张嘴时经常用到,非常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即可设计关于“拼音a小朋友去看病”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边听边做,能加深对读音的记忆。对于拼音教学中的难点之一,韵母ü遇到声母j q x y要省去两点的知识点教学,可以利用图片编辑技术,设计若干张图片并配合教师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中讲到该知识点时,放出多媒体课件的画面,并向学生讲述“过年了,懂礼貌的ü小朋友要去j爷爷,q奶奶,x老师,y伯伯家拜年”的故事,通过配合图片向学生展示“ü小朋友”戴着两顶帽子的卡通形象。结合学生在学校和家庭学到的生活常识“见到师长要脱帽”,引导学生得到结论“ü小朋友在遇到j爷爷,q奶奶,x老师,y伯伯时也要脱帽”,变成“u小朋友”的样子但是读音不能变,并引导学生正确拼读如“ju que xuan yu”的读音,让学生通过故事认识到知识点:跟在j q x y后的u是脱了帽子的ü。这种结合多媒体课件和讲故事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模拟游戏促交互,趣味教学助牢记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学前儿童与游戏接触的时间逐渐增加,参与游戏的形式也不局限于传统的“小朋友做游戏”,儿童与电子游戏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集合了画面、声音、操作和动脑思考的部分优秀电子游戏作品已经是学前儿童益智教育的重要成员,自然可以被合理引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这种“引入”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玩游戏,而是将如强交互性、奖励机制和综合的画面和声音反馈等游戏的特点带到拼音教学的课堂中,借助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设计“游戏式”的教学模式,在寓教于乐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在教学进度从认识拼音过渡到汉字读音拼读时,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的读音,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游戏式”的师生交互教学,也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到“游戏式”的教学中。在传统的拼音连线题目的基础上,教师可设计带有声音和画面反馈的多媒体课件来模拟游戏式的交互,结合过去教学中使用过的卡通形象,轮流引导学生上台在卡通形象之间进行连线,在学生出错时,播放声音进行鼓励:“想一想,你一定可以的!”在学生做对时,通过卡通形象的切换,露出笑脸并播放声音进行夸奖:“真聪明,你是最棒的!”学生通过思考做对了题目,不仅收获了乐趣,还增长了信心。在学生认识的生字读音到达一定的数量后,在课堂中组织“拼音套圈”比赛,将学生进行简单分组后,给每个小组布置拼音匹配任务,小组需要完成“任务卡”上生字的拼读,用贴有声母字母的“声母圈”去套提前设置好的“韵母娃娃”,由教师控制好套圈本身的难度,使游戏本身较为简单,从而将游戏的重点转到“声母韵母匹配”上来。在学生正确完成套圈后,由教师确认该小组的对应拼音任务完成。最后由教师根据完成任务的时间顺序,排出名次,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小组进行鼓励,最后对游戏进行总结,组织学生正确拼对所有的拼音并朗读。这种将游戏的乐趣带到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巩固对知识点的记忆。
  教师对各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对学生兴趣的积极调动。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初期,兴趣对拼音教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积极正面的印象,对未来的学习大有裨益。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将教学的重点始终锚定在知识的地基上,用妙趣横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浇筑起知识的大厦。
  参考文献:
  [1] 吕华琼, 王辰楠. 应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拼音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0(1):4.
  [2]覃深丽.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法的利用与控制[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3).

  • 【发布时间】2023/3/9 10:34:02
  • 【点击频次】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