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寻定军

【机构】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躲风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数学科目需要学习的内容多而杂,需要学生解答的题型增多了,其中应用题教学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要具有优秀的题目解答能力、思考逻辑能力和数字计算能力,具有较强的生活化意识,这样才能在数学应用题解答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小学数学教师要发展起自己的教师指导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题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生活实践创设的情景,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解题方法,要注意把应用题题型分类总结,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培养策略

  我国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重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应用题解答过程中,能主动、全面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开发学生智力。所以训练学生对应用题的求解能力成为了我国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中尤为重要的内容。怎样制定出科学、富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成为有待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并改革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注重题目阅读,培养良好的审题技巧
  当学生在解答实际应用题时,首先就是阅读,在题目上将解题所要求的信息提取出来并加以综合整理,最后确定了此题的已知条件数据和问题,接着再考察这二者的相互关系,并加以运算求解,最后就能正确的解答此应用题。但是高年级学生在第一步阅读题干时就会困惑,因为其阅读能力水平有限,使得其并没有将解答问题需要的有用信息加以提取,在之后的求解步骤中也会出错。所以,数学老师要注意学生阅读审题的能力培养。
  如在掌握了“分数”相关知识后,面对这样的分数应用题:“如果一堆煤炭在当天运走了四分之一,第二天运走了当天的二分之一,如果现在还剩余了五十吨,则这堆煤炭原来总共有多少斤?”学生在读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分数应用题中有一个“量率对应”的明显特点。这道题的数字“1”是不统一的,第一天运走的是“整堆煤”的四分之一,第二天运走的是“第一天”的二分之一,所以必须要对分数加以统计。第二天运走的是这堆煤的1/4×1/2,即1/8,这样就能找到50吨这个具体数量所对应的分率,最终才能正确解答题目。如果学生不注意审题,将第二天运走的也看成是这堆煤的分率,就会造成解题的错误。所以说训练学生的审题意识是提高应用题回答水平的最根本能力,是不可忽视的。
  二、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情景,调动解题积极性
  从数学课程中可以看到,因为应用题类型比较复杂,加上部分问题的抽象性,使得应用题并没有很受高年级学生的欢迎。为了让学生对题目处理的困难减少,应该提供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对与”圆”有关内容展开课堂教学时,通常的应用题都是将所有可知因素千篇一律的提出半径或尺寸,而问题即是测量圆周。这类应用题通常都很抽象,当学习者们刚刚见到问题并开始审题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形成某种排斥的感觉心态。
  据此,教师们可创造一定的生活化情景:“小刚与小华二人都购买了同样的自行车,只是轮子尺寸有所不同,而小刚与小明的轮子半径都稍大了一点,分别为三十厘米和二十五厘米。他们决定展开一场游戏,一起从家骑向学校,看谁能先到学校。一共有一千米,假设他们骑车的时速都一样,请问谁将赢得骑车的冠军?”这样的应用题题目和学习者生活实践密切地融合在了一起,为学习者营造了他们所感兴趣的日常生活情境,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数学教材的有效性也会有所增强。
  三、建立合理的解题思维
  通过训练提高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这也是小学生是否可以合理解答出应用题的关键,因此老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将解法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它发挥引导的功能,目的是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讲解中,教师注意通过应用题的各种类型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构,在阅读中提取出题目与已有材料的相互关联,提高学生解题技巧。
  例:“六年级一班有男同学二十人,比女同学总数多百分之二十,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个人?”这是一个百分数问题,老师尽量指导他们按照题意画线段图,有助于了解并准确找出问题中的单元”1”,以便解决问题。该题在实际求解中最易产生用20×25%求解的数量这种误区。其问题根源在于,代表问题意义的百分之二十五通常为女性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而20×25%代表所求的问题是男性的百分之二十五。因此在解答这一类抽象意义的应用题时,准确找到恰当数字”1”,是有助于我们建立准确问题思维的重要基础。
  四、注重对应用题题型的分析总结
  应用题的类型能够千变万化,但许多类型却只能够归结为一种。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在上数学课时先教授学生怎样进行归类,使学生在回答综合应用题时可以先对其进行分类归纳。传统的数学课堂中,老师通常会把一切都整理好,然后再把总结归纳起来的规律给孩子们加以说明,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掌握,这并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挥。而高年级数学课堂则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其自己对应用题题型加以反思、回归、整理等,这样一来孩子们对于关键的东西才会有更深刻的领会和认识。
  比方说,当学生在回答应用题问题后,最关键的地方是学生对等量关系的认知和掌握,而老师在课堂上的最关键地方便是教会学生对等量关系的掌握,这也是他们教学的关键点。老师可以给他们各种类型的应用题题型,如列方程、分数符号意识等实际应用题形式,先由他们自己加以分类,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等量问题,感受到各种形式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结论:综上所述,在训练我国小学高年级的实际应用题解题技能中,老师必须以他们的智力思考训练为起点,指导他们在审题中明确数学问题,用解题技巧确定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要注重培养策略的针对性和人性化,应该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佛佑.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156.
  [2]杜林龍.浅谈我国小学高年级数学综合应用题的教学[J].我国学校教学,2018(24):140.
  • 【发布时间】2023/3/9 10:39:51
  • 【点击频次】146